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整体训练

2016-05-30 04:12吁宾宾焦文林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太宗

吁宾宾 焦文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阴寿,字罗云,武威人也。父嵩,周夏州刺史。寿少果烈,有武干,性谨厚,敦然诺。周世屡以军功,拜仪同。从武帝平齐,进位开府,赐物千段,奴婢百口,女乐二十人。及高祖为丞相,引寿为掾。尉迥作乱,高祖以韦孝宽为元帅击之,令寿监军。时孝宽有疾,不能亲总戎事,每卧帐中,遣妇人传教命。三军纲纪,皆取决于寿。以功进位上柱国。寻以行军总管镇幽州,即拜幽州总管,封赵国公。

时有高宝宁者,齐氏之疏属也,为人桀黠,有筹算,在齐久镇黄龙。及齐灭,周武帝拜为营州刺史,甚得华夷之心。高祖为丞相,遂连结契丹、靺鞨举兵反。高祖以中原多故,未遑进讨,以书喻之而不得。开皇初,又引突厥攻围北平。至是,令寿率步骑数万,出卢龙塞以讨之。宝宁求救于突厥。时卫王爽等诸将数道北征突厥不能援宝宁弃城奔于碛北黄龙诸县悉平寿班师留开府成道昂镇之宝宁遣其子僧伽率轻骑掠城下而去。寻引契丹、靺鞨之众来攻,道昂苦战连日乃退。寿患之,于是重购宝宁,又遣人阴间其所亲任者赵世模、王威等。月余,世模率其众降,宝宁复走契丹,为其麾下赵修罗所杀,北边遂安。赐物千段。未几,卒官,赠司空。子世师嗣。

世师少有节概,性忠厚,多武艺。弱冠,以功臣子拜仪同,累迁骠骑将军。炀帝嗣位,领东都瓦工监。时帝在汾阳宫,世师闻始毕可汗将为寇,劝帝幸太原。帝不从,遂有雁门之难。寻迁左翊卫将军,与代王留守京师。及义军至,世师自以世荷隋恩,又藩邸之旧,遂勒兵拒守。月余,城陷,与京兆郡丞骨仪等见诛,时年五十三。

(《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四》)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时卫王爽等诸将/数道北征突厥/不能援/宝宁弃城/奔于碛北/黄龙诸县悉平/寿班师留开府/成道昂镇之

B. 时卫王爽等诸将/数道北征突厥/不能援/宝宁弃城奔于碛北/黄龙诸县悉平/寿班师/留开府成道昂镇之

C. 时卫王爽等诸将数道北征/突厥不能援/宝宁弃城/奔于碛北/黄龙诸县悉平/寿班师留开府/成道昂镇之

D. 时卫王爽等诸将数道北征/突厥不能援/宝宁弃城奔于碛北/黄龙诸县悉平/寿班师/留开府成道昂镇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女乐,乐舞奴隶,她们是继巫而起的真正专业歌舞艺人。创造了灿烂的舞蹈艺术,使舞蹈摆脱了原始状态而日趋完整精美。

B. 上柱国,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北魏、西魏时设“柱国大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北周时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代有“上柱国”、“柱国”,以封功臣。

C. 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D. 领,是担任本职之外兼较高它职。摄与领,含义相同。权、假是暂时代理其他官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阴寿颇有军事才干,屡立战功,深受高祖赏识。多次升官受赏。年少时果断刚烈,生性谨慎,言而有信。

B. 高宝宁联合契丹、靺鞨出兵谋反,高祖无暇顾及。高宝宁更加肆无忌惮,又联合契丹围攻北平。后又带领契丹、靺鞨的军队来攻城。最后被阴寿平定。

C. 隋炀帝在汾阳宫时,阴世师听说始毕可汗将要以隋为敌,劝炀帝去太原。炀帝并没有理会,后遭遇雁门之难。

D. 阴寿最后死于任上,追赠司空。他的儿子阴世师继承他的官位。阴世师因为阴寿被授予仪同,多次升迁后担任骠骑将军。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有高宝宁者,齐氏之疏属也,为人桀黠,有筹算,在齐久镇黄龙。

