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科生就业教育全程化

2016-05-30 10:55李伟徐涤非
科教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全程化专科生就业

李伟 徐涤非

摘 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专科生立足社会,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转折点。然而在当前社会求职人数庞大、好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招聘单位对学历的硬性要求无疑又增加了专科生就业的难度。因此,对专科生实施就业教育全程化,对于进一步推动专科生就业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专科生 就业 全程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85

Abstract Employment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ut also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society, to achiev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students to the community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However, in the current large number of jobs in the community, a very limited number of jobs, the recruitment of units of the mandatory requirements will undoubtedly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whole proces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hole process

0 前言

就业问题是专科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社会求职人数庞大、好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招聘单位对学历的硬性要求无疑又增加了专科生就业的难度。

应当看到,国内高校在促进专科生就业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改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就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高校在毕业学年开始时才着手进行就业教育,导致很多学生来不及准备就被推到了就业的前线。就业教育全程化,让学生尽可能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有针对性地在求职前完善自我,增加竞争优势,对于进一步推动专科生就业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就业教育全程化,是指自大学生入学起即对学生实施有步骤、有计划的就业教育。就业教育不再是某一学期或某一学年的特定任务,而是被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①

1 就业教育全程化的意义

(1)就业教育全程化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加之大量往届毕业生也投入到求职大军中,专科生就业压力之大前所未有。造成很多学生无法就业的原因除了部分客观原因之外,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自身实力不足、求职技巧缺乏等也是造成这一现状不可忽视的因素。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及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定位,并利用大学里相对自由、充足的时间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里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增加自身在求职择业时的竞争力,最终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

(2)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促进学风。就业教育和学风建设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开展专业教育大会、专业实验、专业就业前景教育、专业实习等学风活动,可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把握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提早为将来就业做准备。而自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其开展就业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能真正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強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紧迫感。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就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就业教育。引导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明确学习方向,探索行之有效的专业学习方法。

(3)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推动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全程化若实施得当,将有助于优化创新创业培育机制,为推动创新创业积蓄更多力量。这有赖于各学校、学院、结合各个专业特色,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和学科技能竞赛,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以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

(4)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双赢”。就业教育全程化中重要的一环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就业实习,让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参加志愿者行动还是实习,都可以增加对自己和对社会的了解,丰富社会阅历,增加职业体验。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们也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改变着它。例如企业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同时,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创新思维,使企业充满活力。其花费的成本却并不多。

2 就业教育全程化的具体实施

2.1 职业目标探索期

大学一年级是职业发展教育的开局时期,也可以称为职业目标探索期。大学一年级新生就业教育的内容包括:一是介绍专业发展历史、专业研究内容以及专业就业前景。让新生入学开始便对自己的专业有个初期了解,初步明确自己在专业方面可能从事的工作。二是介绍当前就业现状,主要向新生介绍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问题、 就业前景等。目的是让新生全面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为新生指出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三是讲述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主要是向大学生介绍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认识、规划、准备和发展,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四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团学活动、竞技类比赛、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中,在这些实践中探索自己的个人特长、职业兴趣与职业目标。通过就业讲座等形式与学生一起分析大专毕业生的优势和劣势,从学生进行初步规划时,就要杜绝不能正确把握自我、就业期望值过高、充满幻想的现象。

2.2 职业能力提升期

大学二年级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关键时期,也可以称为职业能力提升期。在这一学年里,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增强专业素质并提高自我职业素养。

专业素质是通常指大学生的系统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根底,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可从多方面入手,如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②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企业兼职实践等途径让学生开始尝试踏入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提升一定的实践技能。高等学校应当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保证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在全校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课程的教学效果,以知识讲座、科技沙龙、专业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为载体,通过校园报、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普及专业技能知识,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

就业知识储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政策法规,即向大学生介绍国家就业政策和规定,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業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等,告知大学生求职中必须了解的法律问题。二是大二下学期要进行就业途径讲解,向大学生介绍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七类途径:就业市场双向洽谈、报考国家公务员、自主创业、考研升学、出国留学、参军入伍、到基层工作。三是要进行就业前情况了解。引导、鼓励学生提前参加招聘会,了解最新的就业现状,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③

2.3 应聘技巧提升期

三年级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冲刺时期,也可以称为应聘技巧提升期。

一是就业程序讲解,向大学生介绍国家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大学毕业生的择业程序,了解派遣、报到接收工作方法。

二是就业思想引导,大学生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克服由此造成的思想压力与心理负担,树立职业流动的观念,以“平常心”对待第一次就业。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在任何地方、任何职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④有部分学生择业时眼光过高,工资低的不愿意去、条件差的不愿意去、基层及偏远的地方不愿意去。因此,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与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清华大学生尚能应聘城管工作,那么,更多的专科大学生也应放下身段,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普通劳动力的位置上,参与到全社会各岗位的就业竞争中去。况且,现在许多企业包括知名企业招聘的“门槛”普遍降低,只要求职者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都能找到合适工作。社会上工作岗位供不应求,谁主动,谁有利,谁按兵不动,谁就失去主动权。应当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三是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服务信息。具体包括通过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简历制作方法与面试礼仪的技巧等,通过开展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认知职场、增强求职技能。同时积极为毕业生拓展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分析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分析提出对策。四是妥善规划就业实习。可以考虑调整毕业学年的教学计划,解决教学与求职的矛盾,并合理规划毕业生的教学与实习时间。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实习中确定最终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十分有效的。

3 结论

从本质上说就业教育是以就业择业、职业发展、职场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重要一环,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专科生来说,他们在就业上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我们把就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的始终,恰当安排就业教育的时间和内容,并且就业教育要持续开展直至毕业生就业成功乃至创业成功。

注释

① 王正斌.高校全过程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创新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1-172.

② 范玲.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7:90-91.

③ 赵明炬.新媒介文化优势与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8:51-54.

④ 黄昌建,龙力,李荣华,许茜.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55-156.

猜你喜欢
全程化专科生就业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医学专科生基层就业状况调查与促进措施
基于岗位调研加强医学专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