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三个结合 提升教学效果

2016-05-30 01:13项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数学学科职业中学教学效果

项磊

【摘要】职业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应注重与职中学生主体特性相结合,与探究实践相结合,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开展紧扣学生、助力发展、提升技能的教学活动,从而“升华”职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作为特殊教育教学阶段,是中学初级教育阶段的一个有效延伸,所肩负责任相对于高中阶段更为艰巨,承担的职责较之于高中阶段更为多样.文化教学是职业中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不但需要将学科知识传授给职中学生,同时,还要结合所学专业,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专业性教学.数学学科是职业中学学科教学的必学科目之一,如何结合职业中学自身特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职中学生在有效教学中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成为需要深入探究教研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人现从三个方面,就开展有效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简单论述.

一、注重与主体特性相结合,激发职中学生主动学习潜能

职业中学学生主体学习能动性较差,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低,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认知积极性不高.职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师、教材、教具等多种教学资源,挖掘职中学生认知的“兴奋点”,找准职中学生能动的“发展区”,通过多种方式提振起职中学生数学学习精神.首先发挥教师情感激励作用.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善用教学语言,特别是鼓舞、激励性的教学语言,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肯定学生、尊重学生,与职中学生建立融洽师生关系,保护职中学生内在能动情感,从而提高职中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其次利用教材丰富情景资源.通过对职业中学苏教版数学教材的整体研析,可以发现,职中数学教材具有浓厚生活特性、显著趣味特性,深刻应用特性,贴近和符合职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教材已有特性,设置适宜适度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兴奋点”,主动进入课堂、进入教材.如“指数函数”教学中,教师找出该节课教材与现实生活“衔接点”,设置了“生物界中,经常存在细胞裂变现象,例如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分裂x次后,是否能够得到细胞分裂的个数y与x之间函数关系式?”生活场景,“勾起”职中学生学习情感,调动职中学生学习欲望.再次凸显教具生动形象特性.课堂教学更多融入现代化教学器材,展现出强烈的生命活力、时代特性.职中学生对现代化教具充满了“亲切感”.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教学课件、教学软件、影像设备,将抽象、深奥数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动态化展示,以此提高职中学生数学认知度,增强课堂参与度.

二、注重与探究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中学生动手操作技能

职中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低,客观存在.而职业中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技能性人才.学生探知数学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都需要经历实践探究这一过程.职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不能“省略”学生探究实践“环节”,应有意识的提供职中生数学探究研析的“时机”,充分“拉长”职中生数学研析解答的“时间”,使数学课堂成为职中生探究实践的广阔“舞台”,成为历练职中生数学探究技能的有效“平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提高动手解决的技能经验,为职中生更好适应社会打下能力“基石”.如“已知有一个函数y=lg1+x[]1-x,它的定义域为集合A,集合B=(a,a+1),如果BA,试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问题教学中,教师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向学生展示“该问题中的函数是一个什么函数?”、“集合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要确定a的取值范围,需要运用到哪些知识点内容?”等“先学”任务要求,组织职中生组建解题探析小组,开展感知探究解析数学问题合作活动,职中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探析、集体探讨等实践进程中,认识到该问题设计的意图是:“考查学生對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使用能力”,要解答该问题案例,需要抓住“集合A与B”之间联系,采用“转化思想,列不等式组”的思路进行解答,并向教师报告其探究实践“成果”.在“后教”环节,教师结合课堂巡视情况,对职中生合作学习探究成果进行指导点拨,强调指出:“该问题解答的关键是要对对数函数定义域进行有效掌握和运用”.职中学生根据教师点拨,进一步修改完善解题思路,进行解答问题活动.在这一“先学后教”教学进程中,教师将解决问题任务交由职中生完成,他们动手能力、探究技能以及解题经验得以锻炼和提升,为更加深入探知和解析问题打下了深厚基础.

三、注重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提升职中学生数学能力素养

数学学科作为职业中学文化科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职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好的提高专业技能“服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职中数学教师不能“脱离”学校实际、学生实情,而应该联系职中教学实际、学生专业特点,注重与职中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效结合,展现数学学科与学生所学专业深刻联系,让职中学生感受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切实提升职中学生数学能力素养.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建筑类、机械类专业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和探析,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方面能力;如在“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师在电子类专业班级教学中,可以将交流电中的电流强度与时间关系融入其中,以此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等等.

以上是本人对职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浅显认识和阐述.期望更多的教学同仁参与到职中数学有效教学教研实践中,为职中数学教学效能提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明亮.浅析职中数学教学[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2(41).

[2]陈芳.探索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2).

猜你喜欢
数学学科职业中学教学效果
王跑跑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留住历史,留住记忆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