(2)月余,世模率其众降,宝宁复走契丹,为其麾下赵修罗所杀,北边遂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韦挺,雍州万年人,隋民部尚书冲子也。少与隐太子相善,及高祖平京城,引为陇西公府祭酒。贞观初,王珪数举之,由是迁尚书右丞。俄授吏部侍郎,转黄门侍郎,进拜御史大夫,封扶阳县男。

初,挺为大夫时,马周为监察御史,挺以周寒士,殊不礼之。至是周为中书令太宗尝复欲用挺在门下周密陈挺傲狠非宰相器遂寝。十九年,将有事于辽东,择人运粮,周又奏挺才堪粗使,太宗从之。挺以父在隋为营州总管,有经略高丽遗文。因此奏之。太宗甚悦,谓挺曰:“幽州以北,辽水二千余里无州县,军行资粮无所取给,卿宜为此使。但得军用不乏,功不细矣。”以人部侍郎崔仁师为副使,任自择文武官四品十人为子使,以幽、易、平三州骁勇二百人,官马二百匹为从。诏河北诸州皆取挺节度,许以便宜行事。太宗亲解貂裘及中厩马二匹赐之。

挺至幽州,令燕州司马王安德巡渠通塞。先出幽州库物,市木造船,运米而进。自桑乾河下至卢思台,去幽州八百里,逢安德还曰:“自此之外,漕渠壅塞。”挺以北方寒雪,不可更进,遂下米于台侧权贮之,待开岁发春,方事转运,度大兵至,军粮必足,仍驰以闻。

太宗不悦,诏挺曰:“兵尚拙速,不贵工迟。朕欲十九年春大举,今言二十年运漕,甚无谓也。”乃遣繁畤令韦怀质往挺所支度军粮,检覆渠水。怀质还奏曰:“挺不先视漕渠,辄集工匠造船,运米即下。至卢思台,方知渠闭,欲进不得,还复水涸,乃便贮之无通平夷之区。陛下明年出师,以臣度之,恐未符圣策。太宗大怒,令将作少监李道裕代之,仍令治书侍御史唐临驰传械挺赴洛阳,依议除名,仍令白衣散从。岁余卒,年五十八。

(《旧唐书·韦挺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至是/周为中书令/太宗尝复欲用挺/在门下/周密陈挺傲狠/非宰相/器遂寝

B. 至是/周为中书令/太宗尝复欲用挺在门下/周密陈挺傲狠/非宰相器/遂寝

C. 至是周为中书令/太宗尝复欲用挺/在门下/周密陈挺傲狠/非宰相器/遂寝

D. 至是周为中书令/太宗尝复欲用挺在门下/周密陈挺傲狠/非宰相/器遂寝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民部,为隋炀帝所立,原称“度支”,掌管全国户口和赋税的统计与支调。唐初避太宗李世“民”讳,改称“民部”为“人部”“户部”,下有度支郎中。唐朝户部隶属于门下省。

B. 扶阳县男,此处“男”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男爵。依据《礼记·王制》,五等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

C. 宰相,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后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从而在制度上宰相制度便结束了。

D. 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服。又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 韦挺自幼就和隐太子李建成交好。先被授予陇西公府祭酒、尚书右丞。不久又被授予吏部侍郎,转任黄门侍郎,晋升御史大夫,后被封为扶阳县男。

B. 韦挺接受漕运的差事后,太宗非常高兴,给了韦挺很大的支持。不仅让韦挺自选随从,还给他赏赐了二百匹官马。甚至黄河一带的官员都听任韦挺调度,允许(他)行使各种特权。

C. 韦挺性格轻率。到达幽州,没有亲自去视察河道的情况,而是让燕州司马王安德去巡查。在王安德巡查未归的情况下,韦挺运上粮食直接出发,等发现前面河道堵塞,已经进退两难了。

D. 韦挺没有按照规定时间运送粮食,让太宗非常生气。派韦怀质去韦挺所在的地方调度军粮,检查河道的水,让李道裕代替韦挺,并且命令韦挺赶赴洛阳。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十九年,将有事于辽东,择人运粮,周又奏挺才堪粗使,太宗从之。

