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屈子情结

2016-06-11 16:52巢湘平
湘潮(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楚辞湖湘屈原

巢湘平

毛泽东乃湖湘子弟,湖湘文化在毛泽东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屈原对毛泽东爱国情怀、诗人气质、斗争精神的影响尤为巨大。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是其不变的湖湘精神。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没有斗争精神,就不会有楚人的倔犟和勇毅。湖湘文化是太阳底下最阳刚的文化。湖湘二百年,辉煌遮半天。英雄滚滚去,激励人向前。

上自王船山、左宗棠,再到谭嗣同,又到陈天华、蔡锷、宋教仁、黄兴等等,而后毛泽东一大批仁人志士,哪一个没有受到屈原爱国主义、民生主义、上下求索、独立不迁的思想浸染和熏陶?谁不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毛泽东掀天揭地的志向从何来?13岁那年,毛泽东和弟弟毛泽民及另一个亲戚家的孩子给祖父拜年,堂叔问道:“你们三个读书的伢子,长大后都想做什么啊?”亲戚家的那个孩子首先答道:“我要做有钱的人。”毛泽民想了想说:“我要做不受欺负的人。”最后轮到毛泽东,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我要做掀天揭地的人。”在座的人听了无不惊讶。

掀天揭地的原始思想,究竟从何而来?一两句话也说不明白。我们只知道,在韶山冲,有一位姓毛的少年,他生活在湖湘大地,每年端午节吃包子、粽子,他感受过汨罗江的屈子情怀。韶山文化积淀深厚,诗风颇浓,毛氏宗祠墙壁上画有舜的二妃娥皇、女英事迹的图像。毛泽东从小耳濡目染,当碰到《楚辞》有关描写时,自然不会感到神秘莫测,而是亲切有趣。这也促使他从很早就爱读屈原的作品。

是谁让毛泽东成为诗人?国耻铭心,让毛泽东成为诗人;屈原爱国情怀的熏染,让毛泽东成为诗人。

毛泽东22岁那年,即1915年初,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目的是要独霸中国。到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国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到5月9日就全部答应了。消息传出,舆论哗然,举国愤慨。于是,定5月7日为国耻日。正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毛泽东写道:“5月7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这其实也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四言诗。原来,爱国情怀到了无以复加的时候,就是诗人诞生的时候。

同时他又在一首五言诗中表述了同样的明耻铭志的思想:”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涤荡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毛泽东25岁那年,写诗送罗章龙东行,诗中有这样两句:“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原来,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就是以屈原、贾谊为他的崇拜偶像。这也就是他之所以成为诗人的密码所在。

毛泽东为何要问苍茫大地?32岁时,毛泽东离开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即兴填词一首《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作者意气风发,心情既沉重又乐观。屈原问天,他问地。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啊,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呢?谁能掀天揭地?谁能救民出水火?谁能拯民于倒悬?

屈原在《天问》中,一口气向苍天问了173个问题?毛泽东在这首诗中只问了一个问题。他们问的问题虽然个数不同,但都是为了同一情怀而发问,这种情怀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毛泽东成为了像屈原一样的诗人,又像屈原一样向天地发问,他究竟了解屈原多少?他骨子缝里有屈原的精神吗?

20岁时,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在自己的《讲堂录》中,用工整的小楷抄录了《离骚》、《九歌》全文,在《离骚》正文的开头上,写有各节的提要。他抄录的《离骚》、《九歌》全文原件还在。

22岁时,毛泽东通过《征友启事》结识了罗章龙,第一次会见就对他们共同喜欢的《离骚》进行了讨论,以后互赠的诗词皆有屈原语义,如“骚怀楚屈平“、“年少峥嵘屈贾才”等。

27岁时,根据罗章龙的回忆,毛泽东与罗章龙等同学到过泪罗玉笥山屈子祠。罗章龙在《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回忆道:“对于湖南历史上的先进人物的遗迹,我们常去访问。如:楚国屈原的故居(玉笥山)......以及王夫之的家乡等地,我们都去过”。

