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人”海外自驾玩转世界

2016-06-05 14:59俏然
金秋 2016年17期
关键词:徐斌房车老伴

文/俏然

“新老人”海外自驾玩转世界

文/俏然

主持人/鹿儿 关注邮箱:jinqiuluer@126.com

徐斌在新西兰完成了蹦极梦

在云南昆明,有一群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新老人”,他们每年都会结伴到国外自驾游,用激情和豪气丈量世界。这群老人曾组织过12人的“800岁俄罗斯自驾游”车队,也曾137天行驶29000公里“围观美国”。在这群老人眼中,身体不好、语言不通等都不是问题,只要你努力做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帮助你!

退休后迷上海外自驾游

2012年春节后,刚满60周岁的徐斌从昆明一家大型企业退了休,忙碌了大半生的他终于可以按自己的意志来生活了。

退休生活刚开始,徐斌有些空落落的,他不打牌、不喜欢钓鱼,提笼架鸟的事情更没兴趣。有一天,他碰到了以前的初中同学,印象中同学皮肤白净,现在脸庞却黑黝黝的。通过聊天,徐斌才知道,同学和几个朋友约着去了趟肯尼亚大草原。在那里租车自驾,看到了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

同学的壮举让徐斌豁然开朗:是啊!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梦想,以前没时间去实现,退休后不正是实现梦想的时候吗?徐斌出生于农村,儿时梦想着买一台拖拉机,开着到处游玩。现在,他和老伴拥有了比拖拉机更快更舒适的小汽车,现在趁身体尚好,何不到国外自驾开开眼界呢?

徐斌回家把自己的想法一说,老伴也很赞成。老伴先他两年退休,他们的独生女儿也成家立业,老两口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支撑他们实现走出国门自驾的愿望。

接下来,徐斌夫妇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原来的三位同事也有这方面的打算,他们一拍即合,商定去澳大利亚、新西兰来一次自驾游。做好详细的自驾游攻略后,4对退休夫妇坐飞机来到南半球的澳洲。他们租车穿越著名的大草原之路,一路上领略了古朴、原始的自然风光。夜里,徐斌和同伴在草原上安营扎寨,燃起了篝火,8位老人围着火堆舞之蹈之,在异域他乡放声高歌,着实疯狂了一把。

蹦极是一项考验挑战者胆量以及心理素质的极限运动,能亲自蹦一次极,是徐斌埋藏心里多年的愿望。没想到,这个心愿却让他在新西兰实现了。

2012年5月,徐斌一行来到新西兰。皇后镇是全世界蹦极迷们的“朝圣之地”,徐斌决定在这里一试身手。他们一行驱车来到皇后镇,街道上几乎每个游客都充满活力,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当时,准备挑战自我的中国游客中,加上徐斌一共有3名男性。但到了最后关头,一个放弃了,另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由于太紧张,几乎是蹲着滑下去的。

徐斌天生一副好胆量,看到其他两名同胞的表现,他依然坚持要完成这次蹦极。老伴怕心脏不好且患有高血压的丈夫出意外,在人地两生的异国会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徐斌却不为所动,说他有足够的准备来完成这次蹦极。老伴见劝不动丈夫,只能在一旁默默地为他祝福加油。

面对近50米落差的蹦极,徐斌毫不胆怯。在蹦极点录制的视频中,准备就绪的徐斌一刻也没有犹豫,他大喊一声:“我来啦!”张开双臂一跃而下,完成了自由落体运动。徐斌的勇敢赢得了其他蹦极运动爱好者的喝彩。

蹦完极,徐斌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他把这归功于自己心态好。他对老伴说:“如果害怕,心脏当然承受不了,如果一点恐惧的感觉都没有,就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我已经关注和研究这项运动多年了,所以没有害怕!”

从澳洲自驾回来之后,徐斌和老伴再也停不下国外自驾的脚步了。2012年下半年,徐斌夫妇决定畅游智利。这次只有他们两人,因为老两口英语仅限于“yes”“N0”“thankyou”之类的简单词汇,因此,出发前,他们扎扎实实做了两个多月的功课。他们清楚,攻略做得越详细,旅途便会越顺利。

对于语言障碍等问题,徐斌和老伴做了几手准备。他们在手机上下载了翻译软件,做了双语卡片,把旅途中最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写了上去,他们还把中国驻智利的使、领馆电话都记在了本子上,以备不时之需。

2012年11月,徐斌和老伴飞到了智利圣地亚哥,按照自助游攻略租车开始了他们的自驾之旅。当时,智利已进入夏天,夫妻二人边游边玩。有趣的是,在智利南部一小镇,他们还遇到了来自北京的一对老夫妇。这对老夫妇背着电饭锅,一路穷游。