(2)太宗不悦,诏挺曰:“兵尚拙速,不贵工迟。朕欲十九年春大举,今言二十年运漕,甚无谓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江逌字道载,陈留圉人也。曾祖蕤,谯郡太守。祖允,芜湖令。父济,安东参军。逌少孤,与从弟灌共居,甚相友悌,由是获当时之誉。避苏峻之乱,屏居临海,绝弃人事,翦茅结宇,耽玩载籍,有终焉之志。本州辟从事,除佐著作郎,并不就。征北将军蔡谟命为参军,何充复引为骠骑功曹。以家贫,求试守,为太末令。县界深山中,有亡命数百家,恃险为阻,前后守宰莫能平。逌到官,召其魁帅,厚加抚接,谕以祸福,旬月之间,襁负而至,朝廷嘉之。

中军将军殷浩甚重之,迁长史。浩方修复洛阳,经营荒梗,逌为上佐甚有匡弼之益军中书檄皆以委逌时羌及丁零叛浩军震惧姚襄去浩十里结营以逼浩浩令逌击之逌进兵至襄营,谓将校曰:“今兵非不精,而众少于羌,且其堑栅甚固,难与校力,吾当以计破之。乃取数百鸡以长绳连之,系火于足。群鸡骇散,飞集襄营。襄营火发,其乱,随而击之,襄遂小败。及桓温奏废浩佐吏,遂免。

哀帝以天文失度,欲依《尚书》洪祀之制,于太极前殿亲执虔肃,冀以免咎,使太常集博士草其制。逌上疏谏曰:德礼增修,则殷道以隆。此往代之成验,不易之定理。顷者星辰颇有变异,陛下祗戒之诚达于天人,在予之惧,忘寝与食,仰虔玄象,俯凝庶政,嘉祥之应,实在今日。而犹乾乾夕惕,思广兹道,诚实圣怀殷勤之至。然洪祀有书无仪,不行于世,询访时学,莫识其礼。且其文曰:“洪祀,大祀也。阳曰神,阴曰灵。举国相率而行祀,顺四时之序,无令过差。”今案文而言,皆漫而无适,不可得详。若不详而修,其失不小。帝犹敕撰定,逌又陈古义,帝乃止。

逌在职多所匡谏。著《阮籍序赞》、《逸士箴》及诗赋奏议数十篇行于世。病卒,时年五十八。

(选自《晋书·卷八三·列传第五三)

1. 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逌为上佐/甚有匡弼之益军中/书檄皆以委逌/时羌及丁零叛/浩军震惧姚襄/去浩十里结营以逼浩/浩令逌击之/逌进兵至襄营

B. 逌为上佐甚有匡/弼之益军/中书檄皆以委逌/时羌及丁零叛/浩军震惧/姚襄去浩十里结营以逼浩/浩令逌击之/逌进兵至襄营

C. 逌为上佐/甚有匡弼之益/军中书檄皆以委逌/时羌及丁零叛/浩军震惧姚襄/去浩十里结营以逼浩/浩令逌击之/逌进兵至襄营

D. 逌为上佐/甚有匡弼之益/军中书檄皆以委逌/时羌及丁零叛/浩军震惧/姚襄去浩十里结营以逼浩/浩令逌击之/逌进兵至襄营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辟召,指朝廷征召授予官职,或高级官员任用属官等;除,解去官职之意。

B. 著作郎,东汉末始置,属中书省,为编修国史之任。晋惠帝时起,改属秘书监,称大著作郎。

C. 长史,最早设于秦代,丞相、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魏晋时州郡官员之下多设长史。

D. 太常,为九卿之一,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逌避乱隐居,无意仕途。他居住在海边,用茅草造房屋,潜心阅读古代典籍,断绝与社会的来往,有意终身不仕。

B. 江逌曾任县令,治民有方。有几百家逃亡百姓凭借险阻生事,江逌到任后,安抚首领晓以利害,不久纷纷来归顺。

C. 江逌协助殷浩御敌,以计制胜。他用长绳把几百只鸡拴在地起,在鸡脚上系上火把,以群鸡纵火敌营,取得决定性胜利。

D. 江逌为官正直,敢于苦谏。晋哀帝因为天象失度,想以隆重祭祀的方式免灾,江逌上疏苦谏,陈述古今,帝被迫停止。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洪祀有书无仪,不行于世,询访时学,莫识其礼。

