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采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6-06-16 03:16徐耀端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个旧661000
中外医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神经内镜治疗效果

徐耀端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个旧 661000



垂体瘤采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徐耀端
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个旧661000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瘤采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0年5月—2015年10月接收的8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颅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切除情况为:肿瘤全切35例(87.5%)、次全切3例(7.5%)、部分切除2例(5.0%),对照组的肿瘤切除情况为:肿瘤全切31例(77.5%)、次全切3例(7.5%)、部分切除6例(1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为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具有创伤小、肿瘤切除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以及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总体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垂体肿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外科;治疗效果

垂体瘤是一类临床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部位在颅内鞍区的垂体前叶和颅内咽管上皮,发病率约为颅内良性肿瘤的10%~20%[1]。临床研究表明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垂体细胞的功能缺陷和相关激素分泌异常等。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迅速发展,结合神经外科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越来越好。该院以2010年5月—2015年10月接收的8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0年5月—2015年10月接收的8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和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其中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46例,年龄为17~78岁,平均年龄(37.7±4.9)岁,平均病程(1.8±1.0)年,包括视力下降14例,颅内压增高20例,闭经22例,视野缺损6例,向心肥胖2例,多饮多尿10例,无症状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和传统经颅手术治疗,各40例。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均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具体病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颅手术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包括:患者术前3 d鼻腔内滴注妥布霉素眼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4134),漱口液漱口,口服泼尼松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2552),利用MRI、CT等影像学方法检查鼻腔状况,并于术前24 h作清理鼻毛。具体手术过程[2-3]如下:①麻醉固定:对患者采取常规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术时保持仰卧姿势并保持头部向后仰15。,侧偏向术者20。,采用碘伏对鼻腔以及手术涉及的面部消毒;②入路: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相应鼻孔在30。内镜的引导下沿着中鼻甲及鼻中隔间入路,建立手术通道,完成后利用含0.01%NA(去甲肾上腺素)盐水的棉条扩大通道;③暴露肿瘤:在患者的蝶窦隐窝里显露蝶窦开口,以开口里上缘1 cm为起始沿一侧鼻中隔的黏膜向后弧形切开,掀向后方暴露蝶窦前下壁,利用磨钻扩大蝶窦开口至直径为1.5~2 cm左右,磨除蝶窦间隔,并暴露双侧颈内动脉隆起,完整显露鞍底,在鞍底中偏下的部位进行磨削,使开放直径达1.0 cm左右,后在鞍内穿刺并抽吸探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切开硬膜并进行电灼,使硬膜收缩从而达到的目的;④切除肿瘤:肿瘤暴露后应分块切除,肿瘤体积较大时应在切除的同时利用内镜向肿瘤腔内探查,并切除残余肿瘤,切除完成后一般会在瘤腔内采用明胶海绵或者医用纱布填塞,后用人工硬膜封闭,如果手术结束后术侧的鼻腔黏膜受损不明显则不需要进行充填。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察指标包括手术用时、出血量、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

1.3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涉及对比的计量资料用(±s)形式表示,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s)

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P组别66.1±10.2 118.7±11.3 -21.854 <0.001手术时间(min)103.1±18.9 238.2±16.9 -33.701 <0.001 6.6±1.2 15.8±1.7 -27.962 <0.001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

2.2肿瘤切除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情况比较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对比[n(%)]

2.3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3/40),包括一过性尿崩症和脑髓液漏各1例;对照组为22.5%(9/ 40),包括一过性尿崩症5例,脑髓液漏4例以及视野障碍加重1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垂体瘤的早期临床治疗是采用开颅手术进行病灶切除,并且在近五十年来随着临床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外科治疗取得了跨越式进步,在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手术所致的附加创伤,从而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和生存质量。垂体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4-5]:一是下丘脑调控失常机理,二是垂体细胞自身缺陷机理。前者认为病因起源于下丘脑,在下丘脑的异常调控下,引起垂体功能亢进、增生以致产生腺瘤。后者则认为是垂体局部因素使垂体细胞功能亢进状态,进而形成腺瘤。目前医学界的研究结果更偏向后者。

临床上垂体瘤的常见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主要是实施外科手术的切除治疗,传统的经颅手术临床效果一般[6-7]。随着内镜技术快速发展,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开始应用于临床且相关技术日趋成熟,临床上的手术操作也比较的高效和简单,国内大量研究表明该方法的临床效果较好。内镜介入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光学照明特征,调整内镜的角度能够近距离地将患者的病变部位显露,有助于切除的进行,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鼻腔内的相关结构,安全性较高且恢复良好,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就医成本。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是改善手术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治疗中尽可能对患者的鼻腔结构今夕给保护,并且在患者的内镜治疗中牵开器和内镜都是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工具,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要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扩张器的过度扩张而导致鼻中隔出现骨折病症,同时在患者的蝶窦打开时要尽可能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病症状况。李璞等[8]的研究结果[8]显示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和异常内分泌下降更高。其中术中出血量降低至(82.45±21.56)mL,与该次研究中的结果相近,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患者的手术用时(66.1±10.2)min、出血量(103.1±18.9)mL和住院时间(6.6±1.2)d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手术用时(118.7±11.3)min、出血量(238.2±16.9)mL和住院时间(15.8±1.7)d。

综上所述,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相对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肿瘤切除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副反应少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厚恩,钱进,郭红光,等.鼻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4):326-327,339.

[2]吴广德,金丽华.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482-483.

[3]包明月,程宏伟,冯春国,等.垂体瘤内镜与显微镜手术的Meta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3):114-119.

[4]郭英,李文胜,蔡梅钦,等.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72例临床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 (5):364-366,443.

[5]阳昊,刘卫平,费舟,等.内镜在经鼻-蝶垂体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3,12 (6):568-570.

[6]方学文,赵建华,常顺,等.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 (14):2681-2682,2685.

[7]郝华超,王鹏,董轩,等.内镜经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71例[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230-231.

[8]李璞,李明升,王增森,等.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8):1028-1029.

Clinical Research on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 Operative Treatment for Hypophysoma

XU Yao-dua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Hong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Gejiu,Yunnan Province,66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 operative treatment for hypophysoma.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ophysom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0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transcranial oper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 operation,and the operation resection conditions and incidence rat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comparison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indexes including operation time,blood loss,tumor resection rat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total resection of tumors occurred to 35 cases(87.5%),subtotal resection of tumors occurred to 3 cases(7.5%),merotomy of tumors occurred to 2 cases(5.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otal resection of tumors occurred to 31 cases(77.5%),subtotal resection of tumors occurred to 3 cases(7.5%),merotomy of tumors occurred to 6 cases (15.0%)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5.0%(2/4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2.5%(9/40)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 operative treatment for hypophysom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ss trauma,high tumor resection rate,easy operation,good safety,fewer side effects and short length of stay,and the total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Hypophysoma;Neuroendoscopy;Transsphenoidal surgery;Treatment effect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4(c)-0081-02

[作者简介]徐耀端(1977.3-),男,彝族,云南屏边人,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脑肿瘤。

收稿日期:(2016-02-03)

猜你喜欢
神经内镜治疗效果
脑造通器联合脑内镜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内镜下经鼻蝶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
神经内镜下经蝶垂体大腺瘤切除并鞍底重建术临床探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