在遥远的异乡遇到同胞,尤其同龄人,彼此觉得很亲切,也很激动。让徐斌佩服的是,北京那对老夫妻,背着电饭锅已经穷游了20多个国家,甚至还去过南极,而他们竟然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这让徐斌和老伴佩服之余,对接下来的行程更有信心了。他们驱车载那对北京夫妇同游了一程,由于目的地不同,中途只得依依惜别。

靠着勇气和智慧,徐斌夫妇在智利自驾了40多天,翻越了狭长的安第斯山脉,然后平安回到了国内。

“800岁”自驾团畅游俄罗斯

徐斌和老伴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们这个时代的人对俄罗斯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2013年3月,徐斌从本地一家旅游论坛看到一则赴俄罗斯自驾游的召集帖,便与发帖人进行了联系。于是,他们认识了发帖召集人——77岁的李又琴和68岁的周之华。

李又琴、周之华年轻时都是多次入选过国家队的运动员,一个是篮球运动员,一个是游泳运动员,两人身体硬朗。难得的是,他们都有一颗不老的心,尽管当年他们到俄罗斯多次参赛,但对俄罗斯的一种特殊情结,仍让他们决定自驾游一次俄罗斯。2003年,他们一切准备就绪,但由于俄罗斯局势不太稳定,最后未能成行,结果这一拖又是十年,年事已高的他们不愿再等了。

俄罗斯自驾召集帖网上发出后,共有50多位老人报名。通过综合考察,李又琴、周之华筛选出了包括徐斌夫妇在内的12位老人。这12名老人平均年龄65岁,出发之前,彼此不认识。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惟一相同的是,都有一颗想自由游玩的心。

这12个老人的年龄加起来将近800岁,而且不少人都有这样那样的老年常见病,这使得不少团员的亲友不放心。他们担心没有年轻的导游带队,路途遥远,万一出了问题不好收拾。不少人听了李又琴他们的自驾游计划,说这群老头老太“疯了”,放着家里安逸的日子不过,跑那么远的地方找罪受。

为了解除团员家人的后顾之忧,李又琴、周之华向他们讲述了自驾游团队这次旅途的目的、计划,以及各种预案。在律师的现场见证下,团员们还签署了一份互助协议,协议约定旅途中有团员身体出现意外,其余人员除有义务第一时间在当地帮助救助外,还必须等到当事人家属从国内赶到事发地并妥善处理后,才可以继续后面的旅程。

为了这次自驾游能顺利进行,这群老人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分工,有负责行程计划制订的,有负责车辆的保养和食品、物品采购的,徐斌夫妇负责制订旅游攻略,他们所做的路书打印出来,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山,行程安排甚至详细到了应该在哪个路口转弯,每天的行程公里数应该是多少。

作为领队,李又琴、周之华考虑到俄罗斯疆域辽阔,自驾游的时间较长。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大家商定在沿途搭帐篷过夜。为此,他们还进行了多次“拉练”。一行12人驱车到澄江等地,专门找没有人家的地方,生火煮饭,搭帐篷过夜,积累户外生存的经验。

徐斌夫妇和同伴自驾游途中

经过艰苦、细致的准备,2013年5月,李又琴、周之华率领的“800岁”自驾俄罗斯远征团出发了!因为时间充足,不用急着赶路,他们用了一周多时间从昆明开到了满洲里。由于要把车开到俄罗斯过境,需要办的手续特别复杂和繁琐,除了要办一个ATA单证册外,还要缴纳和车辆同等价格的车辆担保押金,等旅途结束回国再退还。

语言不通,是老年自驾游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是英语在俄罗斯的普及程度较低,团里更是没人会俄语,但徐斌和团友早就想好了应对方法。他们准备了非常多的小卡片,每个小卡片上都写有中俄双语对照的日常用语,比如“旅馆在哪里”“有没有房间”“有几个房间”等等,对方的回答他们也听不懂,那就拿出卡片来,让他们做选择题,卡片上,问题下面都有ABC选项,比如A是“有房间”,B是“没有”等等,再结合着肢体语言,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长途自驾,吃饭是一项大事。自驾游团队开有一辆改装过的金杯面包车,里面米面油盐一应俱全,炊具则是一口电饭煲。在俄罗斯旅行87天,徐斌他们感触最深的是出国旅游,电饭煲太有用了,什么都可以用电饭煲来煮。有了电饭煲,12人俄罗斯一行的吃饭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前期工作准备有多辛苦,旅途就有多开心。在俄罗斯自驾的全部行程中,让徐斌一行感动震撼的不是莫斯科的红场,不是圣彼得堡的冬宫,甚至不是地处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而是那片绵延不绝的西伯利亚大草原。当车队穿行在西伯利亚时,沿途1000多公里的田地开满了叫不出名字的野花,茫茫原野成为一幅巨大的油画,美到令人窒息。老人们觉得,能欣赏到这样的自然景观,旅途上所经历的艰辛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87天后,“800岁”自驾游团队顺利回国,由于运筹得当,这一趟他们的花费人均仅3万多元。与那些价格不菲的团队游相比,性价比不可同日而语。

