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需向政绩考核“问药”

2016-05-30 03:05罗再扬
北京支部生活 2016年1期
关键词:里子政绩盆景

罗再扬

当前,精准扶贫的大幕已经拉开,如何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直接关系到扶贫成效和村民的满意度。精准扶贫,重在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拒绝走马观花,大水漫灌。然而,在一些地方,扶贫干部轻“里子”、重“面子”,喜欢表面的花枝招展,而对真正的贫困问题视而不见,导致扶贫方向“走偏”。

在有的贫困村扶贫资金到位后,乡干部不把有限的资金为村民干点实事,做点“里子”工程,反而用来刷墙,让上级来检查时有光鲜东西可看。这怎么能让群众满意,国家实行扶贫攻坚战略,根本任务是要让广大人民共进小康,不是被一些地方搞成形象工程、盆景式做秀。

诚然,对于“造盆景式”扶贫,基层干部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冲动的政绩观更是首当其冲。干部要想被提拔重用,必须让上面的人看到政绩,而刷墙这些政绩,上级一眼便能看见,而铺设地下管道这些“里子”工程,上级的眼睛看不到。因此,大家都愿意将有限力量用于上级能够看到的政绩,上级看不到的,就不管不问。从某种意义上讲,形象工程就是政绩造假的产物。

另一方面,对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错位也是重要原因。俗话说,考核指挥棒就是基层干部行动的“引路人”,重点考什么,干部便会努力做什么。如果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不流于形式,而从扶贫实效出发,以村民满意度为基础,重“里子”而轻“面子”,这些基层干部还会努力造“盆景”吗?

所以,无论是“造盆景”还是“垒大户”,都不单是基层干部的错,正因为有了表面的考核,才会产生“盆景”工程,才会令扶贫工程走錯方向,产生泡沫不说,还苦了百姓、伤了民心、丢了民意。因此,要彻底杜绝扶贫面子工程,还得在政绩考核方面下猛药。

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立下军令状,好干部要到扶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练。

——2015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案例 “盆景式”做秀反映扭曲政绩观

有一个山区贫困村,想发展生态旅游。当扶贫资金到位后,村民们都希望能在村里铺地下管道,方便污水排放,为发展生态旅游打下基础。但乡干部却不同意:“糊涂!把钱埋在地底下,上级来检查,给人家看什么?以后还会给咱们钱吗?”于是,村里就把钱用在了粉刷沿街院墙上,还用剩下的钱建了一个亮眼的广场。这种掩盖真相,遮挡真贫的行为,不仅浪费了扶贫资金,伤了民心、丢了民意。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 2015年9月9日,习近平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師的回信

案例 农村小学比肩城市水平

甘肃省会宁县90%的人口为农业人口,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尽管穷,但这里最好的房子却是学校。在会宁县丁家沟中心小学,70%以上的教师都是本科毕业,学校通过全部配齐教师编制的方式稳定住了教师队伍。同时,学校将各级财政拨款和爱心捐助全部投入在电教设备、无线网络、图书室和阅览室上,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享有和城市里的孩子并无二致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明天铺就坦途。

猜你喜欢
里子政绩盆景
把“痕迹”当“政绩”不可以(漫画说纪)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看得见的广播”如何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小城镇公路重“面子”更要重“里子”
微型盆景欣赏(二)
微型盆景欣赏(一)
微型盆景欣赏(一)
同仁堂的里子和面子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