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联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2016-06-12 01:27周广玉荣敏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单用氨磺帕罗西

周广玉 荣敏

帕罗西汀联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周广玉 荣敏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各30例。合用组在口服帕罗西汀的基础上加用氨磺必利,单用组仅使用帕罗西汀,评定抑郁症状变化与疗效。结果 合用组在治疗后2周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合用组治愈率为66.6%、总有效率为93.33%,单用组分别为46.6%、63.3%,合用组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具有安全、疗效好等优点。

帕罗西汀;氨磺必利;抑郁症

临床上,抑郁症属于是慢性精神病,发病率高,且还具备高致残、自杀与复发率,可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现阶段,抗抑郁药是该病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但有报道称,此法疗效不全,患者病情改善不明显。对此,本文将以60例抑郁症病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对其实施帕罗西汀联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9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就诊的18~60岁抑郁症患者。所选病例都符合“精神障碍-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并获得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各30例。合用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9~60岁,平均(31.6±5.7)岁;病程3~11年,平均(5.4±1.8)年。单用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0岁,平均(31.2±5.6)岁;病程3~10年,平均(5.3±1.7)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排除标准 (1)妊娠与哺乳期妇女;(2)有严重躯体疾病史者;(3)肝、肾功能异常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5)近4周内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6)曾有严重自杀倾向者;(7)病历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合用组口服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准字号H10950043)第1周末20mg/d,第2周末加量到30mg/d,同时口服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准字号H20113231)治疗,起始量50mg/d,第1周末达100mg/d,第2周末加量到300mg/d,直到第8周末。单用组帕罗西汀口服给药,用药前7d剂量为20.0mg/d,维持用药至14d后增加至30.0mg/d,共用药8周。

1.4 疗效评价方法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采用(HAMD)评定疗效。当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4以上时判定为痊愈;当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2~3/4时判定为显著进步;当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4~1/2时判定为进步;当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4以下时判定为无效。同时以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为观察点,对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基础资料进行检查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t=0.7630,P<0.01);2组间比较以合用组HAMD减分率自治疗4周起显著高于单用组(t=4.2703,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x±s)

2.2 2组间疗效的比较 合用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单用组(χ2=8.1449,P<0.05)。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论

当前临床中对有抑郁障碍患者建议用抗抑郁类药物干预,其目的是缓解患者在心境上存在的抑郁症状,同时控制并逐渐消除因抑郁、焦虑所产生的躯体症状[1-4]。研究证明氨磺必利具有抗抑郁作用,且起效迅速[5-6]。研究提示:在小剂量(用药剂量不足10.0mg/kg)氨磺必利干预下,其对突触前D2/D3受体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亲和力,对突触前抑制作用有限制效果,增加进入突触间隙内的多巴胺成分,同时也与前额叶皮质的多巴胺性能传递增加有直接关联性。为了提高临床疗效,目前对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日益增多,有临床医生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抑郁药物联用来治疗抑郁症[7-8]。氨磺必利主要作用于多巴胺系统而不作用于五羟色胺系统,合并五羟色胺能药物不会增加五羟色胺综合症的风险。本研究显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显著提高总体有效率及痊愈率(P<0.05),合并使用疗效较好。但考虑到本报告中纳入临床研究范畴中的样本量较小,加之用药后效果的观察时间不长,故在临床结论上有一定局限,后期可通过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的方式进一步验证本文结论。

[1] 严伟良.安非他酮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治疗依从性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10):731-733.

[2] 霍云翔,王敏.小剂量氨磺必利合用帕罗西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4):347-348.

[3] 凌先传.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 2012,7(1):42-43.

[4] 杨诚,陶世武.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4):398-400.

[5] 刘蕴霞.国产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伴焦虑症4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959.

[6] 黎娟花,胡文生,党亚梅,等.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5(12):21-23.

[7] 朱梅.帕罗西汀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49例综合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29-30.

[8] 蒋慧粗,林海.乌灵胶囊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失眠30例[J].现代中医药,2011,31(5):32-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68

辽宁 110168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周广玉 荣敏)

猜你喜欢
单用氨磺帕罗西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及对QTc间期的影响
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血小板药单用或双联治疗短期并发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莫沙必利单用与联合黛力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研究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