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临床观察

2016-06-15 14:51周大平
当代医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患肢中风针灸

周大平

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临床观察

周大平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急性中风患者79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康复组40例患者接受康复疗法治疗,针灸康复组39例患者予以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肢功能评分、住院时间、ADL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 针灸康复组总有效率97.44%明显较高,跟康复组7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康复组平均住院时间、ADL评分、患肢功能评分分别为(15.42±2.34)d、(63.14±13.14)分、(68.25±14.25)分跟康复组(19.52±3.63)d、(42.26±2.33)分、(50.24±3.51)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康复疗法,有利于促进急性中风病情稳定,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

针灸;康复疗法;急性中风;临床效果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兴起和发展,其在中风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康复疗法和针灸疗法治疗时机相似,且在理论上和实际治疗效果上都有互补特性[1],目前,两者结合在多种神经系统康复疾病中被应用,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基于此,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对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中风患者79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康复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8.45±10.89)岁;体质量43~86kg,平均体质量(64.98±11.12)kg。针灸康复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

45~80岁,平均年龄(68.15±10.29)岁;体质量42~85kg,平均体质量(64.19±11.08)kg。2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岁数、体质量、男女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康复组接受康复疗法治疗,针灸康复组予以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其中,常规疗法包括;颅内压降低、脑水肿消除、预防感染等。针灸措施根据不同分期进行,BrunnstromⅠ、Ⅱ期健侧上肢取鱼际、合谷、外关、手三里,下肢取太冲、足三里、阳陵泉和委中穴,均采用泻法进行针刺,每天针刺2次,留针15min。患侧取穴一样,手法为补法,每天针刺2次,留针20min。BrunnstromⅢ期则健侧和患侧同时进行针灸,每天针灸1次,每次留针25min。

康复疗法:分四期训练,一期训练时间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对患者进行膝关节、腕关节屈伸训练、指尖波浪形运动训练。二期训练主要是针对患者左右摆髋、单腿半桥、翘腿、耸肩等进行训练。三期训练主要指导患者进行坐立、站立以及行走的训练。四期训练主要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衣、起床、洗漱等。康复训练需注意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度为准进行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的调节[2]。

1.3 评价指标 对比2组患肢功能评分、住院时间、ADL评分和治疗效果。

患肢功能评分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评分进行评估,其分为5个级别,Fugl-Meyer<50为Ⅰ级,表示存在严重运动功能障碍;50<Fugl-Meyer<84为Ⅱ级,表示存在明显运动功能障碍;85<Fugl-Meyer<95为Ⅲ级,表示存在中度运动功能障碍;96<Fugl-Meyer<99为Ⅳ级,表示存在轻度运动功能障碍;Fugl-Meyer=100为Ⅴ级,表示运动功能正常。其中,Ⅰ级为无效;Ⅱ级、Ⅲ级为有效;Ⅳ级为显效;Ⅴ级为痊愈,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

日常生活评价按照ADL量表进行评估,其中评分为0~20分为完全依赖,评分21~61分为严重依赖,评分62~90分为中度依赖,评分91~99分为轻度依赖,而评分为100分则为独立[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针灸康复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康复组和针灸康复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患肢功能评分、住院时间、ADL评分比较 针灸康复组患肢功能评分、住院时间、ADL评分跟康复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风应用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刺相关穴位,通过健侧经气带动患侧经络残存之气,健侧患侧相结合,将体内邪气驱除。一般来说,在中风初期,可以健侧取泻法,患侧取补法,可显著缩短康复进程,疗效非常显著。同时,针灸还根据现代医学中Brunnstrom分期,通过健侧肌张力,有效对患侧肌张力进行刺激,提高肌张力量[5]。

而康复疗法则循序渐进,从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从床上运动到床下站立行走运动,后期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逐步提升患者在中风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目的在于加速机体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凝、聚、浓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6-7]。

针灸和康复疗法结合共同发挥了针灸的气血得养、疏通经络、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和康复训练提升患侧肌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重新构建[8]。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康复组接受康复疗法治疗,针灸康复组予以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结果显示,针灸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患肢功能评分、住院时间、ADL评分跟康复组相比均有显著优势,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康复疗法,有利于促进急性中风病情稳定,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但关于针灸、康复疗法应用的先后顺序、针灸体位和取穴等仍需进一步进行探讨。

表2 2组患者患肢功能评分、住院时间、ADL评分比较(±s)

表2 2组患者患肢功能评分、住院时间、ADL评分比较(±s)

注:与康复组比较,t=5.233,aP=0.012;t=10.923,bP=0.000;t=9.531,cP=0.0010.05

组别例数平均住院时间(d)ADL评分(分)患肢功能评分(分)康复组4019.52±3.6342.26±2.3350.24±3.51针灸康复组3915.42±2.34a63.14±13.14b68.25±14.25c

[1] 蔡礼松.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69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06-107.

[2] 朱德军.针灸辅助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4,31(23):229.

[3] 李文建.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733-1734.

[4] 雷胜龙,覃天.80例急性中风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3,28(27):730-731.

[5] 王维强.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95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24(41):239-240.

[6] 周之人.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1):144-145.

[7] 马吉丽,刘成伟.中风后焦虑症中医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2010,16(27):9-10.

[8] 李锦杰.针刺法在中风失语症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2(17):152-1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108

湖南 412000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周大平)

猜你喜欢
患肢中风针灸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