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用于急诊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6-06-15 14:51吴丹兰熔莉付文娟
当代医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人性化实验组满意度

吴丹 兰熔莉 付文娟

人性化护理用于急诊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吴丹 兰熔莉 付文娟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用于急诊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急诊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对2组患者在抑郁程度、焦虑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方式,用于急诊患者的护理中,可以降低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急诊患者;人性化护理;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急诊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也不断提高。但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手术的成功,而对术后的康复护理更为重视。因此,提出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术后护理[1]。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其中严重外伤40例,骨折28例,急性消化系统疾病22例,肝挫伤5例,脾破裂5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48.64±6.2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8.93±3.43)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对2组患者护理结束后,各自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人性化护理方式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宣教,结合患者病情,以及患者的学历状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通过发放材料的形式,使得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方法,以及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向患者仔细讲解护理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与患者做好充分沟通,使得患者在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充分配合。

1.2.2 基本护理 保持患者居住环境清洁,对病房需要每天通风2小时左右,并且有专人对患者病房的卫生进行保持;对病房内物品的摆放要本着方便患者的原则,并征求患者意见;护理人员保持对患者微笑,并礼貌的进行护理;对患者日常居住环境保持安静,保持阳光充足,并保持空气湿度适宜。

1.2.3 心理护理 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并对患者的心理需求适当满足;用成功治疗的结果举例给患者看,使患者树立治好疾病的信心;在病房适当的播放节奏轻快的音乐,有助于患者的情绪稳定。

1.2.4 隐私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要保持尊重,对于患者不愿他人了解的隐私问题,需要做好保密工作;对于患者在治疗以及护理中,涉及到隐私方面的问题,需要经过患者允许然后进行护理,并且保证事后保密。充分尊重患者在个人信息方面的意愿。

1.3 评价标准[2]对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方式。焦虑自评量表:60分以下为正常状态,69分到60分之间为轻度焦虑,79分到70分之间为中度焦虑,8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53分以下为正常状态,64分到53分之间为轻度抑郁,73分到64分之间为中度抑郁,74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精神状况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后,2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精神状况护理效果对比(x±s,分)

2.2 2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不同方面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患者在患病住院时,出于对自己病症的不了解以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等原因,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又会对病情的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急诊入院的患者,病情大不相同,统一的护理很难满足患者康复的需求,所以,针对患者病情特点,结合患者性格进行人性化护理,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3-4]。

急诊患者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护理需求,包括了解自身病情的意愿,对于疾病治愈的可能性担忧,以及治疗费用等方面的思考。一是心理需求,患者在患病后,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并伴随着恐慌与孤独感强烈等心理问题。出于对疾病的担心,常常会令患者寝食难安,从而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5]。

本次实验选取100例患者,对其中50例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另外5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2组比较实验组2项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工作态度、水平、护理效果及环境和健康教育5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来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实验结果与齐莉[6]的研究结果一致。根据研究结果能够看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急诊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还能够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其临床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就是要针对上述急诊患者的需求问题,予以解决。通过将病房营造出人性化的气氛,使得患者在病房内能体会到家一样的感觉,降低患者孤独感与抑郁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体现充分的尊重、理解与关怀,使得患者迅速熟悉医院环境并消除不适应感;由于患者属于弱势群体,并且对许多医疗方面的问题不了解,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耐心、仔细的讲解治疗护理过程的诸多问题以及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像家人一样的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树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7-8]。

通过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本文对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实验观察,发现采用这种护理方式后,患者在精神状况方面的恢复程度较为理想,而患者自身的满意程度也较高。将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在评分结果中表明:人性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对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1] 张淑珍.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4(10):19-20.

[2] 杨冬梅,赵霄霞,刘海英.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4):11-12.

[3] 王瑞雪.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12):3254-3255.

[4] 屈树娟,董瑞馨.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11(11):2606.

[5] 康欣欣.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702-2703.

[6] 齐莉.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0):233-234.

[7] 白庆琳.将人性化护理融入急诊ICU护理带教工作的方案及实践[J].甘肃医药,2015,34(5):386-388.

[8] 罗文学.对急诊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6):72-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078

江西 336000 宜春市中医院(吴丹) 宜春市人民医院 (兰熔莉 付文娟)

猜你喜欢
人性化实验组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人性化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