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应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

2016-06-12 01:27姜功文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

姜功文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应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

姜功文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应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对其实施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及64层螺旋CT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64层螺旋CT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在对所有患者实施检查后,使用64层螺旋CT检查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在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方面均明显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是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方法,相比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能够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64层螺旋CT;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临床价值

冠状动脉狭窄是冠心病患者在临床发病前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及时有效的判断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尤为重要[1]。传统的诊断方法为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在以往也能够取得一定的诊断效果。但目前有研究显示,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后,其诊断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往往不高,甚至会出现误诊或是漏诊,无法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诊断[2]。本院在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诊断时,通过64层螺旋CT的方法检查,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31~74岁,平均(49.73±5.42)岁。所有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均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的重度受损症状。

1.2 检查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本次研究中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ALLoer血管造影剂,通过18G的穿刺针对患者的股动脉进行穿刺处理,并且让5F-6F冠状动脉的造影导管放置在患者的冠状动脉左右开口的位置,并对其注入造影剂碘海醇,剂量为370mgI/mL[3]。在注入完成后可以对冠状动脉的影像学相关数据传输到EBW的工作站中,对其实施相应的分析以及处理。在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完成后,需要对患者实施64层螺旋CT的检查,在临床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控制,若患者的心率过低,低于每分钟70次,可以通过倍他乐克的方法进行干预。在检查时需要为患者注入碘海醇,剂量为370mgI/ mL,速率为5mL/s,主要是以对比剂流动的方向进行判断,并最终对患者的症状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4]。若CT值已经高达90Hu,则可以对患者进行扫描,范围在心脏膈面到气管的隆突位置,扫描的时间设置为8s左右。在扫描完成后,可以将扫描的数据传输到EBW的工作站中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的内容为容积再现、CT影像以及曲面重建,并对患者的症状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判断[5]。并让本院2位有着丰富临床诊断经验的医师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若出现了诊断上的分歧可以进行相应的讨论,并最终分析出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

1.3 诊断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在经过64层螺旋CT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观察,包括对本次研究中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患者的诊断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纳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结果 使用64层螺旋CT诊断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特异性96.32%、敏感性97.42%、准确性95.48%,明显高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特异性72.15%、敏感性68.75%、准确性67.41%。见表1。

表1 轻度患者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对比(%)

2.2 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结果 使用64层螺旋CT诊断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特异性97.11%、敏感性95.42%、准确性97.04%,明显高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特异性66.45%、敏感性70.47%、准确性69.17%。见表2。

表2 中度患者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对比(%)

2.3 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结果 使用64层螺旋CT诊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特异性98.49%、敏感性97.09%、准确性96.48%,明显高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特异性68.73%、敏感性71.74%、准确性66.72%。见表3。

表3 重度患者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对比(%)

3 讨论

冠状动脉狭窄是临床常见的病变,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若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不断的发展,导致较重的程度,并且让患者出现了心肌缺血的情况,则表示冠状动脉狭窄已经发展成为冠心病。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冠心病对于患者会造成尤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后果[6]。因此,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并针对患者的这些症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常规的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方法为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这种检查方法也有着较高的诊断效果,在以往得到了较好的使用[7]。

但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特点,一般程度只有高于50%时,才能够出现较为明显的血流变化。对于一些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而言,血流变化并不明显,对于这一类的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法及时的发现血流出现的变化,因此诊断的效果并不好[8]。同时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会受到心脏收缩以及呼吸等干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敏感性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仅使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并不能够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判定[9]。

应用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优点有:(1)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可将冠脉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壁检出,并清晰地呈现较小的钙化斑块、非钙化性斑块等;(2)与传统的冠脉造影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费用低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筛选,并清晰地显示冠脉病变,有利于指导有创性操作。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应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通过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实施64层螺旋CT的检查,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患者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与文献[8-9]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应用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等,临床需引起重视,尽早诊治。而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临床尽早发现、治疗冠状动脉狭窄,还可用于判断患者预后,准确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 陈梓娴,郭顺林.64层螺旋CT评价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灌注的相关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8):672-675.

[2] 朱应礼,徐益明,朱昭环,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探讨[J].放射学实践,2009,24(4):396-399.

[3] 霍天龙,杜湘珂,廖静敏,等.定量评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DS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 41(10):1036-1039.

[4] 蒋学祥,邱建星,刘剑,等.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 22(10):1472-1476.

[5] 郑若龙,陈新军,李伟章,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性及价值[J].江苏医药,2008,34(8):792-794.

[6] 曾庆玉,邸杰,祖德贵,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率≥70次/分或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7):1413-1417.

[7] 周懂晶,邵福全,刘玉品,等.冠心病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斑块成分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 2010,39(2):64-67.

[8] 刘丽君.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与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27-1528.

[9] 王健,王天浩,李嵌,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5):316-3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43

辽宁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CT科 (姜功文)

猜你喜欢
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