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2016-06-15 08:42作者普洱茶协会图片提供范梓暄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普洱茶普洱茶树

作者 :普洱茶协会图片提供 :普洱茶协会特约编辑 :范梓暄



普洱茶

作者 :普洱茶协会
图片提供 :普洱茶协会
特约编辑 :范梓暄

普洱茶,从孕育地球上最早茶树的原始森林而来,凝聚了千百年来彩云之南众多民族的共同记忆,承载着历史长河中人类与茶树间美妙的亲和故事。这片叶子,是布朗族祖先为后人留下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生存之源,是艰险的茶马古道上沉甸甸的挂念与期盼,是“名重于天下”的清朝贡茶……经过了时间的冲刷与洗涤,经历了生产及冲泡过程中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普洱茶的重生,是其三千多年产制历史及丰富文化内涵的复兴,在其陈酽、暖润的基调下变化无穷,是深沉绵延口味的觉醒,是微生物创造的粗糙乡土却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叛逆美感的领悟。符合当代广大消费者健康需求。

【地理环境】

高山云雾出名茶

普洱茶之所以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因其不容复制的地域特性和特殊的品质征服了人们,在各大茶类之中自成一家,这是云南特定地理系统的地理价值决定的。这个特定的地理系统是自然地理、气候及生态、物种多样性融合的产物。适合云南大叶种茶栽培和普洱茶加工的区域位于北纬21 10' ~26 22',东经97 31'~105 38',茶园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2100米。该区域属热带、亚热带立体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空气湿度高,光照量多质好。相较同纬度其他地区,这片区域的红壤土层深厚,酸性、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茶叶生产。特别是滇南1500米以下主要分布的赤红壤,极宜茶树生长,是普洱茶区的重要土壤。

云南野生型古茶树的代表,是屹立在普洱市镇沅县千家寨原始森林中的“天下第一茶树王”,树王高25.6米,树龄2700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茶树。1991年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发现的过渡型千年古茶树——邦崴古茶树,证明了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而并非印度。同样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上有一片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茶园——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据记载,这片古茶园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最大规模的人工种植云南大叶种茶的杰作,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

【文化背景】

历史上的普洱茶

普洱茶历史悠久,有着极其丰富与厚重的文化积淀。普洱茶出现于商周时期,兴起于汉晋,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唐代就形成了与青藏高原藏牧区的以茶换马、茶马互市的局面。元世祖忽必烈把茶马古道定为正式驿道。各地的茶号,将自己生产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各地。普洱茶于清朝“名重天下”,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使得朝廷开市、控权,皇帝的青睐又使普洱茶成为了贡茶。至今,故宫还珍藏着光绪年间进贡的万寿龙团贡茶。万寿龙团贡茶重约2.5千克,历经150多年仍然保存完好,外观端庄,色泽明显,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在当时不仅受到历代皇帝的喜爱,还作为国礼送给外国使臣。云南大叶种茶树是国家级茶树良种,茶树植株多为乔木型,树冠高大,其内含物质丰富,是普洱茶的唯一原料。普洱茶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即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制成。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及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具有外形色泽墨绿、内质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的品质特征。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具有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的品质特征。普洱紧压茶的代表性产品主要有:饼茶、沱茶、砖茶、特型茶等。

饼茶 是外形呈扁平“饼状”的普洱茶。常以七块饼茶为限,用笋叶包装为一筒,故又名“七子饼茶”。传统的“七子饼茶”每块净重357克,直径22厘米,中心厚度2厘米,边缘厚1厘米。近几年应市场需求,其他规格的饼茶也大量出现。

沱茶 是外形呈“碗臼状”的普洱茶。旧时主产下关,经茶马古道行销四川、西藏等地。川人常以“沱江”水冲泡,遂有“下关茶叶沱江水”的佳话,“沱茶”也因此而得名。每个净重100克,偶有250克或500克生产。20世纪90年代初改良的3~5克“迷你”小沱茶引发了沱茶产品链向大小两端的延伸。形似南瓜状的“金瓜茶”亦是沱茶的一种。

