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对小儿七氟烷麻醉下自主呼吸的影响

2016-06-13 10:05陶小文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氟烷芬太尼小儿

陶小文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对小儿七氟烷麻醉下自主呼吸的影响

陶小文

目的 探究小儿七氟烷麻醉采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对患儿自主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患儿84例,均行七氟烷麻醉,并将患儿随机分为B组和C组,各42例。B组患儿给予小剂量(0.03μg/kg)瑞芬太尼持续静滴,C组患儿给予大剂量(0.09μg/ kg)瑞芬太尼持续静滴,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B、C2组患儿呼吸频率、呼末CO2分压和分钟通气量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大于C组,呼末CO2分压明显小于C组,分钟通气量明显大于C组。结论 小儿行七氟烷麻醉时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持续静滴,能够增加患儿分钟通气量,提高患儿呼吸频率,降低呼末CO2分压,可有效减轻患儿自主呼吸抑制,提高其自主呼吸功能,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七氟烷麻醉;瑞芬太尼;不同剂量;自主呼吸;影响

瑞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其起效迅速,没有蓄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手术麻醉需求。七氟烷为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在麻醉维持过程中高浓度的吸入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1]。目前多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成人手术,患者易产生呼吸抑制,但是对于小儿小手术尚无定论。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七氟烷麻醉下患儿自主呼吸的影响,本院选取8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先天性斜视患儿中任意选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先天性斜视的临床诊断标准,均行斜视矫正手术+七氟烷麻醉治疗;将患儿依据随机法分为B组和C组,各42例。B组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3.6±1.2)岁;C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3.7±1.5)岁。排除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接触阿片类药物患儿和精神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强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行麻醉1/2h前,给予患儿0.01mg/ kg的盐酸戊乙奎醚肌肉注射,并对患儿血压、脉搏、心电图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监测;给予患儿吸入诱导8%七氟烷,控制氧流量为6L/min,之后建立静脉,待患儿到达深度麻醉后调低药物浓度,选用适当喉罩型号;在此基础上,给予B组患儿0.03μg/kg瑞芬太尼持续静滴,给予C组患儿0.09μg/kg瑞芬太尼持续静滴[2];麻醉过程中,均维持患儿自主呼吸,调整氧流量为2L/min,依据患儿体征变化和麻醉情况,维持其心率变动范围在正常值的20%之内,呼末CO2分压<54mmHg,若患儿出现低氧血症,实行辅助呼吸;术后停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待患儿体征平稳,将喉罩拔除,行常规吸氧处理[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B、C2组患儿呼吸频率、呼末CO2分压以及分钟通气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C2组患儿呼吸频率、呼末CO2分压和分钟通气量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大于C组,呼末CO2分压明显小于C组,分钟通气量明显大于C组。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药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手术治疗范围逐渐扩大,医师和患者对手术效果和术中麻醉效果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麻醉方法容易造成患者循环和呼吸剂量依赖性抑制,无法发挥镇痛作用或镇痛作用较弱,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灌注综合征,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临床需求,急需寻找全新麻醉方法,以求突破[4-5]。当前环境下,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新型麻醉方法为吸入麻醉,主要是指由呼吸道吸入麻醉药物,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患者暂时意识丧失而致其不感到周身疼痛,是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相比静脉麻醉,可控性好,既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血压,出血少,又能大量减少肌松药的使用,患者苏醒快,对脏器具有重要保护作用。七氟烷吸入诱导是以七氟烷、氧气或氧气与氧化亚氮混合诱导对患者进行吸入诱导的一种麻醉方式[6-7],对机体器官刺激性较小,麻醉诱导和觉醒平稳且迅速,多与瑞芬太尼等麻醉药物辅助治疗,可增加患者呼吸频率,减少潮气量,患者麻醉深度和效果较好,但是许多患者在进行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后,或可出现呼吸抑制,影响患者自主呼吸,限制治疗效果,同时有多项研究发现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功能抑制可能与瑞芬太尼药物用量有关,药物用药量越大,患者自主呼吸功能障碍就越严重[8];为进一步研究小儿行七氟烷麻醉时瑞芬太尼的适当用量,提高治疗效果,本院选取8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七氟烷麻醉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B组)和大剂量瑞芬太尼(C组)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B组患儿呼吸频率均高于C组(P<0.05),患儿呼末CO2分压低于C组(P<0.05),分钟通气量多于C组(P<0.05)。

表1 2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比较(x±s)

综上所述,行手术治疗患儿采用七氟烷麻醉+小剂量瑞芬太尼持续静滴,可大大减少患儿出现自主呼吸抑制情况,对改善患儿自主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应用效果良好。

[1] 高燕青,谢言虎,柴小青,等.右美托咪定滴鼻对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前焦虑和术后躁动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38(7):831-833.

[2] 王春艳,杨鸿儒,姚怡,等.3种静脉麻醉药物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4):497-499.

[3] 高明泉,吉阳,王淼.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小儿腭裂手术的比较[J].四川医学,2009,30(7):1117-1119.

[4] 周海,张腾云,吴娴,等.不同药物配伍用于小儿头颈部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63-65.

[5] 冯春.雷米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联合喉罩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0):48-49.

[6] 何鑫,王江梅,王东披,等.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 32(1):103-104.

[7] 石凌云,王信云.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2):159-161.

[8] 韩文冬.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与氯胺酮全身麻醉在小儿疝手术中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3):1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51

江西 330200 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陶小文)

猜你喜欢
氟烷芬太尼小儿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小儿涵之三事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