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策探讨

2016-05-30 01:13郭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学困生高中数学

郭宇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越来越备受关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因而高中数学教学尤为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每位教师的“心头大事”.但是,因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差强人意.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数学学困生作为研究的重点,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提升措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课堂教学效率;对策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方式、思维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变与创新,也取得了较佳的教学效果.但是凡事都存在着两面性,新课改也让学困生的比例提升,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要时刻注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精神与态度,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1.缺乏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对于某部分高中生而言,在小学、初中的学习阶段,由于其自控能力比较低,时刻都需要别人督促才会进行学习,因而很难养成一个良好的预习或复习的习惯,更谈不上主动深入探讨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自然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也就停留在表面.这一类的学生学习比较刻板,不懂得举一反三,在课堂上教师讲一种解题方式就接受一种,不会主动探究或延伸.并且,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出现错误之后,只会关心正确答案,而并没有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反思,忽视了解题过程.久而久之,随着学习知识量、知识难度的增加,他们就更加难以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因此也就出现了对数学学科的抵触心理.

2.对基础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

一部分高中生在小学、初中的数学学习中,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或许是从字面上囫囵吞枣般地理解了数学概念,没有更进一步地认知,尤其是数学的计算能力,主要表现为:计算出错率高、计算速度比较慢、计算方式不合理等等情况.因为有的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认真了解,那么在运用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很多低级错误.上述的种种情况,皆因学生多基础知识缺乏深入了解,没有掌握基本定律、概念而导致的.如此一来,在步入灵活性更大、难度更高的高中课程后,要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就会让学生不扎实的基本功原形毕露,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3.缺乏端正的学习数学态度

进入了高中阶段,同学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迈向高中时期的学生年龄约为15岁,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是从具体向抽象的过渡期,再加上叛逆期的影响,会使得他们对于学习更加浮躁,因为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没学会如何处理这些变化,而且高中的课程非常紧凑,如此一来就认为学习不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严重的就会演变成不想学数学,上数学课提不起精神,想睡觉,作业随便抄袭同学的应付老师.除此之外,进入高中后测验成为了日常便饭,有的学生可能每次考试成绩波动大或落差大,打击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进而影响了其今后的学习.

二、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措施

1.数学教学课堂以设问为主,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提高其学习效率

为了能够让学生从多方位全面思考问题,教师要学会鼓励学困生,以此调动起其积极性,加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興趣,进而消除其抵触心理,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做到一下几点:第一,教会学生会思考、举一反三;第二,充分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开动脑筋,进而把自己的知识量尽可能扩大,加强思维的深度.

2.把握教学关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爱好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让学生产生并树立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程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把握教学关键,激发学生兴趣:一、因材施教,平等看待.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学生对某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的吸引力是一大关键因素.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的师生感情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和关爱时,他们就会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油然而生.可见,教师只有真心地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水平,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二、运用数史,增强趣味.数学科学历史之悠久,在我国学术上留下辉煌的记载.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下数学历史知识,利用数史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理解数学发展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三、发挥教学用语的积极作用.高中数学是一门理解性较强学科,概念、原理和公式等知识点,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实践证明,学习兴趣高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远比学习兴趣低的学生要高得多,也就是说,当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就会愿意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得以明显地提升.

3.让数学知识创设到生活化情境,提高应用能力

现今,由于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较强的一大特点,使得仅仅只有小部分高中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学习数学,同时,由于多数学生都有着认为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用处不大这样一种思想,这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削减,而课堂教学效果也收到很大的影响.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多为学生创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化情境,借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达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目的.现在,电脑游戏被很多学生所喜欢,学生也会从电脑游戏中释放学习的压力,实质上,在程序设计上电脑游戏都与数学知识有着一定的关联,教师借此机会,恰当利用计算机普及特点来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色彩.这样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一举两得,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从生活化和现实性的教学情境中体会到数学知识中的实用性,这有助于促进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通过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老师揭示知识具体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采用提问问题的这一形式来进行,这样能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并且这样相对于教师直接讲解教学效果也要远远优胜.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之一,课堂提问能够让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得到有效的实现,并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这也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比较有效的方法.为了能够使课堂提问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教师在设計问题时应重点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首要的是掌握好问题的深度,因为教师如果仅仅提出比较浅显的问题,势必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过于深奥的问题又会使学生很难明白,要使提问达到最佳效果,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度,只有适当深度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对知识认知方面的冲动,从而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随之而有所提高;第二点,提问的次序很重要,在设计问题时,老师应当遵循课程的逻辑顺序,同时兼顾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及认识次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提问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若次序颠倒,这样并不会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很有可能扰乱学生正常的思维顺序,往往会收起反效果;第三点,提问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数学语言具有简洁、严谨和形式符号化等特点,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以这些特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炼最为准确和精炼的语言用于提问,为效果会更加显著,可以使用符号应辅以适当的解释.第四点,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说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问题以后,应适当作出停顿,以给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可适当停顿数秒,这样有可能引出其他学生对答案的补充,同时短暂的等待还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应对此加以重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教师在数学课堂讲授的时候,要给予学困生特别的帮助,让他们能够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改变其过去落后的思想观念,科学全面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梅建青.在三个环节中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3,04:27-30.

[2]蒋小勇.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3,13:70.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率学困生高中数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措施
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