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乐为医 花开杏林

2016-06-03 22:54肇晖
上海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防治所麻风病人性病

肇晖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快乐是需要分享的,分享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而独自快乐,快乐也不会长久。这句话用在医生身上不仅体现为快乐,甚至关乎病人的生死。医生是医疗行业的“主力军”。当这个“主力军”没有“战斗力”,或者说打不起精神,医疗行业就会出现萎靡不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后果的诊疗过程,只有医生心情舒畅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让医生快乐起来,需要很多因素作为后盾支持,但本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尤为重要。本期封面人物,我们专访了著名皮肤病专家、《上海医药》杂志编委乐嘉豫教授。他有着快乐的姓氏和性格,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忙碌、辛苦,但从医60多年来他将这份快乐持续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用他精湛的医术让千家万户找回快乐。

病理——皮肤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占人体总重量15%,皮肤病更是影响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皮肤是人体的最外表,皮肤病虽然看得见,但治疗起来却并不“肤浅”。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以知其内;至其内,已愈其外”。可见,皮肤发生病变不仅止于“外”,大多数是因为内在脏腑的失调所引起。皮肤病种类繁多,达两千余种。皮肤病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是一个复杂深奥的医学课题,值得投身于此的专家一辈子钻研深究。

要想挑战皮肤疾病,厚重的专业积淀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是不可少的。这对于非科班出身的乐嘉豫教授来说充满挑战。1955年,年仅18岁的乐嘉豫从上海市卫生学校第一届检验班毕业,恰逢上海市政府决定独立成立皮肤性病防治所(以下简称防治所),于是来到这里成为了一名检验士。在工作的同时经过4年的夜大学习,他逐步开始参与皮肤病、性病的临床工作,也因此成为当时从事性病研究的最年轻的医生之一。正是这段做检验士的经历,让乐教授对于皮肤病理诊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日后在此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皮肤病学随着现代科学发展的大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推陈出新,极大地促进了皮肤病学诊断、治疗及皮肤美容的发展,皮肤病理也成为很多皮肤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然而早在20世纪70年代,皮肤病诊断的辅助手段还非常有限,在国内皮肤病理尚属“新生事物”。1975年,乐教授就师从华山医院邱丙森教授学习皮肤病理,并从1976年开始协助他组织上海市十大医院每月一次的病理读片会,为提高全市皮肤病理诊断水平起到巨大推动作用。1980年,我国著名皮肤性病学家、中日友好医院原皮肤性病科主任陈锡唐教授发现乐嘉豫在皮肤病理研究方面很有悟性,主动邀请他协助配合刘季和、邱丙森和刘荣卿等老一辈专家组织每年一次的全国病理读片会,面向全国进行推广。

乐教授告诉我们,皮肤组织病理不仅对皮肤病的诊断有价值,而且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机体的全身状态以及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均有重要意义。不仅病理科医生、皮肤病理医生需要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皮肤病理,以便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所有的皮肤科医生都需要学习、了解皮肤病理,只有如此,方能对疾病有深入的认知。

与梅毒永无止境的战争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危害极大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临床上一般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晚期)梅毒。患一期梅毒时如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基本上可以100%治愈。早期梅毒主要侵犯皮肤与黏膜;晚期梅毒除皮肤、黏膜外,还特别容易侵犯心脏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患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传染途径主要是性接触。尤其是未进行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1年内传染性最强。梅毒的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而减小。一期、二期的梅毒患者都具有传染性;潜伏早期的梅毒患者也有传染性。一般来说,疗程越长,传染性越小。病程超过2年以上时,梅毒的传染性会逐渐减弱。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足量地规范治疗,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历史上的中国,梅毒患者人数曾高居各类性病之首,称第一性病。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口约为500万的上海市,梅毒患者就有49万。由于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此后的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基本不见了梅毒的踪影。然而梅毒经历了30年沉寂,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现登陆中国的高潮。据全国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中国报告梅毒发病人数仅4 500余例,1999年已增至8万余例。然而因为这“沉寂的30年”,中国性病医生出现了“断层”,老的一批专家大多年事已高,而年轻的医生还没有成熟。像乐教授这样,在年纪很轻时接受过培训和锻炼且年富力强的医生更是凤毛麟角,机遇选择了他,他也不负重托,在梅毒研究方面成绩斐然。

