严格落实高校支部党建责任制的路径探析

2016-05-30 19:51易晖党林夕
科教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党支部高校

易晖 党林夕

摘 要 严格落实支部党建责任制,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当前,高校基层支部责任落实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检查督导与过程管理不力、考核评价不严格等现实困境。有效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要在抓严抓实基层支部党建责任的“教育引导、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体系方面下功夫,通过提高党建责任主体意识、健全责任运行机制、建立责任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有序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党支部 党建责任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36

Abstract Strictly impl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Party branch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for party to manage the party, strictly of the party and consolidate the party's ruling basis, to ensure that the party builds the job to implement the tasks of a powerful guarantee. At present, it is not in place to impl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to implement the grass-roots Party branch of the University, th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s not strict and so on. Effectively break the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problem, in grasping strict realistically branch at the basic level party building,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guidanc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work hard, by improving the party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responsibility, establish the responsibility to implement a long-term working mechanism, and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branch;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party building

黨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严格落实支部党建责任制,不仅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石。在新的形势下,基层支部党建责任落实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何根据从严治党的要求,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切实落实党支部党建责任,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是各级基层党组织应该认真探索研究的一项重要实践课题。

1当前基层支部党建责任落实的现实困境

(1)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主体内在动力不足。一是基层大部分党员对支部工作的重要性和基层党建工作对推动业务工作发展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不少人认为“党建工作是虚功、软任务,不如业务工作实在,干得好不好一个样”,抓党建的主动性不强,创新意识不够。二是党建责任主体对党建责任目标不清晰,责任意识不够。不论是支部书记,还是支委、支部党员普遍对基层支部的具体职责不太清晰,党支部除了发展党员和组织学习之外,其他的工作开展较少,支部工作内容和方式都比较单一,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难以激发。三是党建责任主体履责能力不强。虽然基层支部书记基本都是教师兼任,但是他们投入党建工作的时间、精力不多,没有把自己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推动党建工作的措施和方法不多。同时支部的党建责任目标没有有效分解,支委和党员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党建责任难以落实到位。

(2)检查指导与监督管理不力,推动责任落实的外在压力不强。一是责任落实的领导体制不健全,检查指导力度不够。近年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成为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基层党建责任的落实往往是抓基层党委的比较多,深入到基层支部的党建责任落实较为薄弱,一级抓一级领导体制未真正建立。二是责任落实的监督不力,过程管理不到位。对基层支部党建责任的检查督导缺乏统一的安排和明确的要求,工作中检查巡查随意性大,以听汇报、看工作总结等书面材料为主。同时,基层支部的党建责任清单没有具体细化,基层党委对支部工作的检查指导多停留在传统的任务布置层面,实际业务指导较少。此外,促进基层支部责任落实的党员领导联系支部工作制度、党建工作定期调研分析制度、党建工作例会制度、“书记项目”项目化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党建工作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外在约束作用,基层党建责任落实的过程管理仍然比较粗放,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3)考核评价不严格,责任落实的抓手不硬。考核是支部责任落实的重要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是责任落实的重要抓手。当前,虽然大部分基层单位都建立了党支部考核评价制度,但是执行起来不够严格,考核评价方式单一,考核结果运用不及时,没有发挥出考核评价制度应有的导向作用。一是考核评价要素多,内容操作性不强。二是考核方式上不科学,主要以支部工作总结或者工作述职为主,考核评价没有完整的评价依据和支撑材料,考核程序不严格,很多是凭感觉或者随便应付,考核评价科学性欠缺。三是考核结果运用不理想。考核结果与责任主体的发展及奖惩激励机制结合不够紧密,以考核兑现奖惩,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及限期整改的责任倒逼机制还没有成为基层支部责任落实的有力抓手。

2严格落实基层支部党建责任的途径与方法

(1)严格教育引导,提高基层支部党建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基层支部的党建责任主体不仅包括支部书记、支委也包括全体党员。推进基层支部党建责任制的落实,首先要严格教育引导,解决好责任主体的思想认识问题,切实增强其落实党建责任的内在动力。为此,一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利用党课、集中教育、专题辅导培训等机会加强对责任主体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支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抓基层支部工作对推动业务工作的重要影响,增强主业意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责任观念。二是明确责任目标,提高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制定基层支部党建责任清单,建立支书—支委—党员的三级责任体系,并将具体的责任目标分解落细,责任到人。通过签订支部党建责任状、党建责任承诺书等激发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在自觉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三是加强责任主体的党建业务能力培养,提升其履责能力。通过举办党建业务研讨班、党建工作交流会、现场工作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提升党建责任主体的党建业务能力和党员角色意识,增强其落实党建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严格过程管理,健全基层支部责任落实的运行机制。推进基层支部党建责任制的落实,要以全面加强和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总抓手,通过健全领导管理体制、检查督导机制加强过程管理。一是健全领导管理体制。建立校院两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校级领导小组源头抓总统筹协调,负责党建责任落实的顶层设计与统筹部署,制定基层党建责任目标和各级党组织党建责任清单,加强对基层单位党建责任落实的系统管理和宏观指导。院级领导小组重在执行,负责基层党建责任的具体安排与推进,通过建立基层党建责任工作台账,明确党建责任人、责任目标与要求、完成时限等,推动基层支部党建工作的落实。校院两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由职能部门和院系党委牵头,上下联动,点面结合,与相关部门、相关系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二是健全检查督导机制。通过建立校院两级党建工作例会制度、书记项目制度、党员领导联系基层支部工作制度,加强基层党建责任落实的有效监控。完善学校党委定期抽查、院系党委按月检查、专项检查、调研分析、党建工作现场会制度等,及时了解基层支部党建责任落实情况,加强支部责任落实的督导与动态管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学校党委抓院系党委、院系党委抓支部、支部抓党员”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通过长效化、分级管理的工作制度推進基层党建责任落实检查督促和过程管理的常态化。

(3)严格考核评价,建立基层支部责任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首先要科学设置考核内容。考核内容要体现党建责任目标的方向性,操作性强。要以《普通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党章》中有关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职责为基准,合理设置支部党建责任的考核要素、考核标准及分值,既考察工作过程,也要考察工作成效。只有考核内容科学合理,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映工作实际和工作要求。二是灵活制定考核方法。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定量与定性结合,年终考核和平时考核,组织考核、自我评价和群众考核相结合,合理安排各种考核主体及年终与平时考核的权重。平时考核要兼顾校院党建领导小组巡查检查的情况,认真做好检查情况的登记备案。年终考核以党建述职形式为主,既要有口头汇报,也要有书面报告。同时可以通过党建工作述职大会将考核评价过程全程公开,让各种考核主体同时参与到考核评价过程中,避免评判标准和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三要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正确应用于实践,才会对党建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一方面,应及时将考核结果通过校园网、宣传栏等公布于众,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使支部及时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找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要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奖评先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责任主体年度考核、干部绩效与提拔、先进基层党组织或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的重要依据。严格奖惩兑现,对责任落实好、工作业绩突出的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形成创先争优的长效工作机制。对责任不落实、问题较多的要提出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任务书。通过严格的考核评价,建立基层支部党建责任落实的工作倒逼机制,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正确的导向,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华南农业大学党建课题“严格落实支部党建责任制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DJ2015024)

参考文献

[1] 程勉中.源头、目标、过程:理解党建责任制的三个维度[J].理论学习,2013.11.

[2] 刘延玲.浅谈如何加强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J].决策探索,2013(6下).

[3] 农商文.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J].传承,2011.4.

猜你喜欢
党支部高校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