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新生儿感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2016-06-12 01:27支红霞周优树周志明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降钙素感染性白细胞

支红霞 周优树 周志明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新生儿感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支红霞 周优树 周志明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8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按其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各40例。检测对比3组新生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及其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效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组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患儿诊断准确率与单一诊断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临床采用联合诊断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推广运用。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中常发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其感染时间可在宫内、分娩过程中以及出生后[1]。病毒、细菌、原虫、衣原体均是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此次研究中主要研究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中的表达状况,并探讨三种物质联合诊断的效果,以期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按其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常见疾病和护理》中关于新生儿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均为感染性肺炎;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细菌感染组患儿男女比为21∶19,年龄3h~24d,平均(14.5±4.2)d;病毒感染组患儿男女比为22∶18,年龄3h~25d,平均(15.1±4.4)d;另选取同时期健康新生儿(40例)设为对照组,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儿中男女比为23∶17,年龄

3h~27d,平均(15.4±5.1)d。3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于早晨采集2mL静脉血,在

2h内完成检测。使用免疫分析仪(梅里埃VIDAS3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含量。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选用蛋白仪(武汉艾尔夫TD系列特定蛋白仪)进行检测。使用白细胞计数仪(BC-1800)检测白细胞含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3组新生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对比三种方法分别使用及联合使用的诊断效果。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阳性:降钙素原含量>0.25ng/mL;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10mg/L;白细胞计数≥10.0×109/L[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组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患儿诊断准确率与单一诊断相比明显较高(P<0.05)。见表1、表2。

表1 3组患者检测结果综合比较(x±s)

表2 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综合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常出现发热、气促、吐沫、发绀、三凹征等症状,由于新生儿体质较差,机体自我调节功能不完善,病情进展时将引起患儿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3]。加强临床诊断效果,及时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控制疾病,是保证患儿生命安全的关键。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降钙素原属于蛋白质,当人体出现感染症状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时,其在血浆中消耗将明显减少,并转化为易被检测的降钙素,因此,感染患儿降钙素原水平明显较高[4]。超敏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非特异性标志物,当新生儿出现感染性肺炎时,炎症反应将引起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5]。白细胞是人体中常见免疫细胞,其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当人体出现感染时,白细胞能穿透毛细血管壁,在病菌入侵部位集中,进而引起人体中白细胞明显增多[6]。因此说明此三项指标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指标。在张伟明等人[7]研究中,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单独检测相比均较高,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进一步肯定了联合检测的效果。采用白细胞检测时难以区分感染类型,而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只能检测细菌性感染,三种方法联用,能有效减少漏诊状况[8]。

综上所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临床采用三种指标联合诊断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将其作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有效诊断方法推广运用。

[1] 李建华,姜晓云.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的表达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5,30(30):5204-5205.

[2] 韩桂贤,肖招英.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938-939.

[3] 刘宗英.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190-191.

[4] 张永祥.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4):467-468.

[5] 张兰,谢怀珍,董传莉,等.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9):1419-1421.

[6] 罗媛.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肺炎细菌感染性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101-103.

[7] 张伟明.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白细胞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6):132-133.

[8] 刘佩娟.综述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3):68-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39

江西 344000 抚州市妇幼保健院 (支红霞 周优树 周志明)

猜你喜欢
降钙素感染性白细胞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白细胞
《思考心电图之177》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