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2016-06-15 14:51黄九生刘冬凤
当代医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血小板辅助心肌梗死

黄九生 刘冬凤

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黄九生 刘冬凤

目的 分析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辅助检查各项参数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ST段降低、LVEF、缺血导联数、LVEDd含量均基本相符,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T段降低、LVEF、缺血导联数、LVEDd含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行,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疏血通注射液;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行性;安全性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形成主要是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坏及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白色血栓导致心肌细胞发生坏死而造成的[1]。因此,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根本在于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欠佳,不能够满足临床上的需求。有研究表明,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病死率[2]。本文就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了本次实验,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2年3月~2014年8月于吉水县人民医院受治疗的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脑、肾功能不全等系统性疾病。整个实验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签署下完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2.3±4.6)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2.5±4.8)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方案,具体措施为:入院后进行吸氧、卧床休息,同时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此外给予口服300mg的氯吡格雷(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06),之后75mg/d,共治疗10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6mL的疏血通注射液(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78)加入250mL生理盐水,1次/d,共治疗10d。

1.3 评价指标[3]显效主要是指心绞痛各项症状均彻底消失,心电图ST-T显著改善;有效主要是指心绞痛各项症状均得到缓解,心电图ST-T有改善;无效主要是指心绞痛各项症状均没有得到缓解,心电图ST-T缺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比较等级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患者辅助检查各项参数的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的ST段降低、LVEF、缺血导联数、LVEDd含量均基本相符,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T段降低、LVEF、缺血导联数、LVEDd含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辅助检查各项参数的对比(x±s)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3 讨论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状[4]。近年来,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制约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规治疗方案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5]。氯吡格雷作为一种ADP受体拮抗剂,其代谢产物对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具有选择性,使得GPⅡb/Ⅲa受体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较为隐蔽,从而使得ADP释放引起血小板活化扩增得到阻止,最终使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6]。本次实验数据显示,常规治疗后患者的ST段降低及缺血导联数分别仅为(0.8±0.1)mm、(3.7±0.9),显著低于治疗前。说明常规治疗方案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因此不能满足临床上的需求[7]。

大量研究表明,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和蚓激酶样物质,具有促纤溶、降解促凝蛋白质、抗凝等优点[8]。水蛭素对凝血酶具有高度的抑制作用。同时水蛭素还可以抑制血小板与凝血酶的结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9]。而蚓激酶作为一种糖蛋白,具有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本次实验数据显示,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ST段降低及缺血导联数分别仅达(0.3±0.2)mm、(2.6±0.4),显著低于常规治疗方案(0.8±0.1)mm、(3.7±0.9)(P<0.05)。此外,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7.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方案82.5%(P<0.05)。说明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地提高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总有效率,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1] 石红梅,李莉,魏建,等.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疗效及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1,17(17):113-114.

[2] 张运芳.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对预后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2):121-122.

[3] 齐静,姜钧文,陈韦,等.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同抗栓治疗方案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3):248-251.

[4] 王旭,聂绍平,金泽宁,等.三种评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预测价值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2):1269-1271.

[5] 王继东.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35例[J].中医杂志,2011,52(23):2047-2048.

[6] 李秀芬,葛振嵘,许力舒,等.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4):429-430.

[7] 王正忠,赵思源,顾遵才,等.替罗非班在非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1,51(41):68-69.

[8] 李霖,黄创,郭鹏,等.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5):1255-1256.

[9] 段小春,高海,李南,等.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6):582-58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031

江西 331600 吉水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黄九生) 吉水县人民医院妇科(刘冬凤)

猜你喜欢
血小板辅助心肌梗死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