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教改脉络,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2016-05-30 01:13黄璐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有效教学新课改

黄璐明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提倡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改变传统数学课堂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培养高中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与 合作交流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本文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针对高中数学教

学中如何把握新课改脉络,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有效性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新课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

新课改理念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强调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情感,侧重能力和方法的提高.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较好地实现上述教学任务,将数学知识和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结合起来,达到化繁为简、寓教于乐的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新教改思路,创设合理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生动灵活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主动性

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遵循教育学与心理学规律,抓住高中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尽量根据数学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学科本身的快乐,进而才能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思考.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主动开动脑筋,配合教师的提问和思路进行探究,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前提.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运用灵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时刻处于流动的状态,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奇妙,进而提升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教师应该增强数学课堂的人文素养渗透,多为学生穿插哥德巴赫猜想、高斯等名人故事,例如在讲概率等问题时联系航空失事新闻,让学生产生对数学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提高学生操作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相对小学和初中提高了教学难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传统教学以考试为指针,片面强调教材中的概念和公式学习,题海战术使许多数学基础和能力差的学生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的操作性和动手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遵循这一先进理念,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尽量将理论融入生活化情境中,给高中生提供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对数学实用性的认知,做到运用数学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和思考,将数学理论和丰富的的生活统一起来,深化对数学知识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例如《坐标轴》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将班级数学成绩作为例题背景,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坐标轴结合起来,增强了数学问题的形象性和亲切感.

高中几何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感和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圆和椭圆形状》课堂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用学具辅助动手画出椭圆,进而增强对椭圆定义的理解.

三、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让师生在交流和对话中进步

新课改理念不是单纯尊重学生主体性,同时也要发挥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有的高中数学课堂误解了新课改脉络,片面关注学生的活动和回答,忽视了科学点拨和互动;有的教师仍然固守应试教育的观念,运用单一讲授法,忽视学生的反馈与能力的提升.新课改下的情境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以创设良好课堂情境为切入点,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使他们年轻的思维活跃起来,在遇到有一定难度或者开放性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合作探究中进行思想和知识上的交流,实现思维的相互启发和共享,提升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师在课堂探究中要充当好组织者、合作者、点拨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和主导学生、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对话中实现相互促进和成长,让课堂变得流动起来,在动态中实现数学教学的多维目标.

四、创设适当的“错误”情境,在反思和换位思考中提升

数学是门严谨的学科,一个细微的方法错误或者数字、符号的改变都会造成结果的巨大差别,数学又是门复杂和深奥的学科,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尚不成熟,学生之间的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失误、犯错误,善于抓住学生做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或者根据历届学生总结出来的常犯的错误设置“错题”情境,运用多媒体将纠错习题加以展示,让学生换位思考,自己充当小老师,给老师改错和指导.这种方法能提高学生课外反思和自查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寻找自身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查缺补漏,巩固和构建数学学科体系,改变做题马虎的习惯.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分层教学,对不同问题的纠错与回答,应该选择符合问题难度的学生,避免数学学困生找不到错误原因而丧失信心.教师可以成立数学学习小组,注意组员之间不同学习程度、理解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互补,让学生在课内外相互纠错,尤其要让学优生给学困生多讲解和帮助,学优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深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之间没有代沟,有许多共同语言相互更加了解,他们的交流和讲解方式更加新颖活泼,有时会弥补教师的不足,在合作学习和纠错中促进每个梯度的学生共同进步.

五、恰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锻炼学生想象力和感悟力

现代信息技术给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带来了设计和实现的可能,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中,多媒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课件的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效果为学生创设出形象生动地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多媒体课件能将数形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动画播放其动态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与理解,将数学文字和图表、图形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感悟力,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例如《二次曲线》教学中,二次曲线的形成和变化需要学生观察、分析,传统教学只能依赖静态的插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想象和思考起来比较吃力,多媒体的动态播放功能会使教师的各自教学设计变成现实,能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图形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观看他们的异同点及变化状态,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感受几何图形的变幻,用白板演示辅助线等情况,增强学生对数學的兴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注意讲究课件的原创性和实用性,创设问题情境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基础和接受能力,关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对数学知识和习题的看法,让他们充分表达对多媒体展示的数学内容的学习感受,尊重他们的质疑精神,艺术性点拨学生存在的困惑和不足,教师应该多做出鼓励性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回答问题的热情.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新课改教学水平,善于把握自己学情和教学具体内容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将数学知识和能力统一起来,将数学思维方法和情感体验统一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提高学生数学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构建高

【参考文献】

[1]张硕,王潇.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3):33-38.

[2]马莉.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减负[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20-121.

[3]李彦君.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8):31.

[4]李恩普.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J].科学导报.2014(z3):42.

[5]李德琼.浅谈高中数学课课程改革几点感悟[J].数字化用户.2013(16):184.

[6]何春艳.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9):67.

[7]段晓文.浅谈如何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J].教师.2010(8):35.

[8]董艳.如何减轻高中生过重的数学课业负担[J].中学教学参考.2012(25):78.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有效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