早在1959年,在防治所孙克锦所长的指导下,成功研究了“波氏梅毒一滴血快速检验法”,改变之前康氏及华氏试验的取血方法,只需手指或耳垂取血1滴,就可以快速检测梅毒,大大方便了梅毒的检测筛查。

20世纪80年代开始,乐教授根据之前学习的性病防治经验,积极向上海市有关领导建议,并协助公安部门建立性病检测实验室,深入监狱、教养所进行培训,积极开展对卖淫嫖娼和性犯罪人员的性病防治工作,从而减少性病蔓延。1986年起协助防治所肖鹭白所长在上海建立了三级性病防治网络,使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都能承担性病防治任务,后将上海经验向全国推广,防治所因此成为“全国性病防治先进单位”。

1990年与新疆流行病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家兔梅毒螺旋体传代株,为螺旋体抗体吸附荧光测定试剂(FTAABS)提供抗原。同年,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国产化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试剂,并在全国推广。1990年起,开始对一些进口的性病治疗药物(如:氧氟沙星、司巴沙星、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鬼臼霉素)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并在国内首先发表文章进行介绍。1991年,在全国首先使用雅培公司酶标试剂检测并报告上海地区高危人群和正常人群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

1992年,乐教授担任防治所所长,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合作,从德国引进19S-IgM检测方法,并在国内推广。1995—1997年,经过努力争取,使防治所成为卫生部-欧盟性病艾滋病国家级培训中心,3年中为全国培训了200多名皮肤性病高年临床和实验室骨干,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全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中坚力量。

化妆品——皮肤病学的新宠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化妆品行业逐渐萌发并迅速发展,国外化妆品企业也十分看好中国市场,不断增加对中国的产品、技术和资金投入。然而,由于化妆品质量参差不齐,化妆品皮肤病日益增多,防治所在工作中发现这一新的趋势后,作为所长的乐教授积极支持防治科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乐教授看准了化妆品皮肤病研究的光明前景,1995年在全国首先成立“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能让年轻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室成立时乐教授主动让贤,顶住各方的压力和质疑,破格提拔年仅33岁的王学民医生担任研究室主任。

研究室一成立,乐教授立刻与王学民同去美国与某化妆品公司洽谈合作,不仅拿回4万多美元的合作项目,而且购回与美国化妆品实验室相同的主要仪器设备,开始与美国相关实验室保持同步,开展相同条件的化妆品产品安全性和效应性检测等科研工作,并由此逐步打开局面,陆续与宝洁、欧莱雅、薇姿、强生、联合利华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使医院在这方面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并被认定为国家卫计委指定的化妆品人体安全性与功效检验机构和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

2006年,轰动一时的日本化妆品SK-Ⅱ事件暴发,在国内化妆品行业引发巨大震动。作为一款高档化妆品,在它美丽的外表下似乎蕴藏了恐怖的谎言。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SK-Ⅱ化妆品中检测到含有铬和钕两种重金属。如果不是这一事件,很多人根本都不曾听说过这两种元素,更不知道它们会对健康造成多大影响。在此情况下,大众最希望听到权威专家的解释和判断,乐教授给广大女性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铬和钕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分布在土壤、岩石、大气和动植物体内,三价铬甚至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钕则是普遍存在的稀土元素,土壤中存在,食物中同样有。因为没有任何研究显示铬或钕对皮肤护理有任何功效,化妆品公司没有必要将这两种微量元素作为配方加入护肤品;其次,铬和钕,尤其是稀土元素钕,其生成过程造价很高,经济价值可观,作为化妆品也不可能将其作为成分来添加。由于铬、钕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此可以推断空气、水、原料中的微量残留是这些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正是专家的这一客观评价,让消费者少了许多顾虑,为恐慌事件的解决奠定基础。

