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在腹腔镜手术全麻拔管期的临床应用

2016-06-15 15:46赵海金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咪啶乙组甲组

赵海金

右美托咪啶在腹腔镜手术全麻拔管期的临床应用

赵海金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在临床腹腔镜全麻术拔管期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抽选98例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2组,各49例,在全麻拔管期分别给予其丙泊酚(甲组)与右美托咪啶(乙组)应用,观察2组效果。结果 在T1、T2两时间段,甲组Bp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本组T0时段与乙组同时段Bp水平,且甲组T1、T22个时间段的HR水平也显著高于本组组T0时段与乙组同时段HR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3%,与乙组的10.2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临床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拔管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可较好地稳定患者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腹腔镜手术;右美托咪啶;全麻拔管期

在我国,虽然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影响较小,以及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症状和并发症情况较为低下;但是患者进行麻醉后容易出现呼吸道梗塞以及循环功能不稳定等状况,而手术进行后,患者的这些状况并没有得到处理,极易造成患者的手术不成功,甚至出现死亡情况。再者,在患者进行拔管期时,由于拔管部位的特殊性,容易造成患者的神经系统出现过激的反应,使患者的某些身体指标出现问题,不及时进行药物处理的话,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当前在临床腹腔镜全麻术拔管期时,一般会在拔前采取静注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阿片受体激动药、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预防措施,但是由于这些药物所具有的临床效果并不显著。而最新研究出的右美托咪啶虽然在最开始是作为降压药出现在临床中,但是由于其所具有的麻醉功能,能够使患者在麻醉时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等,已经在麻醉手术中越来越常见。针对右美托咪啶在麻醉中凸显出的药理独特性以及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在临床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拔管期这一方面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少,就此

为探讨右美托咪啶在临床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拔管期的应用与效果,本研究抽选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河南省辉县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60例,女38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0±4)岁。所有患者均具体结合自身病情择期行腹腔镜全麻手术治疗,且均无显著心肺肝肾功能障碍与呼吸道疾病,也无右美托咪啶与相关药物过敏史,无长期应用镇静类药物史。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甲、乙2组,各49例,且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处理,即首先给予患者0.05mg/kg咪达唑仑+1.5~2.0mg/kg丙泊酚+2~4μg/kg芬太尼+0.1mg/kg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处理,且均经口鼻进行气管插管[1];然后,在手术中给予患者持续泵注4~10mg/(kg·h)丙泊酚+0.2~0.4μg/(kg·min)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处理,并结合维持效果,间断性地给予患者0.04mg/kg维库溴铵联合吸入1%~2%异氟烷来获得更好的麻醉维持效果,直到完成手术操作,缝合伤口位置;同时,均于手术结束前的20min开始停止泵注肌肉松弛剂与镇痛剂,并于手术完成前的2min停止泵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且术中均不应用止吐药,待手术完成后将患者带着气管导管送入麻醉复苏室[2]。在麻醉复苏室,2组患者均动态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体征,其中,甲组给予靶控输注1μg/kg丙泊酚,而乙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啶缓慢静脉滴注,负荷剂量与维持剂量均为0.4μg/ kg[3]。2组均在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停止给药。

1.3 观察项目 分别记录2组患者在拔管前2min(T0)、拔管时(T1)与拔管后5min(T2)3个时间段的HR、Bp与SpO2变化情况[4]。同时,观察记录2组患者出现高血压、心动过速与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在T1、T22个时间段,甲组Bp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本组T0时段与乙组同时段Bp水平,且甲组T1、T22个时间段的HR水平也显著高于本组T0时段与乙组同时段HR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T1、T22时间段的SpO2水平同本组T0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甲组有2例出现高血压反应,4例心动过速,4例恶心呕吐,2例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3%;而乙组有2例出现高血压反应,1例心动过速,1例恶心呕吐,1例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拔管期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比较(x±s)

3 讨论

对全麻手术患者而言,其在气管拔管期因受到疼痛、吸痰与导管刺激、呛咳等因素影响,极易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5-6]。而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有着较理想的镇痛、镇静与抗交感作用。同时,在全麻拔管期,该药物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机制主要有:(1)通过高选择性激动位于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来有效抑制因交感神经活性而诱发的HR与MAP下降情况[7];(2)通过激动髓背角的α2受体,来发挥镇痛效果,从而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8];(3)通过减少患者拔管期躁动、呛咳、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来相对稳定其血流动力学。

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均在拔管期应用了适当的右美托咪啶,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在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少,显著优于拔管期接受丙泊酚的甲组患者,且该组患者出现高血压、恶心呕吐与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甲组。由此可知,针对临床上的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可在拔管期给予其静脉滴注适量的右美托咪啶,以此来较好地维持患者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1] 吴涯雯,黄鸿晖,郭苇航,等.右美托咪定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5):2426-2428.

[2] 曹宁学,刘兰.右美托咪定在气管内全身麻醉苏醒期拔管的临床应用[J].药物与人,2014,27(3):89-90.

[3] 李春艳,赵烨钧,肖旺频,等.右美托咪啶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循环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3):309-310.

[4] 王小江,赵建生.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11):2019-2020.

[5] 钟剑平,何绍旋.右美托咪定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作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2):1026-1029.

[6] 吴伟强.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拔管期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4):404-405,407.

[7] 贾宝河,王克宇,刘巨斌,等.盐酸右美托咪啶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2014, 11(19):1642-1644.

[8] 吕艳芳,徐萌艳.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手术全麻拔管期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38-40,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100

河南 453600 河南省辉县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赵海金)

猜你喜欢
咪啶乙组甲组
右美托咪啶对髋关节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谵妄的影响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右美托咪啶辅助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右美托咪啶辅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后寒战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