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反思

2016-05-30 01:13王峥嵘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反思教学

王峥嵘

【摘要】在新课改的实施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行为做反思.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转变了,学生才能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实行教师思维和行为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使师生之间能够做到协作互动,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大主体,只有二者协作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对高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法,以便教师能够改进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师生互动;教学;反思

教学的两大主题是教师与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常常是以教师作为主体的,但时代不断发展,我国实行新课改后,教师、学习,渐渐认识到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因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所以在现代的教学中,我们不断强调实现师生的协作互动,强调师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交往良好了,学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会更加主动的接受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更高,教学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有序,教与学都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实行手段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影响,好的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能够和谐统一的完成教学活动,不好的教育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矛盾、摩擦,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活动.要想达到师生的和谐统一就需要师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这样教师就能更清晰的明白学生的想法,学生会更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更清晰的明白教师要传达的解题思想,解题方法.但要想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互动容易出现的问题:

1.师生课堂互动较少

在课堂教学互动中老师与学生可以进行互相交流,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探讨,互相促进.良好的课堂教学互动的优点是不仅让老师传授知识时更为轻松而且能让学生乐在其中.但现阶段我国许多高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依然停留在“自己讲述学生聆听”这一落后阶段,这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的枯燥,学生不爱上课,认为课上老师讲的内容太基础,不愿意听,这就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总感觉“置身事外”,像在听老师“演讲”一般,学生更容易走神、分心,授课效果将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也难以提高,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在成绩上难以提高,更容易彻底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堂互动方式欠佳

在课堂中,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在教师的教学中十分常见,是一种基础的教学方法,我们应当认识到课堂提问是一种双边性活动,不仅是老师向学生提问也应有学生向老师提问.课堂提问能不断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提问是给予学生以外部刺激,并使学生经常保持有意注意,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阶段在我国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提问范围过大;问题内容过于简单准确性不够;在提问中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学生很难领悟教师的意识.比如,这个问题设置的就不够准确.“观察这两个数列,发现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学生就很难回答,问题不够准确是学生不知从何从思考,这种提问对学生的帮助是不大的.这样的教学提问不但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更给人肤浅、杂乱之感.

二、反思及策略

1.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提出问题往往更要经过深刻的思考,其中包含了想象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许多教师以为课堂提问是十分简单的教学活动,其实,其中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对于课堂提问的问题,简单的问题要学生一起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课堂中的知识,对于较难的问题,要提问中上等的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对其他同学学习积极性的挫伤,又能让学生有一个拔高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使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例如在学到函数定义域这课时,如果单纯的讲解十分枯燥,可以问同学们下面的f(x)函数与g(x)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

并让同学说明理由,这样学生通过这几道题目,就会对求函数定义域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

2.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育改革实施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是数学生活化所要达到的目标,让数学从了课本、教室中走出来,走进生活中,运用到生活中.使数学问题出现在生活之中,使生活中的问题能用数学的思维解决.

例如现在城市的公交车票价普遍以在5公里以内,票价2元在5公里以上,每增加5公里,票价增加1元的方式计算, 让学生计算出从自己家到学校的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的图像,这样就把函数灵活的运用在了生活中,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对问题有疑问时,会征求教师的意见,这样又进行了一次师生间的互动.应指出,互动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

3.进行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对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的理解不应过于片面,认为只是在口头上,课堂中,其实在课下、作业中教师、学生也在进行着互动分层教学就是对不同学生进行区分,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较快、领悟力较强,教师应该为其布置较难的作业,有些学生基础较薄弱,教师应该为其布置较为基础的作业.在作业的反馈中实现教师、学生的交流、互动,使所有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教师在实行分层教学时要将作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的,也是所有学生都要做的,另一部分是选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做题目.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于一道题运用多种的解题方法,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例如下面这道题,就通过先伸缩后平移和先平移后伸缩两种解法,让学生对图像的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例 試述如何由y=13sin2x+π3的图像得到y=sinx的图像.

解法一 1.将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y=13sinx+π3.

2.将图像向右平移π3个单位,纵坐标不变,得到y=13sinx.3.将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得到y=sinx.

解法二 1.将y=13sin2x+π3向右平移π6个单位,得到y=13sin2x的图像.2.将y=13sin2x上各点的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y=13sinx.3.将y=13sinx上各点的纵坐标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y=sinx.

总结 师生间的互动是在课堂这一背景下进行的,是教师与学生间进行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都很大,但我们应看到,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时,出发点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成绩不是唯一的连接点,教师要对学生能够从心底的喜爱和热爱,只用这样,才能真正的教好学生,而不是将学生教成应付考试的影视工具.教育是一个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我们教师要能够从心里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虽然在现阶段,教育还存在问题,但我们有意愿同时也有能力不断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立坤.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形成性评价教学技能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罗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王东刚.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王丽娜.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反思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