打破“麻风村”围墙

笔者曾看过一篇报道,1936年在广州白云山下,一个地名很美叫做紫薇庙的荒野,连续在月黑风高之夜执行过几次大规模的处决。每当杀人之时,刑场上竟先燃放密如炒豆的鞭炮,然后刽子手用机关枪向哀号的形色枯槁的人群扫射。没有枪决造反者时的激昂口号,也没有处决刑事犯的重镣加身,既没有判决书,也没有法警,因为被枪杀的人根本没有罪,他们只是一群病人,是麻风病人。连续几次惨绝人寰的屠杀,被击杀者达300人之众。行刑时震耳欲聋的鞭炮就是为了掩盖当局的罪恶,兼为刽子手们壮胆驱邪。这群不幸者用自己受难的躯体,激发了全世界的医学家们征服这种可怕疾病的勇气与毅力。

说起麻风病,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似乎觉得有些陌生。然而在建国初期全国能统计到的麻风病人已超过5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4亿),这样一个患病率是很惊人的。以麻风病为代表,皮肤病曾经是我国医疗的重中之重,有报道称周恩来总理都曾经认为中国1/4的疾病是皮肤科的病:麻风、梅毒……等等。后来还建立一个与普通卫生系统区分开的垂直系统——皮肤病防治系统,专门就针对皮肤病防治,这里面麻风也是最大的工作重点。

对付传染病,通常就是三个办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在缺少治疗和预防手段的情况下,隔离麻风病人成为控制麻风病的最佳手段。1949年,早已绝望的麻风病人看到了生的希望。中国政府拨出巨款在全国为麻风病人建立了1 010所病院,数十万麻风病人悉数收治入院,开创了麻风病人享受政府免费医疗的先例。由于那时世界医学对麻风病的认识还很粗浅,所以麻风村都与世隔绝。但对于这几十万之众的沉浮于滔天巨浪、随时将被吞没的“蝼蚁”来说,这里已是无比宁静的港湾。他们活下来了。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阻断与外界的交流让生活在“麻风村”里的病人苦不堪言,再加上麻风病本来就会导致一些可怕的畸残,面部及身体上的残疾让麻风病人深受社会的排斥歧视。

1994年,上海市卫生局决定将上海市麻风病院并入防治所,改名为上海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为便于工作的顺利推行,任命乐嘉豫教授担任书记兼院长。乐教授从观念和体制上对麻风病防治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把麻风病院从完全隔离的病房模式改变成对外开放的疗养院模式,让麻风病人从恐惧、被歧视的状态转变为自由自信的生活。两院合并之初,很多医护人员对乐教授的做法有疑虑,甚至十分抵触。乐教授就在全院职工大会上主动邀请麻风病人坐在自己身边,同他们热情地握手、交谈。院长的身体力行打消了医护人员的顾虑,大家渐渐接受了他的做法。

乐教授邀请上海市分管卫生的副市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来医院参观,让他们了解麻风病人的痛苦和磨难,从政府角度加强投入,并争取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残疾人联合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极大程度地改善麻风病人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时组织麻风病人外出旅游参观,让他们走出长期与世隔绝的环境,鼓励已经有一定感情基础的多对麻风病人登记结婚,并给他们分独立的住房、享受人生欢乐,在病人中震动极大。这些尝试受到卫生部及国际国内麻风组织的肯定,乐教授还受日本红十字会邀请,在日本全国麻风防治学会议上介绍经验,深受日本同道的欢迎。

如今,年近80岁的乐教授,仍在忙碌着。2014年,乐教授领衔成立了上海慈光皮肤健康基金会,组织上海乃至全国著名的皮肤病专家开展义诊、科普及专业培训等工作。2015年开始,又作为名誉所长,参与着上海中医药大学皮肤病研究所的创建。乐教授笑着告诉笔者:“皮肤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里有大量工作有待开发,能把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传承分享给年轻医生,这是让我觉得最快乐的事!”

猜你喜欢
防治所麻风病人性病
声 明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已成一种习惯
花溪区2016年麻风病治愈者生存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术后1例治验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三个不要
话说性病恐怖症
矫正牙颌畸行的方法
性病-不可让它重新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