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托起国人“大飞机梦”

2016-06-05 14:59贾远琨
金秋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机商飞总装

文/贾远琨

C919托起国人“大飞机梦”

文/贾远琨

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承载着中国人“大飞机梦”的C919,真真切切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7年脚踏实地、攻坚克难,此刻赢得国人一句骄傲的感叹:中国人能够造大飞机了!

C919何时能够振翅高飞,赢得乘客的信赖和喜爱?一个飞机型号的研制给我国民航工业,乃至基础工业的发展与提升带来哪些影响?

揭开C919神秘面纱

从立项、设计到研制,C919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为何对它如此牵挂?大飞机的国产化率有多高?有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是否符合国际标准?时间表为何一再推迟?将来能否盈利?一系列问题贯穿在C919设计研制始终。

这是因为,不仅国人,国外的供应商、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以及民航管理部门都知道:C919真的不同。

C919大型客机对标国际标准,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2008年开始研制,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标准航程4075公里,增大航程5555公里。“更安全、更经济、更舒适、更环保”等特性,后续还可在基本型的基础上,研制出加长型、缩短型、增程型、货运型和公务型等系列化产品。

C919大型客机为中国人自主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说,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大规模应用,数百万零部件和机载系统研制流程高度并行,由全球优势企业协同制造生产。

C919大型客机研制举全国之力,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工业发展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国内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包括宝钢在内的16家材料制造商和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

说起造飞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材料。C919选用什么材料?吴光辉说:“国产民机首次大规模应用了先进复合材料: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和12%。而材料供应商中就有宝钢等中国企业的身影。”

中国制造是造“壳”造不了“芯”的质疑一直围绕着汽车、轮船、海工、飞机等领域。C919仅仅是造“壳”吗?据了解,C919项目团队已经攻克了一系列难关,C919的零件、设备、部件、部段总共超过百万件,在最核心的机载系统供应商选择上,C919项目明确了从国外供应商中择优选择与中国企业合资的企业,最终促成国际供应商与国内企业合作,组建了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机载系统的16家合资企业。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表示,C919从“壳”到“芯”,从零件到部段,都有国内供应商的参与。C919首架机机头、前机身、中机身、中央翼、中后机身等九大部段由中航工业西飞、成飞民机、沈飞民机和洪都航空等国内航空工业企业制造,推进了国资、民资和外资在民机产业链上融合发展,提升了西子航空等民营公司的科技水平和民机配套能力,显著提升了国内航空工业的工艺水平、制造能力。在大型客机项目的引领带动下,西安、成都、沈阳、南昌等民用航空产业园或航空城建成,上海航空产业园初具规模。

C919项目激活了民机产业,推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衔接。据了解,全国民机产业链上有近20万产业工人参与大型客机项目。目前,C919大型客机国内外用户数量为21家,总订单数达到了517架。

天空要有中国飞机的影子

1970年8月,国家下达代号“708工程”任务,设计制造自己的大型喷气式客机第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10年后,“运十”客机腾空而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1985年,“运十”项目被无限期搁置。

2008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上海飞机制造厂重组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商飞公司的总装制造中心,中国民机人重拾旧梦,开始了国产大型客机研制的新征程。

中国商飞公司成立的第二天,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的署名文章,强调指出:让中国的大飞机飞上蓝天,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全国人民的意志。

“中国要上‘大客’(大客机)了!”这一句话,一个信念,一个目标,就如灯塔,不仅感召了海外专家,也吸引了数千名高校学子。他们当中有为了C919离开空客、波音的资深工程师;也有坚守在上海飞机制造厂30多年的老工匠。他们都怀着一颗拳拳之心,将自己的梦想打上“C”的标签,他们说这个“C”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大客机(C919),一个是祖国(China)。

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机体制造,C919走过了7个年头,这一飞机型号也如“箭头”一般在国内掀起民机制造热潮。

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贺东风说:“2014年11月30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实现机身成龙,为结构总装下线奠定基础。”

