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沙必利联合依帕司他、维生素B6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观察

2016-06-12 01:27袁拓萍张燕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依帕司胃轻瘫莫沙

袁拓萍 张燕

莫沙必利联合依帕司他、维生素B6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观察

袁拓萍 张燕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依帕司他、维生素B6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调整及药物控制血糖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与依帕司他、维生素B6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对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4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分别有3例、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分别占7.7%、5.1%,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治疗有效者,分别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随访半年,其中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10.81%),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36.66%),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莫沙必利联合依帕司他、维生素B6方式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实施治疗可取的较为明显的效果,其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复发。

糖尿病胃轻瘫;莫沙必利;依帕司他;维生素B6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据统计约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胃轻瘫症状[1-2]。该病患者多伴有恶心、呕吐、早饱、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极大。临床上通常将药物治疗作为该病常用的治疗方式,其中莫沙必利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较为常用的药物,其属于全消化道动力药物的一种,在该病的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但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即用药时间长,且停药后复发率高[3]。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对收治的患者实施治疗,即在给予患者莫沙必利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维生素B6、依帕司他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的诊断标准[4],并伴有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表现,同时排除下述患者:(1)伴有消化道及肝胆胰器质性病变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2)胃肠道疾病术后;(3)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心律紊乱、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病;(4)4周内服用过营养神经药或促胃肠动力药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岁,平均病程(5.3±1.6)年。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岁,平均病程(5.1±1.7)年。对比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1.2 治疗方法 2组在饮食及血糖控制基础上均予莫沙必利(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mg/片)1 片,3次/d,餐前半小时服用;观察组再次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治疗,即餐前半小时给予患者口服依帕司他(南京金陵药业有限公司,50mg/片)治疗,1天3次,1次1片,并在餐后半小时给予患者口服维生素B6(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10mg/片)治疗,3次/d,1次2片,均连用6周。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2组复发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5]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X线钡餐检查胃蠕动较前明显改善(蠕动时间<4h);有效:自觉症状有所好转,X线钡餐检查胃蠕动较前有所改善(蠕动时间

4~6h);无效:自觉症状和X线钡餐检查胃蠕动均无明显好转或甚至加重(蠕动时间>6h)。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效果比较 经不同方式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3%、7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9,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效果比较(n)

2.2 比较2组不良反应 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分别有3例、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均为腹痛、腹泻;分别占7.7%、5.1%,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

2.3 对比2组复发情况 对治疗有效者,分别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随访半年,其中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10.81%),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36.66%),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6,P<0.05)。

3 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患者在无胃机械性梗阻的前提下所发生的胃排空延迟现象[6],患者对伴有体重减轻、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在餐后症状更加明显。因该病患者多难以正常进食,故而极易引起较大的血糖波动,对患者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极大,极易加速患者病情发展,故而,临床上必须要引起重视,及时开展有效方式进行处理。

糖尿病胃轻瘫动力异常主要只是胃-幽门-十二指肠动力障碍,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点:(1)自主神经病变: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而言,其多伴有较为明显的迷走神经结构异常现象,包括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神经轴突脱髓鞘样改变、轴索萎缩等;(2)肠神经系统病变,该病变多发生在胃肠道粘膜下层、环肌和纵肌间相对独立的神经网络等部位,对胃肠运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3)胃平滑肌形态学改变,探究显示糖尿病大鼠可见明显改变,其胃环肌与纵肌显著变薄,尤其是纵肌厚度改变尤为明显;(4)高血糖可对糖尿病胃动力造成影响,血糖水平升高给予对患者胃电起步点造成明显影响,对胃电节律的影响较大,且易对胃窦收缩情况造成影响,是的胃窦收缩减弱,频率降低,导致胃排空减慢,并会对人体消化间期移行情况进行移植。

莫沙必利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属于强效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其可促进肌间神经丛的5羟色胺受体兴奋,有利于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进而可达到促进胃肠运动、促进胃肠排空的效果,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重要帮助[7]。

依帕司他为可逆性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醛糖还原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减少山梨醇和果糖在周围神经细胞内的蓄积,并可对多元醇代谢紊乱进行改善及纠正,对肌醇及Na+-K+-ATP酶活性恢复有促进作用,并可对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进行抑制,有利于促进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进而可对高糖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及内皮黏附因子的表达进行抑制,对促进神经传导,改善患者运动及感觉神经功能有重要帮助。20世纪90年代至今,有大量的临床研究用于评估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多数为小样本、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研究观察时限最长3年,最短12周。 研究人群包括1型及2型糖尿病,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分别证实了依帕司他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自觉症状,以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就表明采用莫沙必利联合依帕司他、维生素B6方式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实施治疗可取的较为明显的效果,其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陆莹.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4):65-66.

[2] 铁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3] Parkman HP,Hasler WL,et al.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technical review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 [J].Gastroenterology,2004,127(5):1592.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81.

[5] 刘云,孙岩,薛绮萍,等.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发病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209-293.

[6] 何健,赵永锋.糖尿病胃轻瘫30例胃动力检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78-79.

[7] 金华,张铁军.枸橼酸莫沙必利-新型胃动力药[J].药学进展,2000,24(5):306-3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123

江西 337000 萍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袁拓萍) 新疆845350 新疆克州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科 (张燕)

猜你喜欢
依帕司胃轻瘫莫沙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