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金属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穿孔的价值

2016-06-12 01:27皮进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穿孔消化道内镜

皮进

内镜下金属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穿孔的价值

皮进

目的 探讨内镜下使用金属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穿孔的价值。方法 选取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44例设为观察组,在内镜下使用金属夹进行止血治疗,将另外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内窥镜下给予药物止血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 经过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4%,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2.3%,对照组为9.1%,2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孔等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临床上在内镜下使用金属夹治疗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止血总有效率,减少患者再出血、穿孔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消化道出血;内镜;金属夹;穿孔

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均属于消化道的范畴,临床上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和下消化道,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患者出血后极易导致贫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以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救治不及时或不当均会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进行止血,但止血效果有待提高,本次研究中在内镜下使用金属夹进行治疗消化道出血,探讨内镜下金属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穿孔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中关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经胃镜检测确诊为消化道出血,均表现出发热、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2]。患者中男女比为46∶42,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7.2±5.7)岁;其中包括57例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和31例息肉切除患者。按入院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内镜下使用金属夹治疗,首先将使用内镜确定患者病灶,在内镜下将推送器推送到内镜前端,对准出血口后将金属夹张开后,按下操作杆使金属夹将出血部位进行箍紧,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金属夹,放置完毕后取出内镜[3]。对照组患者在内镜下给予药物止血治疗。在出血部位注射适量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当出血部位周边黏膜颜色变为紫红或白色时即可停止用药[4]。

1.3 观察指标 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其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状况。显效:治疗1d内,患者停止出血,呕血、黑便等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有效:2~3d内停止出血,呕血、黑便等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治疗3d内,仍有活动性出血,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5]。止血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4%,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9,P<0.05)。见表1。治疗3d后,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再出血,其中有1例患者再次经药物治疗后止血,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止血;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再出血,在内镜下调整金属夹后达到了止血效果。2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孔等其他相关并发症。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2.3%,对照组为9.1%,2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P<0.05)。

表1 2组患者止血效果综合比较[n(%)]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常因消化道炎症、血管病变、胃肠道疾病、消化道机械性损伤、肿瘤及邻近器官或全身性的病变累及等多种因素导致患者的临床症状因病情严重程度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当患者出血较少或为慢性出血时,常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当患者大出血(1000mL以上)或急性出血时易出现头晕、乏力、冷汗、心慌、少尿、呕血、黑便、贫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止血不当甚至会导致患者血压降低,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6]。

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内镜下使用金属夹进行止血治疗,经过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4%,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金属夹止血时利用了金属夹的机械力,将血管病灶及其周边组织进行紧箍,直接阻断了血液流出,达到止血效果。金属夹在术后两周左右会形成肉芽,在人体中自行脱落排出,但若金属夹固定不稳固,过早脱落则易导致患者再次出血,甚至出现导致穿孔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8]。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2.3%,对照组为9.1%,2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例再次出血的观察组患者再次使用内镜检查,发现金属夹存在滑脱现象,再次固定后患者达到了止血效果。

综上所述,在内镜下使用金属夹治疗消化道出血,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止血效果,预防患者再出血及穿孔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以作为临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重要止血手段。

参考文献

[1] 周辛欣.内镜下金属钛夹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

[2] 张洪战,胡冰.内镜金属夹在消化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2):5541-5543.

[3] 侯俊.内镜止血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4,40(6):426-427.

[4] 王枫,王辉.金属夹在预防及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4):4385-4386.

[5] 魏海波.内镜金属夹在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716-4717.

[6] 沈永祥,陈军贤.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51-53.

[7] 谢俊萍,李季妮,侯雪莲,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88-90.

[8] 胡伟,时昭红,毛德华,等.内镜下金属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穿孔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9,17(5):330-3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49

江西 331100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皮进)

猜你喜欢
穿孔消化道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