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耳石复位法在分型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2016-06-15 15:46马恒章钟林清林朋兴石智锋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头位耳石规管

马恒章 钟林清 林朋兴 石智锋

探讨耳石复位法在分型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马恒章 钟林清 林朋兴 石智锋

目的 探讨CRP(耳石复位法)在分型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耳石复位法诊治的BPPV患者150例,主要对其中的97例PC-BPPV和29例HC-BPPV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将这12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PC-BPPV患者采取改良的Epley耳石复位法,HC-BPPV患者采取Banbecue翻滚法;对照组患者统一采取Epley耳石复位法。对余下的24例SC-BPPV患者也采取改良的Epley耳石复位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的改善时间比对照组低,治疗1个月的前庭功能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石复位法在BPPV的治疗中效果良好,对于不同的半规管BPPV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对HC-BPPV采取Barbecue方案,对PC-BPPV及SC-BPPV采取改良后的Epley耳石复位法方案,均有显著的效果。

耳石复位法;BPPV;Epley耳石复位法;Banbecue翻滚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临床上产检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的位置时会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和眼震。该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在老年人中最为多见。该病具有自限性,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PC-BPPV占80%~90%),其次为外(HC-BPPV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SC-BPPV占2%)。本文主要对PC-BPPV、HC-PBBV两种患者的不同疗法及不同对比作简要讨论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宁德市闽东医院接受耳石复位法诊治的BPPV患者150例,主要对其中的97例PC-BPPV和29例HC-BPPV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将这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40.98±4.73)岁。观察组男22例,女41例,50例PC-BPPV,13例HC-BPPV;对照组男20例,女43例,47例PC-BPPV,16例HC-BPPV。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与病程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选取的病例都符合中华医学会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2007年)制定的BPPV诊断标准:PC-BPPV患者Dix-Hallpike诱发实验阳性者,HC-BPPV患者仰卧侧头位实验阳性[1];均同意临床研究治疗方案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 50例PC-BPPV的患者用改良的Epley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1)让患者取坐位,头转向患侧45°,保持头位不动,将患者迅速由坐位变成仰卧位,头应向后悬垂于地面成30°,此操作情况下,可观察患者眩晕及眼震情况,以确定患者是否属于此类半规管;(2)将患者的头向另一侧旋转90°,接着将患者的头和整个躯体朝患侧转90°,身体呈侧卧位、头仰视位;(3)慢慢扶起患者,坐起时头保持前倾。若用此方法3次还未见效果,则改用Semont管石解脱法:(1)患者保持坐于床沿的姿势,头向健侧转45°,双脚下垂;(2)保持头位不变,调整患者从坐位向患侧侧卧;(3)将患者迅速扶起到坐位再迅速变为健侧侧卧位;(4)让患者缓慢做起,头略前倾。

13例HC-BPPV患者用Barbecue翻滚法进行治疗:让患者由坐位迅速平卧,头和躯体向健侧连续旋转4个90°,然后坐起。此过程中,头位的转换速度越快越好,变位时保持头位不变,直至眩晕和眼震消失0.5~1min后再进行其他步骤。

以上两种方法,每个步骤所需持续的时间为1~2min,至眩晕和眼震消失后继续保持1min,对仍有眩晕感的患者进行多次复位。

1.3.2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63例BPPV的患者都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1)耳石微粒从开壶腹部向半规管中部移动,头低向地面与地面成60°且向右转45°,保持30s;(2)越过半规管中部朝椭圆囊侧半规管移动:将患者头部转动90°,朝左侧45°转头,保持30s;(3)回归到椭圆囊:将患者躯体朝左转90°,然后朝左侧45°转头;(4)调整患者头部向正前方看,然后慢慢坐起。

此治疗过程中,要避免诱发眩晕的体位,对不能自然消除眩晕的患者以药物治疗;疗程周期内,患者要选用健侧卧位、高枕睡眠的方式修养,不能低头及做剧烈运动;治疗结束后需定期复查。

1.3.3 SC-BPPV患者的治疗 该类型患者的治疗与观察组PC-BPPV患者的治疗方式一样。

1.4 观察指标 包括:前庭功能、眩晕次数、恐惧感、恶心呕吐、强迫头位、治疗时间等。

1.5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数据用SPA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临床疗效情况对比 在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显示出:(1)患者在1周内、1个月内的眩晕次数都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眩晕次数比对照组要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较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前庭功能有所降低,且在1个月后的2组组间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临床疗效情况对比(x±s)

2.2 2组患者临床病状的改善 通过不同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以下症状与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病状的改善时长(x±s)