驱车3万公里“围观美国”

如果以为热热闹闹的俄罗斯之行结束后,团友们的自驾游计划也随之结束,那就大错特错了。从俄罗斯回来后,徐斌夫妇开始筹划美国自驾游。他们召集了8个伙伴,筹备了3个月时间,终于成行。他们赴美的首站是西雅图,然后逆时针方向环游美国,徐斌把此行叫做“围观美国”。

中国和美国之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中国的车虽然无法开到美国,但美国自驾游依然可以实现。美国租车很方便,费用只有20美元一天,油费也比中国便宜得多,最关键的还是美国几乎所有的公路都不收过路费,在美国自驾游,性价比非常高。

徐斌8人租了两辆车,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开始了长达137天的自驾游。途中有同伴玩够了先行离开,又有新的伙伴加入进来,徐斌夫妇和另外一个团友走完了全程,走遍了美国的32个州和华盛顿特区,行程29314公里。

以前跟着旅行社都是走马观花,不能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徐斌和同伴们通过长途自驾游,看到了别样的风景。他们驶过美国著名的66号公路,分别去了美国的两个天涯海角,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去看了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尼亚加拉瀑布,他们白天去看瀑布全貌,晚上去看瀑布夜景,然后又乘坐直升机俯瞰大瀑布,这些都是跟着旅行团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除了常规的名胜景点,徐斌夫妇最喜欢逛的就是美国各地的博物馆。规模较大的博物馆,有时一整天都逛不完,他们就花几天在里面感受。

让徐斌和团友们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汽车文化。美国号称车轮上的国家,三亿多人口,有两亿多辆汽车,但每个人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开车素质很高。

有一次,徐斌和团友在一条靠海的公路边行驶,由于窗外景色太美,就放慢了车速,一行人透过车窗疯狂拍照。过了好一会儿,一辆警车驶了过来,告诉他们这条路不能超车,他们的车子不能开得这么慢。

徐斌通过后视镜往后一看,天哪!他们的汽车后面排起了一条长长的车龙,这些车子静静地跟着徐斌他们的车后面,不按喇叭,不超车。这件事让徐斌非常震撼,没想到美国人开车素质这么高。耐人寻味的是,从美国回昆明不久后的一天,徐斌驾车在路上,被后面一辆快速驶来的车追了尾。

不管是在俄罗斯还是在美国自驾游,徐斌都特意观察了当地老年人的生活。俄罗斯老人退休生活看起来很爽,也很有生活情趣,和中国老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娱乐方式,中国的老年人大都喜欢打牌、打麻将,但俄罗斯老人更喜欢唱歌跳舞。

在美国,徐斌惊叹美国老人洒脱的退休生活。美国的老年人开房车旅游的太多了,随处他们都能遇到美国老人的房车,而且他们的汽车营地做得非常好,房车一停,用电用水都不成问题。

有一次,徐斌一行在加州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看到里面停着一辆房车,房车的主人是一位胡须很长的美国老人,当时,老人正借着车厢的阴凉处抽烟。徐斌和老伴走上前,那位老者热情地站起来打招呼,徐斌也礼貌地给予回应,然后比画着想参观一下他的房车,那老者爽快地同意了。徐斌等人上车参观,看到老人的房车干净宽敞,功能齐全,非常羡慕。

从美国回来,徐斌夫妇邀请有过国外自驾经历或有自驾想法的退休老人在家里聚会,20多名老人踊跃发言,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国外自驾游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各种有趣的故事。性格爽朗的刘玉真老人感慨地说:“大自然真的可以治病,在外面玩得开心,一回家就生病,每次都是。所以我就这样想,把买药的钱拿来买汽油,还能多看看这个世界不一样的风景,多好啊!”刘玉真的感慨引起了众多老人的共鸣。

快人快语的高云老人鼓动在座未走出国门的老人说,不要担心语言不通等问题,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助你!她举例说,在俄罗斯,他们得到了无数当地人的帮助,一个所谓的坏人都没遇到。高云颇富鼓动性的话语,让在座的老人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2016年5月初,徐斌夫妇和其他10位老人即将开启东南亚自驾游。他自豪地说:“中国的老人出去旅游的越来越多了,这也是我们国家整体实力提升的表现。退休老人走出国门,看世界,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走的国家越多,越能体会到我们国家的强大,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

猜你喜欢
徐斌房车老伴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老伴,幸福相伴
神奇的房车
工友
粉刷匠
上汽大通RG10
用有“温度”的产品 实现房车智慧出行愿景
三峡房车营地
飞行员养熊猫猪自闯销路年销300万元
爱“多事”的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