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课程在数控机床的教学改革

2016-05-30 02:21彭文静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6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教学改革

彭文静

摘 要:数控机床编程课程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非常核心的课程,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操作实践工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种种弊端对于学生的学医与实践教学效果并不好。该文结合当前教学改革工作的进行,对于如何对编程课程这门课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职业技能等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数控机床编程课程 教学改革 理论与实践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30-02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是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未来不论是专业课学习还是数控机床的操作实践以及工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于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思考,这就造成教学质量的每况愈下。该文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工作以及社会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对于编程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做了一些探索。

1 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便于在实际工作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侧重于对知识的灌输以及对考试成绩的要求,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理论知识之外的能力培养。比如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造成学生完成对于理论的知识学习之后仍然对于数控机床的操作与实践不熟悉,不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所以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这也造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数控机床的编程课程教学模式。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在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改革工作内容分析

2.1 理论教学改革工作分析

2.1.1 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

在编程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动手实践能力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而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实践的知识。要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可以通过创建不同教学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比如在讲解到编程知识中的外圆柱零面加工、以及锥面加工、以及螺纹加工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零件加工特点给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不同零件加工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为了让理论知识更加接近数控机床的操作实践,教学组可以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自编教材。传统的数控机床教材的编纂过于理论性,而且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很多内容都已经与数控机床技术脱节。自编教材对于教学工作更加具有灵活性,可以随时根据实际的数控机床编程工作进行更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

2.1.2 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操作。同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数控机床这门课程本身就是实践性课程,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对于设备原理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已经在课堂上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借助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内容以一种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性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技术,课堂内容将会变得更加形象,更容易让学生进行学习。

比如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用视频教学。通过视频,同时将机床设备的操控过程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在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会对于机床设备的操作进行进一步了解,更利于后期学生的实践以及工作。可以将常见的、先进的机床设备,比如:多轴联动数控机床、高速切削数控机床以及多功能复合机床等的加工操作方式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学习。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可能无法在教学实践中接触到这里先进机床,通过观看视频可以让学生对这类机床设备做一些初步的了解,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通过对理论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借助课件、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以一种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对课堂内容进行讲解,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而且通过自编教材、教案等,上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课堂内容也更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仿真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2.2.1 仿真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当前,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仿真教学模式正在教学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仿真教学是指借助计算机软件对于数控机床的加工进行零件编程进行模拟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在教学工作中主要有两种软件可以选用:一种是数控加工的模拟软件;另一种是专业性更强的CAM软件。这种软件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对于一些复杂零件的编程。一般对于复杂的零件,通过手工编程的方式很难实现对其操作。所以可以先通过CAM软件进行建模,CAM会根据建的模型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然后就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对零件进行加工。

在数控机床的编程教学工作中,应用模拟教学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般教师在讲述某一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如果学生理解了之后提出一种更为简便的编程方式,由于无法进行实践操作不能检验这种编程方式的正确性,大家都不知道对不对。通过应用仿真软件则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与学生可以根据模拟系统对编程程序进行验证,如果能通过仿真软件顺利的加工出零件则证明这种编程方法是正确的,如果不能加工出来,那么说明在编程过程中肯定出现了一些错误。这时可以根据当初的图纸设计以及编程设计寻找原因,可以与教师和同学一起交流思考,相互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通过这一过程,不仅仅是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编程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人沟通表达的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其效果要远远超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

2.2.2 仿真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帮助

现在的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数控机床,所以,如果直接让他们通过理论学习的编程知识对数控机床进行编程学生难免会有恐惧心理。尤其是当在编程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学生会非常紧张害怕。通过仿真教学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学生在平常的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编程操作,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控机床的操作实践能力。对于数控机床操作中的基本界面,以及对程序的调用、运行等基本操作进行熟悉。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侧重于理论知识点的灌输,学生一个学期可能都不会见到数控机床设备,更不会去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仿真教学的模拟软件,可以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向学生演示操作方法,更具有实践性。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方式,而且还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对于数控机床的一些程序的调用执行进行熟悉,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编程教学的实践教学改革

数控机床的编程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操作,走上数控机床的操作岗位进行零件的加工与生产。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设计与改革,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地学以致用,在数控机床的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融会贯通对知识点进行创新。所以必须要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上级操作,同时也要进行零件加工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切削等技术的锻炼学习和掌握。通过让学生进行数控机床岗位实践的另一个原因是受现在大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的都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气,这些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非常不利,通过提前让学生进行岗位实践锻炼,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的岗位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以及提高对数控机床的操控能力。

而且为了提高实践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在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进行项目实训。这样学生就会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实践项目中,对于在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会主动进行探索与学习,直至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会得到极大改善。

4 结语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数控机床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数控机床的编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并重,将理论教学、仿真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既要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让学生提前体验数控机床岗位工作,不断在学习中完善自己,为将来的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曾林,邓海英.现代教育技术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32-135.

[2] 樊雄.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课程改革的调研[J].广西轻工业,2014(2):121-122.

[3] 崔静.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在《数控机床编程》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4):103-104.

[4] 郭课,刘刚.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5(36):263.

[5] 王晓梅,邓小明.《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32-135.

[6] 陆冠东,曹仁.《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课程改革的调研与探究[J].云南轻工业学报,2015(2):121-122.

[7] 苗君明.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高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4(6):54-55,102.

[8] 曹昌林.《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江西化工,2015(5):171-173.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教学改革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