砖茶 长方形或正方形,酷似“砖块”,每块重量250~4000克不等。

特型茶 普洱紧压茶中,除了饼茶、砖茶、沱茶三种最为传统的形制以外的形状各异的普洱茶。常见的有班禅紧茶(俗称蘑菇茶)、钱币茶、葫芦茶等。

【文化积淀】

普洱茶与民族文化

作为中国历史名茶,普洱茶属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有着自己独特、强烈的地方民族文化风情。云南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布朗族、基诺族、佤族、彝族的先民,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野生茶树的人,并且创造、发展了各民族特有的茶艺、茶礼、茶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并沉淀为一种民族精神。

普洱茶与名人雅士

乾隆皇帝对普洱茶情有独钟,专门找来陆羽的《茶经》研究却没能查清楚,于是就有了御制诗《烹雪用前韵》中的诗句:“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来足夸雀舌。点成一碗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渐拙。”在文化学者余秋雨眼中,书法、昆曲、普洱茶是“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

暗藏中国文化的“命穴”和“胎记”,而普洱茶是纯粹的“生态文化”。他的《品鉴普洱茶》,书写的是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内在的精神价值,字里行间满满渗透出他对普洱茶的喜爱以及茶之于生活的感悟。那一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喝一口便知”悠长而深远。

【品牌建设】

成立于2006年4月的云南省普洱茶协会,是全省性普洱茶行业组织。为了规范普洱茶行业及市场,更好地保护普洱茶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权益,维护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协会成功申报了“普洱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的综合价值及综合价格在地理标志产品中名列前茅,因而,云南省普洱茶协会的品牌建设之路任重道远。“普洱茶”地理标志作为行业的金字招牌,对于其使用管理做到“严格条件”下的“放开使用”,为真正想做好普洱茶的企业保驾护航,严厉打击侵权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形成“凡是用上地理标志的,就在政府的监管之下,产品质量有保证,食品安全合格”的消费导向,最终引导产业良性高效发展。

【知识链接】

普洱茶健康功效

普洱茶,除了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及引人入胜的文化内涵,在科学视觉下,普洱茶因其品种和加工工艺特殊,产生了独特营养作用及保健功能。首先,普洱茶内含有比小叶种等其他品种的茶叶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并且由于普洱茶的发酵过程,经过众多微生物的作用之后,生产了比原来更多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除此之外,普洱茶还具有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等特殊的功能成分,使得普洱茶具有了独特的降脂降糖、降胆固醇及减肥的功效。这与现代人生活中备受关注的几个主流的保健诉求相吻合,因此普洱茶在近十几年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同时,因为普洱茶中咖啡因的含量相比其他茶类低了很多,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夜间饮用普洱茶是不会影响饮用者的睡眠的。

普洱茶的挑选

一观茶面 好普洱色泽光亮,生茶新鲜,熟茶或陈茶黑里泛红,呈新鲜猪肝色。条索肥壮紧实、条形完整,外观平整端正、清洁、无杂质,纹路明晰、棱角齐整,松紧适度、不起层掉面。

二闻茶香 普洱茶的香气是最自然的、完全是靠茶品本身所含有的芳香物质,历经陈化时间、仓储环境,再经沸水冲泡而散发出的自然气味。

三品茶汤 好普洱,汤色明亮、透明。生茶泡之,色泽金黄,如琥珀、如宝石。熟茶泡之,色泽红亮,且随年份不同而变化多端,或如石榴、或如红酒、或如玛瑙、或如板栗,但一定明亮醇和,汤面还会形成一片油珠型的膜。饮之润滑爽口,回味悠长,醇香连绵不绝。

四鉴茶底 即茶渣,它是辨别茶叶用料的重要手段之一。生茶冲泡后,叶底新鲜饱满,以手指揉捏茶叶底,以弹性强、叶面完整为佳,表示茶叶制造得宜,仓储良好发酵完整自然。若冲泡后茶底活性柔软、色泽暗栗,则应为渥堆发酵之熟茶。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普洱茶

国家公告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年第60号

保护范围: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州市部分现辖行政区域

猜你喜欢
普洱茶普洱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普洱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喝普洱茶能减肥吗?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