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果袋对樱桃果实性状的影响

2016-05-30 10:48姬孝忠赵密蓉
山西果树 2016年1期
关键词:套袋性状研究

姬孝忠 赵密蓉

摘要:以美早樱桃为试材进行套袋试验,测定了樱桃果实的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糖量,并统计和计算了果实裂果率、病虫率及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结果表明:套袋能增加果重,不同套袋处理单果平均比对照增加了9.86%,但果实硬度有所降低;套袋减少裂果和病虫害的发生率,不套袋(对照)樱桃果实裂果率和病虫率最高,分别比套袋处理的平均值高出7.47%和8.34%;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呈现降低趋势,固酸比与糖酸比增加,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套袋;樱桃果实;性状;研究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1-0004-03中图分类号:S662.5文献标识码:A

樱桃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树种之一,素有“春果第一枝”之美称。因其果个大、肉厚味甜、颜色艳丽,又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被视为果中珍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天水樱桃露地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加之异常气候的影响,樱桃病虫害和裂果越来越重,致使樱桃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受到较大的影响,已成为制约樱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笔者于2014与2015年以天水主栽的美早樱桃品种为试材,进行了套袋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套袋对樱桃果实性状的影响,旨在为樱桃优质栽培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园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白石村山地阳面缓坡,北纬35°,平均海拔1 100 m。主栽品种是美早,授粉品种为红灯,株行距3 m×4 m。试验区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 ℃,无霜期180 d左右,年降水量500~6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600 h,是樱桃适宜栽培区。

1.2供试材料

试验树树龄7年生,树形为小冠分层形,开始进入盛果期,生长健壮,结果良好,常规管理,无大小年现象;纸袋为山东龙口凯祥有限公司生产的樱桃专用果袋和自制的报纸果袋,其中白色单层果袋透光率为24.5%,黄色单层纸袋透光率 22.58%,自制报纸单层袋透光率为14.86%,规格均为7.5 cm×10.5 cm。

1.3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4处理,依次是:Ⅰ,白色纸袋;Ⅱ,黄色纸袋;Ⅲ,自制报纸袋;Ⅳ,不套袋(对照)。每个处理10株为1个小区,重复3次,随机排列。

分别于2014年4月20日、2015年4月18日前后进行套袋,套袋前先进行疏果并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大生M-45 80%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杀菌和杀虫,6月9日前后成熟时带袋采摘。运回实验室进行果实品质测定。

各试验区采摘时取袋称其重量,折算成每667 m2的产量;各小区随机选取1 000粒,根据果实外观性状,分别进行病害和裂果粒数的统计,计算出病害率(果面被害感染果实个数/调查果实总数×100%)和裂果率(果面粗糙开裂果实个数/调查果实总数×100%)

每处理取50粒果实,用便携数显折光仪PAL-1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GY-1型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用TL台隆电子天平称量单果重量,用1223型10分度游标卡尺测定果形指数。套袋透光率采用ZDS-10型自动换档数字式照度计测量;用氢氧化钠标准液对样液中和滴定计算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用斐林试剂滴定法[2]测定果实含糖量。

试验数据(两年均值)采用Excel和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表1),套袋处理平均单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以处理Ⅰ略高,但套袋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套袋处理的裂果率和病虫果率显著低于对照,但套袋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2.2不同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表2),套袋与不套袋相比,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性不显著,以处理Ⅰ同对照最接近;套袋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但套袋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果实的含糖量处

理Ⅰ和对照显著高于其余2个处理,处理1略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套袋处理的固酸比值显著高对照(不套袋),但套袋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总之,套袋处理后果肉质地稍松,肉质偏软,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有所降低,而含糖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总的趋势,造成果肉的固酸、糖酸比值增加。

的经济效益,处理Ⅰ、Ⅱ、Ⅲ每667 m2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54 kg、3 700元;49 kg、3 580元;46 kg、3 560元,产值显著高于对照,处理Ⅰ、Ⅱ、Ⅲ之间产量和产值差异不显著。

3结论与讨论

3.1套袋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试验说明套袋对改善樱桃果品外观品质有显著的效果,单果重量增加、果个增大,这与李振岗等[3]对葡萄的研究结果相同;裂果数和病害果数量明显减少,有效保证了樱桃果品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套袋果实平均667 m2产值比对照增加3 613元。

3.2套袋对樱桃果实品质有影响

套袋后樱桃果实的硬度均低于对照,但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这与杨桦等[4]对油桃的研究、刘新社等[5]对欧洲李套袋研究一致;套袋后樱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这与田惠等[6]对葡萄果实套袋研究一致,而套报纸袋使可溶性固形物分量降低最多;糖和可滴定酸是影响果实风味的重要组成成

分,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后可使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降低,说明套袋能降低樱桃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其中含糖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最终套袋果实的糖酸比和固酸比明显增加。

另外,试验中发现,套报纸袋虽然有效,且经济成本低,但使用起来极易破损,并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铅,可能污染果面,从试验的综合结果来看生产上为了达到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优质高效,最好选用白色纸袋樱桃专用袋,为防止鸟等昆虫对果实的危害,成熟时不摘袋,带袋采摘。同时,套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雨季的来临,多种病菌和虫害相继发生,为使病虫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套袋后应加强樱桃园的管理。而且为达到套袋樱桃的最佳效果,套袋前一定要细致疏果,周到喷施杀虫、杀菌药剂,并适时套袋。

参考文献

[1]赵爱香,张要战,李艳梅.果实套袋生产机制及制作规程[J].经济林研究,2003,21(3):59-60.

[2]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惠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振刚,贾中雄.不同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效果试验研究[J].山西果树,2000(1):15.

[4]杨桦,汤福义.油桃果实套袋研究[J].西南园艺,2013(3):19-20.

[5]刘新社,贾利元等.欧洲李套袋套袋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37.

[6]田惠,潘学军,张文娥等.套袋对鲜食葡萄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08,9(5):54-55.

猜你喜欢
套袋性状研究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套袋
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