C919总装下线,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接下来艰难的测试、试飞还在等待着它。

中国商飞公司新支线飞机ARJ21在系统测试和适航取证方面已经为C919试水探路。

ARJ21于2008年首飞成功,随后转入艰苦的适航取证阶段,并于2014年底完成试飞,获得了飞机销售市场的许可证——型号合格证。ARJ21的适航取证成功为C919奠定了坚实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C919要角逐国际市场,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国际市场上,前有领先的国际巨头波音、空客,后有几乎同步踏入民机市场的俄罗斯和日本、韩国。

当前,不论是设计、总装、新材料研制、零部件供应,还是项目管理、服务配套,我们与国际民机巨头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无论怎样,从ARJ21到C919,对于中国而言,不管如何艰难,民机产业已经起步,“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时代将永远成为历史。

老百姓何时坐上大型客机?

C919大型客机的总装下线,让老百姓看清了它的“长相”,但是什么时候能坐上去呢?

根据最初的打算,C919大型客机2014年底实现首飞,2016年交付使用。但2015年11月,才刚刚总装下线,首飞推迟至2016年,交付的日期自然也往后顺延。

导致出现顺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C919为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说,我国在大型客机的实践上已停止了很多年,飞机设计的参数、定值积累极少,加上要参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起来得“踮起来脚才能够得着”。

老百姓到底何时登上国产大型客机呢?这主要取决于C919首飞后的试飞时间。在欧美航空工业发达国家,一款新飞机的试飞周期和研制周期是1∶1的关系,按此比例,C919研制花了7年,试飞也需要7年。

不过,由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在2009年至2014年期间,首次完全参照美国飞机安全和技术标准对ARJ21飞机进行了试飞,积累了大量的经验,C919试飞的时间会大大缩短。中航工业C919项目总师郑和兴预测,从首次试飞到试飞结束拿到适航证,“两年困难,三年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按三年进行计算,加上首飞到开始试飞的时间,老百姓可能会到2020年坐上C919。

坐国产大型客机安全吗?

安全性,是老百姓选择乘坐哪款飞机的首要因素,国产大型客机安全吗?

作为制造方,中国商飞公司把飞机的安全性时时刻刻放在了首位。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总体气动部操稳特性室副主任余圣晖说:“我们对故障是零容忍,决不能让飞机把故障带上天。为保证飞机的安全性,目前我们正把9名飞行员分为3个机组,对C919进行模拟航线试验。同时,在重点实验室进行大量故障试验,有些故障的发生率仅为10的负7次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要检测飞机的安全性。”

C919在总装下线后,还要经过试飞,这是在真实的大气条件下,对飞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进行探索研究、验证和鉴定的系统工程。其中有部分试飞,需要在特殊气象与自然环境下进行,包括高温、高湿热、高原、高寒、大侧风、模拟冰型与自然结冰、噪声、热气候燃油试验、湿跑道、溅水、排烟、排液、除雨等。如果这些特殊气象国内没有,还要到国外找。只有经得起国内外极端气象与自然环境的考验,大型客机在全球的飞行才能有安全保证。

最终,C919还要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适航认证,确认飞机设计、制造满足保证安全的基本要求。对于C919,中国民航局将严格参照美国的适航标准进行审查。这样,C919的设计、制造、试验等每一个步骤都会严格按照国际上有关民航安全的适航标准和规范来进行,来不得半点差错,最后才可以销售给航空公司运营,最大限度地确保老百姓的安全。

猜你喜欢
民机商飞总装
来自合作伙伴的问候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总装多余物预防与控制
中国航天发展史(二)
中国商飞参加2020年南昌飞行大会 C919大型客机首次亮相行业活动
ARJ21飞机首次在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交付
集装箱正面起重机总装技术
基于Stateflow的民机液压控制逻辑仿真与验证
民机复合材料的适航鉴定
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民机复飞爬升梯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