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私想

2016-05-30 10:48范迪安
收藏与投资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木刻水墨鲁迅

范迪安

鲁迅的一生与美术之缘,堪称中国现代艺文史上别有价值的佳话,也成为美术创作永恒的主题。鲁迅有着如同百科全书般丰富的人生,他不仅是民族脊梁的文学大家,是铮铮铁骨的精神领袖,也是曾写下“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之句,对中国现代美术的推动和发展影响深远的艺术先驱。时逢先生逝世八十周年,刘春杰的“私想鲁迅”展览不失为一次发思贤之真情的祭奠之举。

刘春杰坚持创作《私想》系列多年,从2005年第一本《私想者》木刻圖文书出版至今,笔耕不辍。在当代艺术氛围活跃的今天,他既秉持当代意识,同时也尊重艺术规律,尤其是自己的艺术心性。他的作品大多由物起兴,逸趣横生,既有与日常生活的照面,也有对家国天下的沉思,既针砭了社会的痼疾,也畅抒了内心的性灵。正所谓“遇于目,感于心,传之于手而为象”,刘春杰的“私想”系列展现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所具备的独立思考、敢于批判的品格。鲁迅先生曾说过,“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刘春杰的《私想鲁迅》系列,既是对其自身艺术风格的延续,也是对以往内涵的突破。这个系列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类是版刻,二为水墨,实际上这两者是相互贯通的,他的版刻中有水墨的概括与气韵,水墨中也有版刻的简约与明确。刀与笔两种造型语言尤其是刀刻的痕迹与笔线的廓形如阴阳相生一般,在刘春杰那里是相接相通乃至是相互滋润的。在他的木刻版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中流露出的灵气,画幅虽有限,但其中流转的文思“莫不有沉挚之思,灏瀚之气”。而木刻艺术锋芒毕锐、黑白分明的风格,带着珂勒惠支式的有力和坚决,又如同鲁迅先生那些不为讨好世人而作的杂文,尖锐而深刻。他的水墨画也具备很好的感觉,单纯直接,用笔墨渲染的变化和直率诙谐的文字描绘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鲁迅先生。

在《私想鲁迅》这个系列中,刘春杰带着他的思想进入了鲁迅的世界。这个世界既是精神的世界,也是形象的世界。在精神的世界中,他画出了鲁迅的骨气、情怀以及对人性与现实的洞察,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在形象的世界中,鲁迅笔下难以计数的人物和角色呈现了人生百相、跌宕喜悲,而鲁迅本人即是一种极富视觉个性的形象。与许多表现鲁迅的视觉作品不一样,刘春杰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了他自己的“私想”,下笔之时、运刀之际如同与鲁迅形成穿越时空的对话,一起谈笑盘桓,也一起面对世界,其中既有公开的、共同的社会性话题,也有个人的甚至是私密的话题,因此他笔下的鲁迅的形貌十分多样,他用珂勒惠支式的、卡拉瓦乔式的、表现主义式的、文人画式的手法来描绘他“私想”中的鲁迅。“这些”鱼迅或是慷慨陈词者,或是喃喃自语者,或是愤世嫉俗者,又或是温情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刘春杰试图接近鲁迅,然而鲁迅并不能简单地被当作是一个简谱化、符号化的人物,一件作品也并不足以画清鲁迅,为此,他要用系列作品进行表现,在表现鲁迅之时也表现自己的情怀。

在当代艺术遭遇全球文化新的碰撞与交汇的情势下,艺术创造的初衷和过程都很容易被外部世界纷繁的景观所干扰,要保持一份冷静的思维和朝深度走去的心境实属不易。刘春杰多年来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严肃的学术追求和纯正的艺术心态,在悠游于大干世界的入世感怀中,以睿智的双眼看待世态,以坚定的执守回归本心,这就有了他构筑的“私想”空间。因其是“私想”,便可以天马行空,令自己处在超验的状态。他的作品信手拈来,不求宏大叙事,但以一个个片段展开多角度的视像,犹如梦境的回闪,在意识与无意识的边缘地带徜徉,由此显出一种冷眼看世界的深度。刘春杰在艺术语言上也同样具有达观的态度,追求自由与自然这两个“自”的境界,前者见其思想,后者见其造型。在“私想鲁迅”这个系列中,他的笔下就浮现出鲁迅的多面形神,不落概念化的窠臼,而在笔墨与木刻的语言中,更可见他写意的情趣和叙述的快慰。

“私想”的鲁迅是刘春杰向鲁迅致敬的方式,他的“私想”更是一种艺术的态度,这让我们想起鲁迅,想起鲁迅根本的精神。有了这种态度,刘春杰便能够沉浸在自我自足的世界里,将万般人情世态作为表现的素材。

2016年4月

猜你喜欢
木刻水墨鲁迅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水墨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