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2016-06-13 07:17陈哨震�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综合性课程标准标准

陈哨震�オ�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转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突破口,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在提升学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被寄予厚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遇到了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教学理念不够明确,教学目标操作性不强,教学评价比较模糊。就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进行论述,主要包括梳理教学理念,增强教学目标的操作性,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05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教学板块。日常教研、培训很少涉及这部分内容,教坛新秀、优质课等教师业务评比基本不涉及这块内容。与现代文教学、古文教学及作文教学相比,语文综合性学习缺少相应的教学指导、借鉴,许多教师难以判断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在提升学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被寄予厚望,但当前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不够明确,教学目标操作性不强,教学评价比较模糊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立足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相应策略。

一、梳理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界定为“一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但缺少关于语文综合学习的性质界定,仅仅就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范围进行举例,用限制性语言展开描述,划定大致的教学范围供一线教师们参考。相对模糊的性质表述,使得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比较迷惑,教学设计无从下手,教学效果难以判断。

(一)“综合”是读说听写的内部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指向语文内部的读说听写。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主体性的体现,个性的培养都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读说听写。即使教学过程中会涉及数理化等学科内容,涉及各类生活场景、各种社会资源,这些都处于次要地位,是依附读说听写而存在的。

从历史演变来看,语文课程在古代包容了众多学科,是综合性的。后来,语文课程不断细化,直到读说听写分项教学。新课程改革大力推出综合性学习,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综合能力。从英文表述来看,综合性学习的“综合”多使用“integrated”而不是“Comprehensive”,可以看出英语的综合性学习也同样侧重于英语内部各要素板块的综合。

(二)读说听写需要突出重点

具体到某一节课,教师开展教学设计不能泛泛而谈,认为只要包含读说听写就可以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必然无法面面俱到。评价一节课的有效性,首先要关注教学重点,即教师要对语文能力的四个元素“读说听写”有所侧重。

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分为“二元素综合”、“三元素综合”和“四元素综合”这样三类。“二元素”就是围绕“读说听写”四元素的其中两个开展综合性学习。例如,某节课以“读说”综合为主线,就是“二元素综合”。“三元素”和“四元素”也是如此,但“四元素”类型应该是教师避免的,因为无法体现教学重点。不能认为综合性学习设定的目标元素越多越好,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形态必然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教师需要梳理清楚,我在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如果是“读说”综合能力,那么“听写”综合能力培养不是没有,而是相对次要。如果一堂课以“读说”综合为教学重点,必然需要在时间安排、活动组织、教学效果上清晰体现出来。

二、增强教学目标的操作性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课程标准只是概括性地描述学生能力发展目标。以初中为例,课程标准只描述初中三年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没有分层次说明一学年或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立足课程标准,结合所教班级的情况,把总目标层次化,从而能具体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把目标分解为三个层次:初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初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活动”,初三学生“自主组织活动”。又如,“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总目标,教师同样可以细化为每一学年的目标,循序渐进,最终在初三完成。在确定各年级教学目标后,教师还要在此基础上形成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来说,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增强教学操作性。

(二)教学目标要因地制宜

教学目标的设定绝不能随意,教师需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立足学生的兴趣、能力,科学地分析、判定。综合性学习不同于现代文教学、古文教学等,教师的自主性、自由度相对较大。在初步拟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协商讨论,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年龄、经验及生活背景都是教师在细化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的,教师尤其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

(三)教学形式力求简便

综合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自主设计。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场地的选择,教学场景的创设都需要教师合理安排、综合考虑。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感觉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条件不足。例如,教师想带学生去校外参观、调查,学校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不允许教师带学生离开校园。教师想让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户外宣传之类的活动,不少家长出于各种原因无法配合。教师要求学生在家里搜集某一类资料,也会因为学生家庭条件不同,而产生各种障碍。教师在校园内开展综合性学习也不容易,场地借用要协调学校的政教处、总务处等。某个班偶然借用一次还好,如果所有班级都需要借场地开展活动,学校很难协调。综合性学习虽然能利用学校的文艺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朗诵比赛、课本剧会演等,但时间是特定的,无法长期利用。

所以,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形式只能力求简便。如果考察、观摩、调查、访谈这些户外活动难以开展,小品、课本剧之类教室内的活动就多开展一些,只要能紧紧围绕学生读说听写综合能力培养,同样会取得收获。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场景,简单易行。

(四)综合利用有限的课时

不少教师认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最大的障碍不是教师理念问题,不是学生兴趣问题,而是课时安排太紧张。这也是综合性学习受冷落,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如何安排时间?综合性学习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教师要把综合性学习与其他类型的课结合起来。例如,依托现代文阅读教学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依托作文教学开展作文素材交流活动。

三、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

(一)设定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表述比较模糊,没有具体展开。不少教师不知如何评价综合性学习,一般都是延续阅读教学的套路,和传统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对教师来说,基于自己的经验随性地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存在不准确、不科学的问题。为了使教师评价准确、科学,必然需要提前设定好评价的标准。同样,学生对相关评价标准无从了解,即使需要学生互评,也只是随口说说,不知道正确与否。评价标准缺失是导致综合性学习实施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师生统一的评价标准,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就缺乏公信力,无法有效推动学生的进步。

教师要依托课程标准理念自主设计评价标准,并分层次细化。评价的标准要有一定区分度,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能力发展指向。如“演讲”涉及条理清晰、主题明确、声音响亮、语言有感情、语速适中、有恰当的肢体语言等要素。针对“主题明确”这项能力,可进一步分为“有明确主题”、“主题不清晰”、“明显偏离主题”等层次。教师在拟定评价标准时,要与学生协商沟通,并指导学生理解、记忆。

另外,评价标准的设定不仅要立足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类型,还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如教学目标是学生“读说”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围绕“读说”展开评价。当然,教师在关注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语文素养的总体提升,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

(二)推动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了解自身不足的重要手段。评价标准的制定及细化,对于推进学生互评很有帮助。当学生不了解评价标准时,就不敢或者不愿意互评。有了明确的评价标准,即使基础不好的学生,也可以根据标准判断、分析,学生间的互评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日常教学中,部分学生很少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天性不同,这部分学生天生不爱发言。殊不知,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沉默与教师有关,因为教师没有明确告诉他们该如何表达,表达的依据是什么。有了明确的评价标准,教师就能够有理有据地引导这类学生谈谈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表现的机会,发展的机会。

(三)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师在制定综合性学习评价标准时,要明确评价目的不是表扬优秀学生,而是让每个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有方向地发展自我,并获得进步的喜悦。在教学实施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商讨,完善评分标准,最好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了解到自己以及同学存在的问题。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撰写评价反思。例如,指导学生针对“演讲”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类型,学生在评价同学时,需要从内容、条理、语速等方面具体地指出优点在何处、不足在哪里。因为标准摆在那里,基于标准的评价会让被评价学生信服,从而使同学之间的交流顺畅、有效,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更加信服。

另外,为了持续推动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一次综合性学习之后,要针对学生能力的增长点,及时调整下一次的评价标准。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不同于学生成绩考核,关键在于促动学生思考:我是否在不断进步?我离某个目标还有多远?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给学生创造反思自我、主动成长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余虹.中英语文教材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比较研究[J].语文建设,2009(11).

[2]朱敏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新语文学习,2011(1).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综合性课程标准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永远幸福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党员标准是什么?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