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插柳柳成荫

2016-05-30 10:48林逸鹏
收藏与投资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画种版画中国画

林逸鹏

刘春杰以版画闻名画坛,尤其近年喜欢以鲁迅作为他的主要版画题材。我也是鲁迅的崇拜者。因为崇拜,渐渐养成了一个思维定势,认为凡是喜欢鲁迅的人都应该是比较有品格的,所以,也就乐意与刘春杰成为朋友。

令我吃惊的是,近来他开始活跃于中国画坛,并且保持着很旺盛的创作状态,看样子试图要在中国画方面做出一番事业。

近百年来,自从西学东渐以后,在艺术领域常常有跨专业的艺术家出现。但这个跨专业有一个特点,大多是从西画跨人中国画。而令那些所谓国粹派中国画家难堪的是,在他们眼里,那些本来对传统临习不多甚至不懂中国画的“入侵者”,到了中国画领域往往成就斐然,远远超过了那些正统派。当初徐悲鸿、林风眠到法国留学都是研习西洋绘画,但最后让他们蜚声画坛的却是中国画;甚至连书法界的一代宗师弘一法师,当初留学日本也是学了一手很好的西洋绘画,但是,最终使他留名于世的却是他的书法艺术;而刚刚去世不久的吴冠中先生更为卓越,在油画和中国画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首先,文化的发展是需要交流的,在交流中才能产生更强的生命力,跨画种本身就是一个交流过程。其次,他们凭借自己的艺术天赋,很快把原来专业的知识转换到中国画方面。然后,又因为中国画属于本土文化,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应用在西方艺术中无法施展的各种文化元素,比在西方艺术中更加如鱼得水。再次,艺术进入现代以来,画种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更强调的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不是画种之间的区别。

刘春杰又是一个从西方艺术涉足中国画且来势凶猛的画家,在短短的一两年中,已经创作了许多中国画。与其他跨画种的画家略有不同的是,刘春杰原来主要创作的是版画,在版画上的成就已经有相当高度。但是,他版画的路子基本上可以定位为西方的。所以,他的知识结构、基础技能属于西方艺术。也正因为有版画的根基,他创作的中国画无形中融入了许多版画的审美特性和处理技巧。在作品视觉的表达上,他强调了平面性的处理,物体形状的外缘常常处理得干净利落。在《欣欣然又遇大豐年》中我们就可以欣赏到这种处理方法所带来的特有的审美感觉,轻松地避开了传统笔墨所形成相对固定的虚虚实实的语言俗套。

对刘春杰而言,凭借他在版画上已经达到的高度,画中国画只要通过一定数量的实践,掌握中国画材料的特性,让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能够用中国画的材料表达出来,就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借鉴了吴冠中先生的一些审美图式,再凭借他对艺术深刻的理解直接进入个体情感的表达。目前他中国画作品主要以荷花为题材,有《墨荷》和《彩荷》两大系列。在《墨荷》系列中,他试图在墨块、墨点和线条中进行构成式的研究,同时吸收了一些八大山人的语言特点,努力渗透到传统文人画的情调之中,把传统的气息通过现代的视觉方式表达出来。这一部分作品可以理解为刘春杰努力探索中国画基本的语言关系,也是他进人中国画创作的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彩荷》系列则更多地展示了他所理解的现代中国画的表达方式,在表现手法上更加自由大胆,更加自我。色彩的大胆运用与看似不经意,实质很计较的布局恰如其分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已渐渐地显露出他的语言特点;同时还努力保持了中国画自身的审美特性,他大量地运用了传统语言中的没骨画法,使画面敦厚而意远,充满韵律和节奏感。在这个系列中,还有一些作品运用了他驾轻就熟,有着浓烈版画意味的手法。《散落草丛中的无名花》从视觉图式到具体线条的运用,都很明显印记了版画的感觉,但是他又巧妙地发挥了中国画材料的特性,使画面产生温润优雅的意趣,别有一番风味。这两个系列,展示了刘春杰在艺术上的天赋以及跨画种才能转换的高超本领。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入侵”中国画的艺术家而言,同样面临着与其他画种一样的困惑和难题,也就是要创造出既有中国文化特点,又有时代精神与鲜明个体语言形式的作品,这个要求不会因为画种的不同而不同。艺术终归是精神性的,刘春杰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显然,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入侵者”,他一定会在对中国画的深度把握、时代精神的体现、个体的情感表达方面进行准确地链接与架构,这需要比较长远、艰苦地探索与奋斗。从刘春杰现在进展的态势来看,我希望并相信刘春杰能在中国画方面取得更为骄人的成就。

猜你喜欢
画种版画中国画
版画作品选登
中国画
林风眠艺术主张刍议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浅析魏晋玄言诗对山水画独立发展的影响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