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止是“邝三华”

2016-05-30 10:48
上海戏剧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妹粤剧红船

华哥:

您好!展信愉快!

首先,希望您不要介意我这么冒昧地称呼您。我是一个生在广州、长在广州的西关“土著”,从小到大也没少机会接触粤剧,但总对这门艺术不太“感冒”,直到去年的11月,一位朋友拿到两张粤剧戏票,说是抗战题材的武打粤剧,邀约我一起去看。抗战题材?粤剧不总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穿古装的吗?带着这么一点微末的好奇心,我跟着她来到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剧场。那天晚上我看的正是《梦·红船》。早在开场前,我就从节目单上看到,这是一部“粤剧南派武打戏”,身处在时代洪流中的戏班人(红船子弟),他们不屈不挠,在乱世中,为承继前人之志自我牺牲,毁家纾难;在战火下,不断谋求生路,而又在枪林弹雨中舍身取义,化作浩气长歌。而华哥,您所饰演的邝三华,正是让我最为心折的。

首先,这是具有多面性的人物形象,很有施展的余地。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个地方:在十二爷和大家讲述《火烧黄天荡》,超剑郎出场和梅卿演绎对手戏的时候,三华哥坐在一旁浅笑,仿佛置身事外却又处处流露出关注和观望,淡定自若,好一派大戏班班主的气度;面对蛮不讲理、一再挑衅的土匪黄天霸,三华哥不卑不亢,先礼后兵,应接从容,该温和时温和,一旦对方过了分寸便不再一味退让:只见他笑谈间夺过黄天霸的刀,嘴上依然说着谦恭的话语,却以夺刀、腿一跨将刀架在对方颈前、以对方腿为支点一踩而过跨到对方身前的一系列连贯动作,表达出当仁不让的态度。在屡次震慑对方之后,偏偏又“恭敬”地替逃难上船的龙齐光送上三个大洋……谦恭与霸气之间自由切换,过渡自然,简直绝了!面对外侮他外柔实刚,面对感情他却是外刚内柔,处处迎合师妹心意,但夜半在船舱二楼听到超剑郎与师妹梅卿情意相通、不甘之下怒拍船桅,晨练中强颜欢笑,意图挽回师妹却最终按捺心酸成全对方,面对日寇屠船、最终与师妹合演《火烧黄天荡》祭酒等三组场面,一步一步将这个内心强大而又自卑的男人形象充分展现出来。他有气魄,有大度,却又有自卑、不甘甚至妒忌的常人情绪;面对大是大非从不含糊,面对爱情默默坚守,敢担当,知进退,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让少有看粤剧的我入了迷。

再有,表演方面,要求文武兼备,文戏要“走心”,武打要节奏明快。邝三华是一个戏痴,为了学戏抛弃家业,醉心技艺却摔伤了腿(全剧的大半时间他都是瘸着一条腿),但在与恶势力抗争的时候,说理不成,又不得不以刀兵相向。正如上面所说,三华哥是个多面性的人,心路历程的展现,自然就通过表情、动作、唱段等表现出来。戏中有两个唱段我个人十分喜欢,一是当梅卿向他表明心意,只当他是兄长亲人时,邝三华最终决定放下私人情愫,成全她和超剑郎的情景,唱腔委婉低柔,如泣如诉,却又强自振作,心酸之余又充满力量,不至于颓丧;另一段是明知日寇将要屠船,所有红船子弟即将罹难,展现他内心独白的主题唱段,气势如虹,尤其最后在快节奏的《双声恨》中边打木人桩边开唱,刚柔的结合,那一声声击打,似是红船子弟的不平之鸣,又似是对露出獠牙的敌人的强力反击,节奏铿锵有力,下下似要裂碎敌人股肱,教人心生敬畏。

剧目说是“粤剧南派武打戏”,是极有粤剧特色的武打戏,尤其是戏里反复提到的“高台照镜”,是我在看戏之前就极期待的部分,华哥您的出色演绎自然也没有令我失望,当您饰演的三华哥在绝路中狂吼,三两步跃上二层高楼,膝跪如端坐莲花之上时,作为一个只会看热闹的外行观众,激动的泪水、拍得生痛的手掌是我仅能表达的敬意。戏里三华哥苦练神功伤了腿,为了痊愈,开戏师爷十二爷多次劝他断腿再续,但又明言“生死难料”,三华哥还是一再毅然决定尝试。里面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动作:三华哥原地抬起“伤腿”,在没有外力支撑下单靠腿力向头部方向搬去,要稳定地完成这个动作该是十分的不容易。我后来回去找了您的资料看,才发现您来自咏春世家,7岁开始习武,13岁进入粤剧学校学习,练的是“童子功”,还一直刻苦钻研,诚如您所说:“功不亏人、功不饶人”,在此,必须向您和各位演员致敬!

再有,我最喜欢三华哥这个角色的是,他是一个有情有梦的小人物、大英雄。

说他有情,正如前文提到的,他对梅卿有爱情、亲情,对红船戏班有热情、痴情,对超剑郎、龙齐光有侠情,对家国有深情。

说他有梦,正如剧名一样,《梦·红船》,三华哥以身寻梦,以身筑梦,以身殉梦,“粤剧式微,殉道者牺,若无殉道者,何成大道?”剧中一语,恰恰说的是当时粤剧势态,表明的也是三华哥的诘问,于是他将自己献祭给了广府大戏,不惜一切要重现绝技。这样的精神,无法不让人肃然起敬。华哥,您演的戏,我后来陆陆续续又补看了不少,然后又在网上找了不少您的个人访谈,细看之下感觉其实您的身上也有着和三华哥比较类似的特质。您苦学传统,坚守传统,却又可贵地不会拘泥于固有的观念,每次的尝试,都会有不同的争议出现,我记得您说过的两句话:“我是吃粤剧这碗饭长大的,是一个苗正根红的粤剧人。”“我是一个中国人,难道穿了西装就不是中国人了吗……粤剧的传统是一种味道,味道对了,它就是粤剧,没必要计较到底哪份佐料放了几钱几两。我很希望向新的观众打开一扇门,让他们进来看看,其实粤剧真的很美。”话语中带有的虔诚,让我一下子分不出说话的是您彭庆华,还是《梦·红船》中因梦而生、因梦而死的邝三华。或者说,这一刻,您在我心目中,就不只是“邝三华”了。若无殉道者,何成大道?大道在哪,恐怕一时很难说清,“殉道”说易行难,不忘初心,无论如何走,路总会是有的。正如红船精神生生不息,时至今日,有您这样一班粤剧人仍在坚守,大道终会越来越康庄。

那天看完《梦·红船》,朋友看着一直激动的我笑问:“粤剧好看吗?”

“好看。”

“以后还来吗?”

“来啊,为什么不呢?”为什么不呢?

华哥,谢谢您看完这封唠唠叨叨的信,谢谢您的演出让我明白到一些坚持的必要。“天空不只在我们头顶,它一直延伸至大地。每当我们从地上抬起脚,我们就走在天空中。怀着这份认知在城市中,算算今天你在天空中走了多长的路。”

愿粤剧繁荣兴旺,愿您身体健康,多演好戏!

此致

敬礼!

知名不具的菜鸟戏迷

2015年12月

猜你喜欢
师妹粤剧红船
红船
雕红船
SINGING THE CHANGES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一部《干物妹!师妹》 :肥宅师妹的日常真的不简单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无厘头师妹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