56岁时,毛泽东与一位外国朋友的谈话基本诠释了掀天揭地的问题。1949年12月,毛泽东在访苏旅途中,与苏联翻译、汉学家费德林交谈。费德林就中国文学的若干问题向毛泽东请教,毛泽东也就此侃侃而谈。费德林将这些谈话作了记录。毛泽东说:“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连年战乱使国家凋敝,民不聊生,楚国灭亡了,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是的,这些都发生在我的故乡湖南,发生在屈原殉难的地方——长沙。因为这缘故,屈原的名字对我們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

57岁时,1950年3月10日,毛泽东在勤政殿接受罗马尼亚首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我国有关驻外人员陪同。当毛泽东走到黄镇面前时,问道:“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黄镇答道:“我的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镇静。”毛泽东说:“黄镇这个名字也不错,《楚辞》中说,白玉兮为镇。玉宁碎而不致其白,竹宁黄而不可毁其节。派你出去,是要完璧归赵喽。你也做个蔺相如吧。”“白玉兮为镇”是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一句。

58岁时,即1951年7月7日,毛泽东邀请周世钊、蒋竹如在中南海划船时,曾说:“《楚辞》虽是古董,但都是历史,有一读的价值。”毛泽东还多次在政治外交场合提到屈原,并且数次向国外元首推崇、介绍屈原。

61岁时,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会见访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说:“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写了许多爱国的诗,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把他死的这天作为节日,就是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人们在这天吃粽子,并把它投到河里喂鱼,使鱼吃饱了不再去伤害屈原。”毛泽东不仅向国外元首介绍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端午习俗,而且对屈原其人作出了很高评价,称赞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毛泽东在送别访华的尼赫鲁时,又特地引用屈原《九歌·少司命》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来表达对尼赫鲁的友好之情。

64岁时,1957年12月,毛泽东要逄先知请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其芳收集了各种版本的《楚辞》,以及有关《楚辞》和屈原的著作,共50余种,列了一个书目。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比较集中地阅读了这些书,并将屈原精神运用到党员干部的教育上,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积极向上。

1957年,新华社的吴冷西调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泽东找他谈话:“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情况,要有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五不怕精神。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毛泽东列举屈原、司马迁为例说:“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处分,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屈原放逐而后有《离骚》,司马迁受到腐刑乃发愤著《史记》。”

65岁时,1958年,是毛泽东读屈原著作最勤、感受最多的一年。该年1月12日,他在一封信中说:“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1月16日,在南宁会议上,他又向与会干部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学楚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1月18日凌晨一点多,突然发现国民党飞机向南宁方向飞来,全城立即进入防空状态。警卫人员请毛泽东进防空洞,以保安全。但他却神情若定,安然处之,挥手说:“我不去,要去你们去。”又说:“蒋介石请我去重庆,我去了,怎么样?我又回来了,他还能怎么样?现在还不如那时安全吗?”他让卫士长李银桥点燃蜡烛,聚精会神地读起了《楚辞》。

总之,毛泽东通过读屈原,坚定地认为,一个人的经历、社会地位如何,其处境和命运如何,是否经受磨难,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诗人作家一旦以精神贵族自居,便丧失艺术嗅觉,也没了诗的灵魂和本色。真正有创造力和才智的人,总是处于逆境中的人。只有那些身处不平、心里有气的人,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震撼力的杰作。

68岁时,1961年秋,毛泽东为屈原写了一首诗,《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纵观毛泽东一生,他生活在楚地,家乡挨着汨罗江,他拜访屈子祠,他诵屈原的诗,抄屈原的诗,背屈原的诗,讨论屈原的诗,介绍人读屈原的诗,他写诗、交谈讲演时高度赞美屈原,号召人们向屈原学习,他自己也一直把屈原当做精神楷模。可以说,沒有屈原,就没有诗性的毛泽东。

还是毛泽东自己总结的好,他说:“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是挫折、磨难,成就了屈原,也成就了毛泽东。

猜你喜欢
楚辞湖湘屈原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秋夜读《楚辞》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