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春晚”的解读与思考

2016-06-12 09:06吴亚静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

吴亚静

摘 要:自1983年到2016年,央视春晚已经陪伴了中国人三十多年。每到年前,谁导演春晚,谁出演春晚都会成为热议。今年,春晚吉祥物“猴赛雷”引发全民大吐槽。而在春晚播出后,其负面评价也随之而来,但在春晚走过的三十多年的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哪一届从筹备到播出都这样被指责,本文将对“猴年春晚”进行解读与思考。

关键词:猴年春晚;媒介仪式;电视节目

一、 春晚必政治

(一)从春晚的定义谈。从《广播电视辞典》对春晚的定义是:“春节联欢晚会是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综合性文艺晚会之一,它的主要节目形式有歌舞、相声、小品、杂技,以及其他非文艺性节目,如各地欢庆场面报道、各种庆贺电报宣读、新年钟声报时等,是文艺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突出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安定的、振奋民族精神的、形式和风格多样的综艺晚会。它已经成为中国新的文化和民俗习惯。”其实从“新闻性”、“民族大团结”、“民族精神”等词汇我们就可以看出,春晚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晚会,而是有权力话语和民俗话语的杂糅在其中。因此,春晚除了给观众在除夕之夜带来欢乐之外,还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构建国家想象、促进全球华人社群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展现中国国家与社会的主旋律文化、缝合社会裂隙等。

(二)从作为媒介仪式的春晚谈。人类学家戴维·科尔泽认为,没有仪式就没有民族。在古代,祭祀、集会等公共活动给人们创造了集体记忆,这种集体的记忆慢慢形成了民族认同感。现代媒介的发展让仪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媒介仪式”是“广大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媒介符号的传播,被邀请参与到某些重要显著的共同性活动或者某些盛大事件(即媒介事件),最终呈现的一种象征性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春晚就是一种典型的“媒介仪式”。而春晚的仪式恰好在宣传意识形态、进行公共教育、培养民族认同感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新的一年各族人民需要一场共同畅想美好未来的仪式,春晚的出现契合了这种仪式需求,因此看春晚渐渐成为年俗的一部分。第二,吕新雨曾经写到,春晚“北京时间”所营造的“天涯共此时”,其实实质体现的是国家的领土主权意识,是以时间概念体现的空间。恐怕除了每年春晚倒计时的环节,再没有哪个时间能让中国人如此一致的狂热的关注“北京时间”,在这种春晚营造的集体欢腾的一致性中,民族国家将异质分散的民众聚集在集体的象征体系中,使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 猴年春晚的批评分析

在“新浪微博”中搜索“春晚满意度”,从第一条到第一百条微博分析得出,对春晚不满意的有76条,看不出态度的15条,无效微博7条,表示春晚还不错的仅有2条。由此可见,对于2016年的猴年春晚,国内观众的满意度其实并不高。本文接下来就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观众视角和节目编导的固有冲突。web2.0时代,网络的赋权让人人都有表达的权利,观众能够直接给电视节目以反馈,但观众视角和节目编导的冲突也就越来越明显。可以这么说,观众视角和节目编导的冲突从电视传媒出现即存在并且永远存在。而在春晚这顿文化年夜饭上,我们拥有最大范围的受众,每年的受众之多甚至突破吉尼斯世界记录。那么在如此多的受众之中,想要办一台大家都满意的晚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尽管每年春晚结束之后有批评的声音,也是在所难免的。

(二)后现代、多元化审美对春晚的冲击。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人们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多元和差异性的文化在于传统的精英文化不断交锋,每个人都希望从大众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已然是一个不同于以前时代的新时代,即“后现代”。后现代反对神圣的绝对主义,它往往表现出多元化、零散化、通俗化。但正如上文所说的,春晚其实是一种国家权力话语和民俗话语的杂糅,“六审六排”制度让毫无差错的节目反而显得一板一眼,毫无生气,必然的政治性削弱了娱乐性,并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春晚编导的创作空间。

(三)“卖方市场 ”到“买方市场”的发展。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第一届春晚开始于1983年,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大众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春晚的出现让中国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时的观众处于一种“卖方市场”,即电视提供什么,受众就观看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视传媒业的进步,春节联欢晚会不再只是央视春晚一头独大,各种网络春晚、卫视春晚给予了受众更多的选择,观众进入“买方市场”。例如今年辽宁卫视因为邀请到了六小龄童而唤起一代人的记忆而备受好评,长期占据微博热门,江苏卫视、湖南卫视的春晚的收视率也并不低。与央视春晚相比,卫视平台、网络平台因其不用太过顾虑政治性反而显得更亲民,更活泼。

(四)春晚本身有着“供批判用”的价值。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每年的春晚办的好还是不好,它不会在除夕夜之后立即消失,而是将变成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拒绝观看就等于丧失了“公共记忆”,意味着第二天在餐桌上保持沉默,意味着对于一些人和一些事的“惊人无知”。因此,春晚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存在,即使节目再难看也无法用“不值一提”来形容,因为它拥有“供批判用”的价值。

三、 春晚的发展思考

尽管“年年被骂”已经是春晚的一种常态,但作为中华民族神圣意志对国民有着召唤意义的国家图腾,春晚随年年难办却又年年难办。罗自文认为,对于春晚,无数人批评节目内容,却很少拒绝看春晚这一形式、仪式本身。就像冯小刚当年导演春晚时制作的小片《春晚是什么》中,春晚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尽相同,可“中国人已经离不开它了,春晚是中国人的新民俗。”但春晚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必须在市场的竞争中突破一成不变的现有模式,不断调整,毕竟春晚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一) 不断贴近受众,听取受众意见。“受众本位”是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有了更加通畅的表达渠道。因此,在春晚节目的编排上,受众也越来越意愿表达自己的意见,例如猴年春晚前网友“要求六小龄童上春晚”事件,就是受众想要参与春晚制作的表现。并且贴近群众不是让春晚的节目走向普通化和庸俗化,而是在引导受众、服务受众的同时尊重受众和娱乐受众。

(二) 不断创新,给受众新鲜感。春晚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史,已经发展成熟并形成其特性,但也正是因此导致了受众对春晚的认知倦怠,在不破坏春晚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格和规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更多的创新与探索。在网络上曾经有人剪辑了央视支持人在直播新闻是所犯的小错误而遭到网友的大量转发,而网友们对此的态度也大多表示觉得主持人们偶尔犯点小错误十分可爱,就是这种无伤大雅的小错误让网友觉得很新鲜。在后现代主义盛行的时代,受众不再想看到一板一眼模式化的春晚了,而是想要对这种模式加以解构,这也正是春晚吐槽盛行的原因。而对于春晚制作人来说,就要在制作春晚时不断创新,甚至可以故意安排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给观众以不适应感,新鲜感。

四、小结

春晚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无论人们怎么批评它,都是对与春晚的一种关注。从开始到现在,春晚一直在以它自己的步伐进步着,它有着自己难以改变的性质也有着自己还没察觉亦或察觉后还未来得及做出改变的缺陷。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参考文献:

[1]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晚[J].读书2006(8).

[2] 丹尼尔.戴扬,伊来体·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
周一广播电视报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健康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