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探析

2016-06-15 14:51江秀华
当代医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老年性优质脑梗死

江秀华

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探析

江秀华

目的 对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92例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46例,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老年性;脑梗死;优质护理;满意度

脑梗死也被称为脑血栓,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1]。优质护理服务为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主要将患者作为中心,增强基础护理效果,并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研究指出[2-3],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对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抚州第五医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每组46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5.8±9.2)岁,病程1.6h~2年,平均病程(1.7±1.4)年;优质护理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67.2±9.1)岁,病程1.7h~3年,平均病程(1.9±1.5)年;排除伴有意识障碍、瘫痪肢体肌力达到Ⅳ级以上的患者。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指标对比,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46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均应用老年病科神经专科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

1.2.2 优质护理组 46例优质护理组患者主要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在病房环境、患者心理、康复训练、健康宣教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方面实施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病房环境护理。为老年梗塞患者建立温馨、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适宜控制病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线等适宜性,确保通风条件良好;保持地面平坦,无障碍物,避免患者出现跌倒、摔伤等意外,有序、合理的摆放病房内物品;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音乐,进而有效放松身心,提高患者舒适度;给患者建立良好、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使患者和患者家属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更加积极的接受治疗,进而大大降低并发症率与复发率。(2)心理护理。由于脑梗死疾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患者机体器官功能会逐渐减退,逐渐出现言语、吞咽功能、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等;医院内,直接与患者接触的人员为护理人员,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大多数患者不同程度伴有悲观、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和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嘱咐患者家属常常鼓励、陪伴患者,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和信任度。(3)康复训练。主要指导患者进行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其中,被动锻炼:如患者卧床不起,为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患者家属要按摩患者瘫痪肢体,指导患者对大、小关节进行弯伸手指、屈肘、屈伸膝等功能锻炼;主动锻炼:如患者活动能力较强,护理人员则可协助患者坐到凳椅上,协助其进行扶物站立、伸膝、提腿等动作;如脑梗死患者能够自立行走,则要逐渐加大运动量,加强锻炼,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快速恢复。(4)健康宣教。采取应用科普手册、录像或者电视等形式,对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知识,这样一方面能够巩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加大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脑梗死疾病知识的宣传,可采取发放科普手册、录像以及电视等形式,巩固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积极性;患者出院后,可应用打电话、短信或者上门等随访形式,监督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并规范其生活习惯,促进疾病快速恢复。(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洗脸、穿衣、进食、排便、洗澡以及家务劳动等。其中,洗脸:洗脸时用键侧手进行洗脸、漱口、梳头等,此后可逐渐转为应用患侧手协助键侧手;穿衣:患者衣服以宽大柔软、样式简单的为主,穿衣服时,按照先患侧、后键侧的顺序;脱衣服时按照先键侧、后患侧的顺序;进食:早期应用喂食法,此后逐渐训练为自行进食,患者康复后,饮食逐渐以半流质饮食转变为正常饮食;排便:起初主要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尽量鼓励患者自行排便,如患者伴有便秘、尿潴留或者大小便失禁等现象,则护理人员严格遵循医嘱处理;洗澡:可应用盆浴或者淋浴的方式,注意合理控制洗澡时间,不宜过长,起初患者家属要协助患者洗澡,此后,即可指导患者自主洗浴;在保证患者能够自理生活后,家属可适当指导患者进行轻松的家务劳动。

1.3 观察指标[4]对比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其中,运用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分值越高,那么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恢复就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比较(s)

组别例数FMAMBI常规护理组4649.2±20.146.2±23.1优质护理组4669.6±25.867.9±25.9 t值4.2304.241 P值<0.05<0.05

3 讨论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老年性脑梗死属于其中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5-6]。为有效提高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实施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还要对其实施全面性优质护理服务[7-8]。本组研究中,对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表明,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运功功能恢复,并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运功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1] 苗红侠.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中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1(12):82.

[2] 苏欣.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0(3):435-436.

[3] 杨琳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3.

[4] 林阿荣,何丽蓉.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5):161.

[5] 杨丽梅,吴红恩.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4,10(zz):244.

[6] 陈桂华,刘惠茹,付小芹,等.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91-192. [7] 成巧梅,宋葆云,李玮.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康复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03-105.

[8] 沈建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1,26(3):202-2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073

江西 344000 江西抚州第五医院(江秀华)

猜你喜欢
老年性优质脑梗死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