(2)今案文而言,皆漫而无适,不可得详。若不详而修,其失不小。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孝忠,本奚之种类。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馀性宽裕事亲恭孝。天宝末,以善射授内供奉。为偏将,破九姓突厥,先登陷阵,以功授果毅折冲。

上元中,李宝臣奏授左领军郎将。宝臣以孝忠谨重骁勇,甚委信之,以妻妹昧谷氏妻焉,仍悉以易州诸镇兵马令其统制。前后居城镇十馀年,甚著威惠。

田承嗣之寇冀州也,宝臣俾孝忠以精骑数千御之。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

无几,宝臣死,其子惟岳阻兵不受命,朝廷诏幽州节度使讨之。滔以孝忠宿将善战,有精兵八千在易州,虑军兴则挠其后,乃使判官蔡雄说孝忠曰“惟岳小子骄贵,不达人事,辄拒朝命。使君诚能去逆效顺,必受重任,有先归国之功矣。”孝忠然之,乃遣衙官随雄报滔,又遣易州录事参军董稹入朝。德宗嘉之,授孝忠检校工部尚书,仍赐实封二百户。

及朱滔谋叛,将救田悦于魏州,虑孝忠踵后,滔军将发,复遣蔡雄往说之。孝忠曰“李惟岳背国作逆,孝忠归国,今为忠臣。孝忠性直,业已效忠,不复助逆矣。”滔又啖以金帛,终拒而不从。易定居二凶之间,四面受敌,孝忠修峻沟垒,感励将士,竟不受二凶之荧惑,议者多之。

贞元二年,河北蝗旱,米斗一千五百文。复大兵之后,民无蓄积,饿殍相枕。孝忠所食,豆瓣而已,其下皆甘粗粝,人皆服其勤俭,孝忠为一时之贤将也。三年,加检校司空,仍以其子茂宗尚义章公主。孝忠遣其妻邓国夫人昧谷氏入朝,执亲迎之礼。上嘉之,赏赉隆厚。七年三月卒,时年六十二,废朝三日,追封上谷郡王,赠太傅,再赠魏州大都督,册赠太师,谥曰贞武。

(《旧唐书·列传九十一》)

1. 下列对文中画波良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馀/性宽裕事亲/恭孝

B. 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馀/性宽裕/事亲/恭孝

C. 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馀/性宽裕/事亲恭孝

D. 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馀/性宽裕/事亲恭孝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元、天宝,都是唐朝皇帝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共历时44年。

B.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C. 实封,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唯加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

D. 册赠,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文中“册赠太师”即追加太师职位。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孝忠擅长射箭,勇敢善战。他在燕、赵之间很有威名;担任副将,攻破九姓突厥,冲锋陷阵,因为军功授任果毅折冲。

B. 张孝忠谨慎稳重,深得李宝臣信任。李宝臣将妻妹嫁给他,还将易州各镇兵马全部给他统领;任职节度使,声威惠政闻名。

C. 张孝忠性情忠直,效忠朝廷。李惟岳背弃朝廷时,他听从蔡雄劝说离开李惟岳,归顺朝廷;朱滔叛乱,他拒绝劝说和金帛诱惑。

D. 张孝忠一代贤将,能与部下同甘共苦。贞元二年河北发生蝗害旱灾,张孝忠的饭食,也只有豆瓣而已,部下都甘心吃粗粮。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孙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

(2)孝忠然之,乃遣衙官随雄报滔,又遣易州录事参军董稹入朝。

参考答案

一、1.D(断句首先要明确语境,前文说到宝宁向突厥求救,所以后文应是突厥不能援救。第一句应该是卫王杨爽北征,数道是“兵分几道”的意思,应该断到“北征”处。后半句的难点在于“开府”二字,开府为成道昂的官职名,所以断到“班师”即可)

