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肺部CT表现

2016-06-12 01:27喻晓宏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影像学

喻晓宏

艾滋病患者的肺部CT表现

喻晓宏

目的 对艾滋病患者的肺部CT表现进行探讨。方法 将154例艾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为艾滋病合并其他类疾病患者,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CT扫描,观察其肺部CT的表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4%,症状表现准确率为93.5%;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9.6%,症状表现准确率为8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患者的肺部CT表现能够对艾滋病患者情况进行更准确判断。

艾滋病;胸部CT;肺部疾病;诊断

艾滋病是一项人类免疫系统疾病,它所产生的病毒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使细胞失去自我修复功能,最终导致人体因为免疫系统受损,抵抗力不足从而受肺结核、带状疱疹等外界病菌感染,现在艾滋病已由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性慢性疾病[1-2]。由于艾滋病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受损而低下,所以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染,伴有其他疾病,而肺部真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3],也是艾滋病死亡原因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艾滋病的肺部CT影像特征,了解艾滋病患者的肺部病变状况,本次研究选取确诊为艾滋病并接受肺部CT扫描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艾滋病患者的肺部CT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经过医生的临床诊断及免疫功能和病原体检查后被确诊为艾滋病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发烧、长期咳嗽、颈部淋巴结肿大、体质量严重下降等症状。将这154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患者,对照组为艾滋病合并其他类疾病患者。观察组77例患者中女35例,男42例,平均年龄(37±2.1)岁,平均病程(5.0±3.1)年;对照组77例患者中女40例,男37例,平均年龄(37±2.1)岁,平均病程(4.7±1.2)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CD4+T细胞数小于200个细胞/μL3时或者CD4+T细胞数在200~350个细胞/μL3时,且患者有相应的症状表现时应及时予以治疗;当CD4+T细胞数超过350个细胞/μL3时,患者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也应予以治疗。

1.3 检查方式 2组患者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双排螺旋CT机进行肺部扫描。机器管部电压为120V,扫描层和中间层的厚度都为6.5mm.

1.4 2组患者的CT表现 观察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肺部CT扫描表现为:患者CT片中出现一侧胸腔积液,并且伴有两肺对称性结节;病变部位多在肺门处,且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血管纹理;胸内出现淋巴结肿大现象。

对照组艾滋病合并其他类型肺部CT扫描表现为:病变部位主要是沿着支气管进行分布,位于肺部的片状;实变等影像往往重叠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部出现大片阴影。合并病毒的艾滋病患者肺部CT表现为肺部出现包块、并有粗毛刺。化脓感染

CT可见肺部出现空洞。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肺部CT表现比较 2组患者通过肺部CT扫描后的结果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4%,症状表现准确率为93.5%,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9.6%,症状表现准确率为81.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图2。

表1 2组患者肺部CT表现比较[n(%)]

图1 艾滋病肺部病理图

图2 艾滋病肺部CT扫描磨玻璃样渗出性改变

3 讨论

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检查方式一般有HIV抗体检测、机体免疫功能检测和PCR技术检测等多种方法[4]。由于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病变[5],也是艾滋病的首发症状,因此本次研究对154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肺部CT扫描。观察组患者CT扫描表现为片中出现弥漫粟粒样结节并伴广泛肺间质增厚,两肺对称性结节、广泛散在斑片影及毛玻璃影,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病变部位多在肺门处,且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血管纹理,其中胸腔积液或者淋巴结肿大是其主要特点[6-7],少见干酪性或增殖性病灶及空洞性改变;对照组患者CT扫描表现为病变部位主要是沿着支气管进行分布,肺部出现大片阴影,肺部片状、实变等影像往往重叠出现[8],纵隔淋巴结肿大,合并其他病毒的艾滋病患者肺部CT表现为肺部出现包块、并有粗毛刺,肺部化脓性感染的CT片可见空洞[9]。2组患者肺部CT扫描表现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肺部CT扫描表现有很大不同,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改变不同之处主要是因为艾滋病病毒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耗减,继而导致免疫细胞功能低下,免疫功能遭到严重抑制或是损害,限制了病灶的扩散,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巨嗜细胞能力降低,变态反应低下,不能使肺组织产生干酪性坏死,较少形成空洞,而出现广泛散在斑片影及毛玻璃影,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其中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4%,症状表现准确率为93.5%,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9.6%,症状表现准确率为81.8%,可见艾滋病合并单一疾病的肺部CT表现,能够对疾病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10]。

[1] 吕圣秀.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肺部CT影像学表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6):614-615.

[2] 邹红群,李松,李全康,等.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机遇性感染性疾病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8-80.

[3] 李宏军,齐石,宋文艳,等.艾滋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问题[J].肺部感染影像学,2010,16(5):420-430.

[4] 唐保晖.艾滋病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治,2011, 27(12):1108-1112.

[5] 罗永艾.结核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的诊断[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656-657.

[6] 梅天远,陈梅.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的肺部CT影像学表现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447-2448.

[7] 李宏军.艾滋病肺部合并症CT表现与病理对照[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21-24.

[8] Orlandi RR,Kenndy DW.Revision endoscopic frontal sinus surgery[J].Otola ryngol.Clin North Am,2011,34(1):77-90.

[9] Koreas GB.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resu lts[J].Tianjin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3,23(8):73.

[10] Kew J,Rees GL,Close D.Multiplanar reconstructe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improves depic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tomy of the fron tal sinus and recess[J].Am J Rhinol,2010,16(2):19-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61

湖南 413000 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喻晓宏)

猜你喜欢
艾滋病肺结核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 世界艾滋病日》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