2.3 不同类型BPPV的治疗效果 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回访调查情况显示:(1)经过不同的耳石复位法治疗,观察组PC-BPPV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CBPPV型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通过改良的Epley耳石复位法对治疗SC-BPPV患者也非常有效,其有效率高达91.67%。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BPPV的治疗效果(n)

3 讨论

眩晕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综合症,在患者就诊原因中占第3位,占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5%~10%,而BPPV又占所有眩晕患者的17%~22%[2]。眩晕症也可以称作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某些因素导致耳石脱离后,这些脱离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随着人体头位的变化,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变化,沉伏的耳石就随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管,引起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发生的时间较短,几秒到几分钟之间,也可能周期性加重或缓解,其病程长短不一。

该病一般可以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而继发性继发于突聋、偏头疼、头部外伤、梅尼埃病、病毒性迷路炎、内听到动脉缺血、中耳和内耳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及颈性眩晕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半规管的炎症或缺血损伤而致耳石脱落。以半规管结构的空间位置来说,直立时,后半规管的位置最低,更容易让前庭囊斑脱落的耳石颗粒游动到此,所以,PCBPPV是临床上发病最高的耳石症[3]。该病的临床表现为:主要多发于中年人群,女性居多,发病突然,症状发生通常与头部或体位的变化有关。

根据病理和生理机制研究出的耳石症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Dix-Hallpike变位试验(为前、后半规管耳石症的检查方法)及Rolltest滚转试验(诊断外侧半规管的耳石症);治疗方法有:(1)前庭抑制剂,如非那根、脑益嗪等;(2)继发性耳石症应进行病因治疗;(3)体位疗法;(4)管石解脱法;(5)管石复位法;(6)Epley复位法,一般只需1次,操作简单且效果佳;(7)CH-BPPV耳石复位法。当然,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率不相同,且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如果上述治疗没有效果且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需考虑进行手术治疗。部分BPPV患者在进行耳石复位后,出现头部昏沉等感受,可能是因为耳石进到椭圆囊后引起局部的刺激所致,是耳石复位后的并发症,而不是BPPV的病变。

随着对病情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手法的不断优化,BPPV患者的确诊率也得到明显提高。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眩晕也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表现之一,与体位改变的关系较大,如延误诊断会产生严重后果[4]。因此,要在基于对病史的详细询问上,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进行CT血管造影或DSA检查[5]。

关于BPPV目前尚存在许多争议,就其发病位置的问题上,解剖学研究表明,水平半规管及前半规管离椭圆囊斑更近,在做头部运动或仰卧时,耳石更容易脱落进入水平半规管[6-11]

综上所述,对BPPV患者的治疗必须要先进行检查,以确定患者所属的病症为哪一种,再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耳石复位的疗法,对HC-BPPV采取Barbecue方法,对PC-BPPV及SC-BPPV采取改良后的Epley耳石复位法,在保证患者不用手术的情况下,将患者治愈。总之,耳石复位法在BPPV的治疗中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1] 于吉友,刘永海.不同耳石复位法应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16-19.

[2] 景坚,赵子攀.耳石复位法在分型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84-86.

[3] 王明辉,徐开旭,张秋贵.耳石复位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7(6):531-532.

[4] 王海霞,唐丽瓯.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主诉头晕住院病人的鉴别诊断[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3):262-264.

[5] 侯炳辉,张晨,赵仁亮,等.CT血管造影评价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价值[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46(2):163-165.

[6] 姚晓喜,田涛,杨期明,等.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3):14-16.

[7] 吴小花,刘丹平,李文娜,等.眩晕症护理198例[J].当代医学, 2010,16(20):116-117.

[8] 吴咏红,王苹.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0,16(21):148-149.

[9] 黄洁玲,解龙昌,高聪,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3例诊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32-33,35.

[10] 米拉吉·卡地尔,阿孜古丽·图尔逊江.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3):291-292.

[11] 白鹤,胡霞.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3):44-4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RP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and its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Methods A randomly selected patients with BPPV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150 cases, mainly of the 97 patients with PC-BPPV and 29 patients with HC-BPPV patients wer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the 126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of 63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PC-BPPV adopt modified Epley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Patients with HC-BPPV take Banbecu E rolling metho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dopt a unified Epley maneuver. Of the remaining 2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BPPV also take modified Epley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Results Observation of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improvement in tim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1 month of vestibular func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difference is bigge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BPPV effect is good, the With the semicircular canal BPPV take different treatment approaches, take barbecue scheme of HC-BPPV and adopt a modified Epley Canal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 Scheme of PC-BPPV and SC-BPPV had significant effect.

BPPV; Epley respositioning procedure; Despositioning procedure; Banbecue rolling method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04

福建 355000 宁德市闽东医院神经内科 (马恒章 钟林清 林朋兴 石智锋)

猜你喜欢
头位耳石规管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