2. D(领:暂时兼代本职外更低职务。本题考查古代官职升迁用语)

3. B(带领契丹、靺鞨的军队来攻城的是高宝宁的儿子)

4.(1)当时有一个名叫高宝宁的人,是北齐宗室的远亲,为人凶恶奸诈,会算计,在北齐长久地驻守黄龙。(判断句1分,“桀黠”“筹算”“镇”各1分,句意1分)

(2)一个多月后,赵世模率领他的军队投降,宝宁又往契丹逃跑,被他的部下赵修罗杀害,北部边境于是安定了。(被动句1分,“月余”“众”“走”各1分,句意1分)

二、1. B(至是,表示到了这个境地,需要断开。在门下,门下是门下省的意思。“用挺在门下”表示在门下省任用韦挺。宰相器,器是才能的意思,应和宰相连用)

2. A(民部,为隋文帝开皇三年所立。唐户部属于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六部职务秦汉时为九卿所掌管,唐始定六部为尚书省管辖,宋代沿用,元代则归于中书省,明代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各部首脑称尚书)

3. B(“黄河一带的官员都听任韦挺调度”不对,原文为“河北诸州”,即黄河以北各州。“允许(他)行使各种特权”表述不准确,原文为“许以便宜行事”即允许(他)行使便宜行事之权,即“可斟酌行事,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4.(1)贞观十九年,(太宗)将要在辽东用兵,(需要)挑选人运送粮食,马周又上奏说韦挺的才能可以担任粗略简单的差使,太宗听从了马周的建议。(“将有事于辽东”状语后置句1分,“有事”“才堪粗使”“之”各1分,补充主语1分。“有事”出自“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用兵”的意思)

(2)太宗不高兴,下诏给韦挺说:“用兵讲究即便笨拙也要神速,不看重因持重谨慎而造成的缓慢。我想贞观十九年大规模出兵,如今说贞观二十年由水路运粮,(这)很没有意义啊。”(“尚”“拙”“工”“无谓”各1分,句意1分)

三、1. D(在理解原文大意的前提下,依据下列条件断句:一是专用名词,如姚襄、浩、逌等人名,其前断开;二是文言虚词,如时间副词“甚”,其前断开;“时”译为“当时”,时间状语,其前断开)

2. A(A项,“解去官职之意”解说错误,除,除去旧官,授予新职)

3.C(“以群鸡纵火敌营,取得决定性胜利”言过其实,原文是“襄营火发,其乱,随而击之,襄遂小败”,敌人小败,而不是“决定性胜利”)

4.(1)然而隆重的祭祀有书没有仪制,在世上并不通行,询问访求当今学者,没有人知道怎么行礼。

(2)现在根据文字来说,都宽泛却不具体适用,不能得到详尽的(情况)。假若不知道详尽(情况)就依之行礼,那么误失不小。解析:(1)祀,祭祀;访,求访,咨询;识,了解,知道。(2)案,依据;漫,宽泛;修,修礼,行礼。

四、1. C(粗通大意的前提下进行识别断句。注意句子结构,如动宾结构的“授鸿胪卿同正”“ 赠户部尚书”等,主谓结构“形体魁伟”“ 长六尺馀”“性宽裕”;文言虚词“以”;专有名词“孝忠”“燕”“赵”等)

2. A(开元、天宝都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3. B(“任职节度使,声威惠政闻名”中“任职节度使”无中生有)

4.(1)田承嗣看到张孝忠军队阵容严整,感叹道“张孝忠在这里,冀州不容易谋取了。”于是烧毁营寨连夜逃跑了。

(2)孝忠赞同他的意见,于是派遣衙官跟随蔡雄报告朱滔,又派遣易州录事参军董稹入朝。

【注意下列关系词:(1)整肃,阵容严整;图,谋取,图谋;遁,逃跑。(2)然,听从;报,报告;遣,派,派遣】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太宗
唐太宗“奖励”受贿者
唐太宗“奖励”受贿者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肱骨良臣魏玄成
从谏议看魏徵对贞观之治的独特建树
太宗纳谏
敢于说真话的王珪
太宗对武才人的情感性质分析
武则天对太宗的情感性质分析
低处做人,低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