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016-05-30 19:51许丹
科教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价值实现综述思想政治教育

许丹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最终目的是服务人和社会,服务价值主体,并通过主体的反作用丰富完善自身,发挥自身价值。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与本质、条件、途径、规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使思想教育价值实现问题能够得到更全面深刻的研究。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 综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38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serve the people and society, the service value of the subject, and through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 role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mselves, to play their own value. This article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conditions, ways and rule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everal aspects, so that the valu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achie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study.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summary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始于项久雨教授的一篇博士论文,2001年,项久雨教授率先涉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这一论域,随后,众多学者开始普遍关注。从2001年到2016年3月,在CNKI数据库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为题进行精确检索,共出现201条记录,从2006年开始,对这一论域的研究在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开始呈现多视角的研究趋势。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在教学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

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内涵与本质

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内涵的研究主要以张耀灿教授的观点为主,张耀灿教授从主客体层面进行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总结为由“潜在价值”向“显性价值”转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被受教育者接受并吸收,内化为他们稳定的心理结构,再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由“潜在价值”转化成“显性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真正实现。①当然,在2006年,张耀灿等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2007年,罗洪铁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这两本书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内涵的研究也有一些论述,但与张耀灿教授的观点大致相同。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本质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其实就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我们不能将价值的实现看做是客体对主体单方面的需要和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真正实现其实是客体对主体(人和社会)产生实际作用,并且使主体对此有所反应,②这是张耀灿教授的观点。第二,唐志龙、罗剑明从主体层面来理解,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本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价值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过程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介或催化剂,来促使这一过程快速转化。③第三,陈义平教授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对其本质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需要客体内在思想的指导,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发展,这一实现过程的状况,不仅受受教育者行动效率的影响,也受受教育者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④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实现是一个由“隐性价值”到“显性价值”转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客体,本身具有能够满足主体(社会和人)需要的潜在价值,这种潜在价值只有在作用于主体——社会和人的时候才会实现。当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社会和人,被社会和人这一主体接受并吸收,内化为自身的品德,再由主体将其外化为良好的行为,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并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都是需要前提条件的。对于条件的分类我们可以从“人”的条件、“物”的条件来分析,也可以从内在条件、外在条件和中介条件方面来理解。王威孚、朱磊两位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条件可以分为“人”的条件和“物”的条件。先从“人”的条件来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作出努力,首先,教育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受教育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思维,在正确思维的指导下,达到思想的内化和行为的外化。再从“物”的条件来说,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⑤郑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客体自身的科学性,还需要主体实现的可能性。⑥江耀琴则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条件分为客体条件和主体条件,⑦其观点在论述中虽然与郑杰有所不同,但思路大致相同。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要有完善合理的条件为前提。主体条件也就是“人”的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要尊重主体,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客体条件是“物”的条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实现的外在条件,它不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容的科学、合理、有效,还应该注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播环境,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其中,比如:改进教学设施,优化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自媒体教学等。

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但不论哪一种途径,都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其中,张耀灿和徐志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是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灌输途径并不是将知识生硬地塞进主体的头脑,而是克服单向输送的弊端,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建立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使受教育者产生兴趣,主动接纳。对于受教育者来讲,他们主要是采用接受途径,将有利于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进行理解、整合、吸收、践行,真正作用于自身,将其思想内化和行为外化。⑧对价值实现途径的理解,项久雨教授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分为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和具体途径。项久雨的观点是在张耀灿观点的基础上更全面地进行归纳总结。他认为实践是根本途径,灌输和接受是基本途径,而具体途径是在传输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作出的不同选择,他是从应然、实然、已然层面来分析的。⑨另外,罗洪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一书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从过程和环节上进行分析,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应该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功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优化其环境。⑩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进行分析,例如,冀素兰认为应该立足于主体需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求。

总之,不管从什么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都应该尊重主客体,将灌输与接受有效结合在一起,利用内外有利条件,总结归纳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佳途径。在实现途径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网络自媒体传播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的重要方法,伴随网络随之出现的微信、微博等微载体也将成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用辨证思维来认识网络教育,加强网络监管,积极引导微媒体中的主流意识,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这一重要传播工具,将其有利的一面发挥到最大限度。

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通过一定规律向前发展的。张耀灿、郑永廷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概括为三大规律:神形统一、真善美统一、虚实转化。 项久雨则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归纳为同步递增、虚实转化、神形统一、真善美统一四大规律。 这两种观点其实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并没有太大差别。另外,兰州大学王学俭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其实就是教育者在教育环体的影响下,通过教育客体,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他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概括为三种: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统一、教育性与互教育性相统一、要求和需要相统一。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研究,观点还不统一,还不能为我们考虑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思路,并且,就目前几种观点来看,都只是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逻辑性不强,理论深度不够。

综上所述,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目前虽然学术成果很多,却没有太多深入性的研究,理论基础深度不够,学科内容不夠完善。在内涵、本质、条件、途径、规律几方面,只有内涵和本质方面,学术界的观点比较统一;在其他方面,学者们从不同层面进行理解、分析,但都不能给出全面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应该立足主体,紧跟时代主题,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播途径,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将网络文化、微文化、校园文化等一系列新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使其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运用网络自媒体便捷、快速传播的优点,增加新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总结归纳价值实现条件和实现规律,从主客体出发,立足实际,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科自信,增强学科地位,完善学科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注释

①②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0-199.

③ 唐志龙,罗剑明.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294.

④ 陈义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49.

⑤ 王威孚,朱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综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21-24.

⑥ 郑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机理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

⑦ 江耀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⑧ 张耀灿,许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33.

⑨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72-295.

⑩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7:149-154.

冀素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1.

猜你喜欢
价值实现综述思想政治教育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传统媒体内容供给侧改革的三条路径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价值的实现
解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下“微课”应用价值的实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