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 财务柔性研究

2016-05-30 03:14许苗苗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

许苗苗

摘要:文章借助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2009~2014年三个产业的企业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率结果分析发现:三个产业财务柔性储备量指标基本相当,相比农业及传统制造型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率更高。因此,充分重视财务柔性的杠杆作用,借助财务柔性工具将有助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财务柔性;产业;转型升级

一、引言

财务柔性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企业管理出现了财务柔性的雏形。后来逐渐深入,衍生出生产柔性、组织柔性、战略柔性以及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财务柔性。规范的财务柔性定义最早是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1984年提出的,即财务柔性是为公司采取行动改变现金流的数量和时间,对非预期的需求做出反应的能力,强调预防属性。Gamba和Triantis(2008)提出财务柔性强调其“预防”和“利用”的属性,不仅仅可以有效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还可以帮助公司利用和把握有利可图的机会进行投资。国内学者王化成教授首先提出财务管理中应适当遵循弹性的原则,是我国较早的正式倡导财务柔性的理论家。王棣华,素恩(2001)在此基础上提出柔性财务管理是在保持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管理的灵活性、创新性。赵华和张鼎祖(2010)从战略角度出发,认为财务柔性是适应环境动态变化、优化财务资源配置以及有效管理财务风险的财务系统综合能力。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术界已经对财务柔性的的内涵有了深入的研究且认识到其重要性,即预防和利用功能。但是对于财务柔性对于不同产业影响并没有一定的量化与描述。

我国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企业危机最直接表现在财务上。有学者论断,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的工业化浪潮已经基本结束,后工业化时代机遇正在眼前,创新和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学术界及理论界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都很重视,学术界更是不少学者进行分产业视角的各方面研究。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探索财务柔性价值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意义,不断丰富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具有针对性研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本文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选取三大行业的代表行业(农林牧渔业、传统的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作为对比组进行相关研究。本文选取了2009年~2014年共六年的数据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剔除部分数据缺失的样本,共得到样本第一产业186个,第二产业5136个,第三产业355个。

(二)研究思路

本文意图对三个产业的企业从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上突破,探索三个产业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结论,本文需要合理衡量被解释变量企业价值和解释变量财务柔性及控制变量。(见表1)

(三)研究模型

本文从财务柔性角度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本文将从描述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来对三大产业的企业进行对比研究。

主要的模型:

ROEit=β0+β1FFit+β2Rateit+β3Sizeit+εit

其中,对于被解释变量企业价值,现代型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现有的文献以及学者运用最广泛的有TobinsQ、ROE、ROA、EVA等。本文选用ROE作为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因为ROE指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该指标较为全面,所以本文选取ROE来衡量企业价值。

对于解释变量财务柔性,根据DD理论,财务柔性包括现金柔性、负债柔性及权益柔性。本文对于现金柔性和负债柔性的选择上参考了曾爱民和傅元略等(2011、2013)的估计方法,现金柔性=公司自身现金比率(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资产);负债融资柔性=Max(0,行业负债比率均值-公司自身负债比率)。而对于权益柔性则采用数据收集的方法找出数据年是否存在增发或者配股的情况,用增资比率(增发和配股的资金/总资产)来表示。财务柔性指标是现金柔性、负债柔性以及权益柔性之和。

对于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两个主要的变量,企业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和销售收入增长率。

三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本文分三个产业进行变量的描述性分析,见表2 。

从表2描述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三个产业的财务柔性储备量相当,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财务柔性的作用,且企业价值平均值也基本相当。

(二)相关性分析

在描述性统计基础上,对三个产业的主要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分析三个产业的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见表3。

从表3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三个产业的企业总体的企业价值和财务柔性之间的关系都显示不同程度显著相关。

(三)回归分析

在相关性分析之后,本文将主要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并将回归分析的结果报告在表4中。

从表4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从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来看,第三产业的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系数最大且显著,说明就财务柔性的储备而言,第三产业中储备的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从产业转型升级的大经济背景下,结合财务柔性的基础理论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三个行业的企业对于财务柔性的储备基本相当,说明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已经意识到需要储备财务柔性进行风险的防范。但是从财务柔性的角度来看,农业和传统制造业对于财务柔性的利用效率即储备的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率比高新技术企业低。该实证检验的结果说明了对于储备的财务柔性,第三产业的企业整体对其利用效率较高,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在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协同效应更加明显。因此,更好的完成我国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充分重视财务柔性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选择。

参考文献:

[1]Gamba A, Triantis A. The value of financial flexibility[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8(05).

[2]王棣华,武素恩.柔性化财务管理探讨[J].四川会计,2001(10).

[3]赵华,张鼎祖.企业财务柔性的本原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10(06).

[4]曾爱民,傅元略,魏志华.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和企业融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1(10).

[5]曾爱民,魏志华.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理论分析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经研究,2013(1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