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30 03:14林杏花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15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对策

林杏花

摘要: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其核心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近年来事业单位不断加强预算管理,但是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整体财务收支计划。通过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统筹安排预算资金,保证其正常运转及健康发展,真实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控制及监督情况。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实现预算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一) 有利于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事业单位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单位和部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起到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减少财政资源的损失和浪费的作用。

(二)有利于优化支出结构,防范资金使用风险

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进行预算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能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对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通过规范项目的预算管理,可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资金使用风险。

(三)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及预算监督等,事业单位通过一系列的预算管理行为,总盘考虑事业的财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预算,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虽然预算管理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但很多事业单位还是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只是为申请到更多的财政拨款而编制预算,根本就没有考虑是否需要这些资金。由于前期调查工作不够,预算编制的质量不高,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甚至会脱离预算的初衷,导致整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下降。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首先,现各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预算都是按照“上年基数”+“本年调整”的办法,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没有充分考虑下一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全新的调整,导致有时预算结果跟实际偏离太大,无法实施。其次,很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都是财务部门负责,业务处室没有参与,导致预算与实际收支差距过大,预算与目标不匹配。再次,预算支出标准与预算定额体系尚未建立,各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随意性较大,缺乏必要的规范性,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成本与实际情况的脱离。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缺少规范的监督控制,预算执行过程随意性比较大,经常发生临时性、计划外的支出,导致预算的目标和执行结果严重脱节。而且,在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实际应用中,预算执行进度普遍比较缓慢,有些项目特别是工程类项目连续结转几年才完成,这与工程类项目周期长的特点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使用资金的单位不够重视,很多东西都应该在项目设立时就设计好了,而不是等到资金下达时才着手进行规划。另外,由于现在各事业单位都执行零余额账户制度,本年资金如果年底未使用完毕,财政会收回,并且还会影响下一年度资金的下达,所以年底突击用钱的现象也比较严重,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资金使用效益低。

(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足

预算管理能否有效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良好的组织基础和合格的财务人员,但由于现阶段对财务人员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及对预算管理意识的薄弱,很少有单位会对财务人员进行预算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导致预算编制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另外,预算管理需要的知识面比较广,除了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及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财务人员了解业务知识,但很明显,财务人员在业务知识方面的知识是比较匮乏的。

(五)预算绩效考核不健全

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是资金管理和使用部门的共同责任,财务部门应起到组织协调、牵头的作用,相关业务部门要做好绩效考核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工作。但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不重视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并且普遍存在绩效考评范围模糊、指标难于执行及绩效考核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也难以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影响其完善与优化。

三、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意识

各单位要加强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因为预算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向前发展、自我监控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全局性的意义。各事业单位出现的一系列的财务问题,很多都是因为对预算管理不严引起的,比如预算管理理念落后,思维方式比较呆板,很多工作按部就班,从而影响了事业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科学合理的部门预算不仅能够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还能保障财务控制工作的实施。部门预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单位的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往年支出情况,并结合单位现在的情况,对未来做出合理的预测,这样才能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另外,为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应建立合理的支出标准,以便各项支出有尺可量,支出审批工作有据可依,从而完善了财务支出的约束机制。

(三)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的有效性需依靠预算执行得以体现,所以各单位要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预算,使预算发挥作用,达到真正有效控制资金使用的目的。财务部门应将上级部门批复的单位总体预算按照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逐级进行分解,将预算执行的任务落实到个人,并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个人绩效结合。预算执行的监督还要发挥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联合作用,不断修订完善位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外部监督是接受上级部门或审计部门的检查,不断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四)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财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的高低,所以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培训非常重要,事业单位应从以下三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首先,财务人员应加强学习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在工作中灵巧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其次,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人员在预算编制技术方面的培训,因为预算编制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没有一定的技术和能力,预算编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最后,事业单位应重视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在精神及物质方面对财务人员进行奖励,吸引更多优秀人员加入到财务工作队伍中。

(五)优化预算绩效考核

首先,要明确绩效考评范围,清晰绩效考评指标,规范绩效考评制度,改善绩效考评技术等。有了范围和指标,各单位按照这些可以具体量化、细化的绩效指标,就可以比较全面地将绩效考核需要的“职责产出、履职效益、资金管理及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完善。其次,通过预算绩效考核,事业单位可以评估预算编制方法及标准是否合理,如果实际支出与预算的偏差过大,事业单位则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对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

参考文献:

[1]王家丽.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06).

[2]代新军.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措施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

[3]赵秀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全国商情,2015(10).

(作者单位: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