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2016-06-12 01:27孟豫洁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本院抗菌科室

孟豫洁

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孟豫洁

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会采取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抗菌药物耐药愈来愈频繁,给相关治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成都铁路分局医院通过对抗菌药物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每月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分析、排序和总结,为医务科监督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旨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本院2014年全年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提出了相关观点,以供参考。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本院计算机系统中调取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数据,进行统计、整合。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本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统计,评价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结合患者病历,分析细菌感染指征及抗菌药物具体使用情况

1.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评价 结合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的整治活动方案和抗菌药物临床的指导原则,判断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否合理。

2 结果

2.1 本院为综合性二甲医院,医院内共有住院科室9个,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共35个品种,12大类。

2.2 2014年1~12月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除1、2、3、5、6月外,其余月份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 40DDD。见表1。

2.3 临床各科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布 9个科室均使用抗菌药物,排在前列的是妇产科、内2科、外1科、内6科,均超过40DDD。见表2。

2.4 统计各科使用强度排名前三的抗菌药物,可见,本院使用的抗菌药物以头霉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加酶抑制剂类为主。见表3。

表1 本院2014年1~12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2 2014年临床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3 2014年临床各科使用强度排名前三名的抗菌药物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其意义将每日每百张床位所应用的抗菌药物消耗量作为DDD数表示,即DDD/(100人·d)。DDD值即药物日剂量的限定,依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临床的用药须知(2010版),采用其主要适应症,未收载的以药品说明书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确定。测量单位设定为DDD,该单位较单纯性药物消耗量而言更为合理,并不会受到药物价格、包装剂量等影响。通过采取DDD作为测量单位,避免了用药频率差异及单次用药剂量差异化,使用药比较更趋于合理,可更为客观地体现出用药频度,使评价工作客观性、准确性及实用性得到了提升[1]。

3.2 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3.2.1 本院各科均不同程度地应用了抗菌药物。全年除1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6.25外,其余月份均在40DDD左右,且大多数月都低于40DDD。临床科室中除妇产科高达97.79外,其余科室均在较为合理的范围。本院本院自2011年开始,年中均会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各科室会签署《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药剂科每季度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医务科每月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绩效考核。经过4年多的努力,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逐渐趋于合理。

3.2.2 妇产科、内2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高。本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妇产科收治病人多为感染患者;内2科以呼吸内科为主,收治患者也以呼吸道感染者居多,内1、内3为肾病专科,而本院没有专业的感染科,感染患者分散在各科,故各科比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3.2.3 本院围手术期用药。本院外科手术不多,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为主,清洁手术极少,故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直不理想。其中清洁手术预防一般在手术后的48~72小时之内,清洁污染手术时间周期为3~7天,部分病例由于病情特殊,会给予抗菌药物直至出院,这与临床用药习惯密不可分。

根据有关报道[2-8],在围手术期过程中,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情况较为普遍。相关研究表明,延长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并不能有效控制手术感染率,反而会导致耐药菌株出现。引发手术部位的继发感染,因此可采取无菌手术防止患者在手术期间出现感染,对感染灶进行清除,并引流脓肿。通过增加机体抵抗能力,来提升患者抗感染能力。

3.2.4 本院抗生素选用情况从临床各科室使用强度排名前三的抗菌药物来看,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米诺)的使用靠前,青霉素加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氟喹诺酮类(乳酸左氧氟沙星)次之,而一代二代头孢和青霉素类应用较少。从使用抗菌药物来看,选用级别略高,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头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也呈现出滥用的趋势,希望各临床科室引起重视。

4 建议

综合来看,院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合理,但在进行清洁切口手术时,抗菌药物使用披绿较高。每天用药频率不符合药代药动学理论、术后用药时间过长、无适应症使用抗菌药物,未按照抗菌谱和致病菌选择药物。为改善上述情况,应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及标准作为临床科室抗菌药物指导参考。在实际用药过程中,需要对病症特征进行分析,制定细致化的抗菌药物使用规程。结合科室病原特征,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强度进行分析,促使抗菌药物应用趋于规范化。另外,需要对出院带抗菌药物相关适应症进行控制,降低出院带药使用抗菌药物频率。完善抗菌药物监管工作,将相关检查结果与质控、绩效等关联起来。通过综合性手段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完善,让抗菌药物使用变得合理化、科学化,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服务。

[1] 潘玉婷,钱智磊,李璧辰,王洁,韩智云.2013—2015年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10(36):1668-1672.

[2] 王军鹏.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6,30(22):145-146.

[3] 陆明霞.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31(8):9,11.

[4] 张小丽.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31(8):86-87.

[5] 贾勤,邱杰.专项整治和干预前后兰州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0(15):1409-1411.

[6] 田宗梅,李静怡,周薇,顾红燕.信息系统在医院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20(35):1727-1730.

[7] 孟宪莲.抗菌药在妇产科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科技与创新,2016,20(8):48.

[8] 张美凤.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6,10(36):150-1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112

四川 610081 成都铁路分局医院 (孟豫洁)

猜你喜欢
本院抗菌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