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氧头罩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的应用研究

2016-06-12 01:27伍国华钟江杨滢李金玉邱洁琪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氧舱头罩医用

伍国华 钟江 杨滢 李金玉 邱洁琪

输氧头罩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的应用研究

伍国华 钟江 杨滢 李金玉 邱洁琪

目的 探讨输氧头罩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53例的病历资料,本组患者均使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同时使用输氧头罩治疗;归纳总结本组患者的治疗措施,评定患者治疗效果,为后续患者治疗提供经验借鉴。结果 应用输氧头罩治疗带有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以来,氧舱内氧浓度<23%,氧浓度极少超标;治疗时可保证病人治疗必需的氧浓度87%以上,治疗有效率83%,具有明显的疗效,操作简单、实用、安全舒适、有效。结论 将输氧头罩应用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充分满足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需要,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输氧头罩;医用空气加压氧舱;重度颅脑损伤

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发展,医用空气加压舱得到广泛应用,发挥了良好的综合治疗作用[1]。在空气加压舱中患者一般是戴面罩吸氧的,但对于重度颅脑损伤带有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因有口、鼻、气管切开三处开放,不适合使用面罩吸氧[2],本科室在2014~2015年使用输氧头罩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带有气管切开昏迷病人的吸氧治疗,使用方便、舒适、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带有气管切开患者53例,其中男36例,女17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5.7±4.9)岁,依据道格拉斯昏迷评分标准,本组患者中评分为7分者5例、8分者13例、9分者35例。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使用输氧头罩治疗,次数总计>700次。

1.2 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Y3200的20人大型医用空气加压舱;上海汇缘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输氧头罩: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的,圆弧形罩长49cm,宽48cm,高35cm,在头罩一侧顶端中央有排氧口,在低的一侧顶端中央有进氧口。

采用20人医用空气加压舱,患者平躺在推床上,舱内治疗压力为2.0ATA,加压时间为20min。稳压后将患者头、颈、肩部置于输氧头罩内部,在患者头部底下铺纯棉布,头罩下面紧贴推床,用吸氧管将输氧口与氧舱的吸氧装置的供氧口连接,排气管将排氧口与氧舱内的吸氧装置的排氧管连接,用一高密度纯棉布将头罩空隙处围堵,保持头罩密封不漏氧。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输氧头罩将由之前的开放性转变成为相对封闭式的治疗措施,从而有效达到减少患者输氧头罩在空气加压舱应用过程中氧气外漏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帮助患者排出空气加压舱中的呼出废气,提高输氧头罩内患者的吸氧浓度。供氧方法采用连续性高流量供氧(一级供氧),氧流量为10~15L/min,吸氧时间为60min。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需要吸痰,可关闭氧气,揭开围堵的纯棉布进行操作;减压时取下输氧头罩,减压时间为20min。患者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应用输氧头罩治疗带有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以来,氧舱内氧浓度<23%,氧浓度极少超标;治疗时可保证患者治疗必需的氧浓度87%以上,治疗有效率83%,具有明显的疗效,操作简单、实用、安全、有效。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各个时间段的输氧头罩内氧气浓度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各个时间段的输氧头罩内氧气浓度(x±s,L)

3 讨论

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空气加压舱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治疗舱,具有经济花费较低、治疗安全舒适等诸多优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因有口、鼻、气管切开三处开放,在空气加压舱中使用面罩或者导管连接都无法满足患者对于高浓度纯氧吸入的要求[3]。同时若是将面罩连接呼吸活瓣共同使用,其实际操作流程将更为复杂、操作难度更高,很容易耽误患者治疗时间,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引发患者持续咳嗽等不良反应,因此探究新的氧气吸入方式、提升患者吸氧时的便捷性,依然是当前空气加压舱应用过程中的重点[4]。

事实上在高压氧治疗中,舱内氧浓度的高低是确保氧舱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5]。在空气加压舱内治疗带有气管导管的昏迷患者,要做到吸氧的有效、安全,一直是高压氧治疗探讨的课题,在没有使用输氧头罩时,采用导管插管气管切开处吸氧,或使用专用面罩吸氧,或使用特殊装置吸氧等多种方法[6],尽管不断改进,仍存在诸多缺陷。首先采用在患者气管切开处插入导管吸氧易刺激气管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和分泌物粘稠不易吸出;其次直接用面罩放于患者气管切开处吸氧,因密闭不严易致漏氧,达不到治疗所需氧浓度,同时舱内氧浓度也易超标,再是患者气管口有痰液会随时喷到面罩上,不好护理,还有患者也感觉颈部不舒适。事实上,以往气管切开患者在空气加压舱中的应用过程中其治疗氧流量一般均要小于200~300L/h(0.1MPa),氧流量大概在83mL/s左右,以避免氧流量过高对患者鼻道、气道等产生刺激。而如此低流量的持续给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有关统计显示,使用气管导管作为空气加压舱外在给氧方式的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其每次吸收纯氧流量甚至不足170mL,小于患者静呼吸量500mL/次,由此可见患者每次呼吸过程中都混入了大量的空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造成不利影响。而使用输氧头罩作为空气加压舱的外在连接装置时,其能够为患者提供200~400L/h的持续供氧量,即10~20L/min,患者每次呼吸过程中能够吸收到的纯氧流量为667~1333mL,患者治疗效果也由此必然升高[7]。

本次研究中将输氧头罩用于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输氧头罩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设置有进氧口、出氧口,同时氧舱内的吸氧装置有转子流量计,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以及输氧头罩内的实际氧浓度调整氧流量,有效提升了患者吸氧治疗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使用输氧头罩还具有其他诸多优点,首先在输氧头罩内创造了舱中纯氧舱环境,满足了患者治疗必需的氧浓度;其次使用输氧头罩以来,患者及陪护均感舒适、安全、方便、有效,特别是输氧头罩是透明的,更有利于观察病情,明显优于其他输氧方法。值得注意的是[8],在输氧头罩的使用过程中也必须注意输氧头罩的安全使用,包括:(1)使用头罩时应将头罩与推床紧密接触不留缝隙,保持不漏氧气;(2)由于输氧头罩内相当于纯氧舱环境,患者应更换全棉衣服,防静电,严禁使用发胶;(3)输氧头罩专人使用,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应用输氧头罩治疗带有气管切开昏迷患者的氧浓度高达87%以上,治疗有效率83%,将输氧头罩应用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充分满足患者对于氧气治疗的需要,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1] 罗云华,娄梅.不同高压氧治疗时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疗效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26):45-46.

[2] 于江龙,兰世英.脑卒中后高压氧舱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86.

[3] 王勇,王强.具有应急系统的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7):102.

[4] 王勇,王强,晏丽娜,等.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应急系统的改进[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7):32,35.

[5] 张瑛.空气加压氧舱环境氧浓度超标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0):267-268.

[6] 李金玉,钟江,伍国华,等.小儿在空气加压舱中使用输氧头罩治疗的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4):579.

[7] 谢海燕,胡娟,黄莉.输氧头罩在高压氧治疗中的使用及护理[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5):547-549.

[8] 高春娥,李建华,段香萍.吸氧头罩在高压氧舱内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68-15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60

江西 341000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伍国华 钟江杨滢 李金玉 邱洁琪)

猜你喜欢
氧舱头罩医用
医用高压氧舱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探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基于非结构嵌套网格的低空大动压头罩分离数值模拟
建筑条件受限情况下ICU功能氧舱群筹建探讨
高压氧舱设备预防性维护应用探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医用氧舱安全管理及定期检验要点浅析
超声速氟化镁红外头罩热强度失效判别准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