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采用标准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2016-06-12 01:27王小华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四联三联螺杆菌

王小华

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采用标准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王小华

目的 对序贯疗法以及四联疗法在根除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方面的实际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将180例确诊为胃溃疡慢的患者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60例。A组应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B组应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C组应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疗程结束4周后开展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A组实际根除率是98.33%,B组实际根除率是91.67%,C组实际根除率是70.00%。A、B 2组实际疗效要显著优于C组(P<0.01),A、B 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和C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6.67%、83.33%和7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8.33%和5.00%,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序贯疗法以及四联疗法在根除率方面对比标准三联疗法,疗效显著。序贯疗法与四联疗法对比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序贯疗法

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胃溃疡幽门螺杆菌实际耐药性有所增加,传统的标准三联疗法在初治根除率方面逐渐有所降低。很多新的治疗方案不断出现,序贯疗法以及四联疗法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此次试验以标准三联疗法作为基础的对照,对10天序贯疗法以及7天四联疗法实际疗效进行研究和观察,力求治疗方案实现最佳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8月由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180例,年龄19~62岁,通过14C-尿素呼气相关试验(14C-UBT)实际检测证明确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纳入本实验的相关标准[2]:(1)病理以及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2)没有接受过相关抗H.pylori方面的治疗;(3)进行本次治疗以前的4周时间内没有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PPI)以及铋剂和抗生素进行相关治疗。相关的排除方面标准:(1)通过病理以及胃镜方面相关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胃癌患者。(2)还有孕妇以及处于哺乳期的妇女。(3)进行研究以前曾经有过非甾体类相关抗炎药规律服用的历史;(4)对相关药物有过敏史者;(5)肺和肾以及肝脏等存在功能障碍者;本次研究所有选取的病例,入选患者本人都已知情并同意,全程所需各项检查均已完成。将180例确诊为胃溃疡慢的患者随机分为A、 B和C组,每组60例。这3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还有治疗前在吸烟和饮酒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实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资料方面的比较(n)

1.2 方法 A组应用四联疗法,采用构橡酸秘钾以及雷贝拉吐还有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B组应用序贯疗法,前5d采用阿莫西林以及雷贝拉吐,后5d采用甲硝唑以及克拉霉素还有雷贝拉唑进行治疗;C组应用标准三联疗法,采用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好友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实际治疗7d。治疗疗程结束4周后开展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在实际停药4周后进行相关复查(14C-UBT),开展复查以前不再开展抗H.pylori治疗,检验结果为阴性表明已经根除,并对消化不良症状实际缓解情况以及疗程中实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方面资料应用“x±s”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应用χ2检验,安全性方面的结果运用描述性文字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ylori实际根除率以及症状缓解率 3组在H.pylori实际根除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 2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 2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序贯疗法以及四联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贯疗法与四联疗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序贯疗法以及四联疗法对于H.pylori实际根除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疗法。3组对比,在消化不良等相关症状的实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疗程结束后3组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 A组患者中共有4例(6.67%)不良反应,出现恶心和轻度腹泻各2例;B组出现不良反应共计5例(8.33%),出现恶心1例,出现轻度腹泻3例,出现头晕1例。C组出现不良反应共计3例(5.00%),出现恶心2例,轻度腹泻1例。严重的不良反应在3组患者实际治疗中都没有实际出现,都坚持到结束治疗,上述不良症状在停药后几天内自然消失。

3 讨论

胃溃疡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胃病,患病率较高。其中

H.pylori感染是重要的治病原因,在我国,H.pylori在人群中实际感染率高达40%~90%,平均达到50%以上[3]。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胃炎还有胃癌等疾病的发病原因都与H.pylori感染密切相关,这也是胃肠病研究工作者近年来实际研究中最为热门的重要课题[4]。进行体外药物敏感修改试验时,H.pylori会对五十余种抗生素产生敏感,然而现阶段相关体内实验证实H.pylori仅对不足10种的抗生素产生敏感,对于H.pylori而言,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抗生素实际根除率都不高,对相关药物进行合理的组合实际疗效会大幅提升[5]。国内外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以后就开始应用三联疗法作为根除H.pylori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H.pylori对于抗生素出现了耐药菌株,我国临床实践中

H.pylori对于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还有甲硝哇产生的实际耐药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并且根除率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6]。按照国际通行的H.pylori根除方面的相关评级标准,应归属于不可接受F级[7]。为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案,一些新的组合方案已被证明较为有效。

本次实验主要对序贯疗法以及标准四联疗法对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临床实际疗效开展了观察和探讨,并且同标准三联疗法进行了比较。实际临床结果表明,尽管标准三联疗法依然是国内外较为普遍应用的一线重要的治疗方案,但由于耐药菌株的实际存在,根除率方面下降比较明显,序贯疗法以及四联疗法在提升根除率方面疗效显著,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替代方案的优选,实际结果可以看出四联疗法相对于序贯疗法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样本量比较小可能对于结果有一定影响。3组患者在消化不良症状方面实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与根除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表明H.pylori感染可能不是形成消化不良症状唯一的原因,应该采取综合性措施和手段进行治疗。

生物学上H.pylori与其他微生物最为显著的不同点就是其菌株具有广泛异质性特征,对于同一部位而言可以同时混合感染有耐药菌株以及敏感菌株。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相关实验已经表明敏感菌株以及耐药菌株能够实现双向转化,突破困局的重要途径和思路就是提升耐药菌株实际的药物敏感性。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采用10天序贯疗法实际根除率会明显优于7天(或者10天)三联疗法,即便是对于克拉霉素具有耐药性的菌株也实际获得了较高的根除率[8]。或许由于H.pylori能够对克拉霉素形成相应的泵出通道,通常前五天应用阿莫西林不仅会减少细菌实际的负荷量,还利用破坏H.pylori细胞壁的方式有效防止克拉霉素通道的形成,确切增加对于克拉霉素实际敏感性。抗生素相关种类的实际增加同样对于杀灭细菌更为有效。对于四联疗法而言,构椽酸秘钾的功效在于利用高密度的相应胶体状结构实现与细胞壁的脂质层非常紧密的缔结,对其合成产生实质影响,导致细菌实际死亡。通过相关体外试验看出,对于克拉霉素以及甲硝哇形成耐药性的H.pylori相关菌株,秘剂使用以后,相应浓度降低比较明显,耐药转变为敏感,也许这是四联疗法对比三联疗法疗效更优的原因。

综上所述,对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而言,序贯疗法以及四联疗法是高效和安全的根除方案,这两种疗法间差异不明显,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1] 王改芹,谢佳平,金红.6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耐药性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11):747-749.

[2] 隋小妹.含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8.

[3] 童锦禄,冉志华,沈骏,等.10天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荟萃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2):601-801

[4] 陈婉瑶,郑青,陆红,等.评估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三联和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J].中华消化杂志,2011,31(1):40-44.

[5] 商丽,钱娟,马士杰,等.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1,31(3):201-202.

[6] 陈章秀.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8):131-132.

[7] 田寒,徐梦.对98例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0):148-149.

[8] 崔英,沈曼茹,高振军,等.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治疗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6):1105-1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20

江西 344000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小华)

猜你喜欢
四联三联螺杆菌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