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腔充填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对恢复生理性外耳道功能的作用

2016-06-16 03:16刘爽封福新双鸭山煤炭总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中外医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外耳道作用功能

刘爽,封福新双鸭山煤炭总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乳突腔充填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对恢复生理性外耳道功能的作用

刘爽,封福新
双鸭山煤炭总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乳突腔充填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对恢复生理性外耳道功能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术中采取开放式乳突切除术,实验组在术中采取乳突腔充填术,并在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听力改善率为92.50%、外耳道功能良好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72.50%(P<0.05);实验组的术后平均干耳时间为(31.22±7.04)d,中耳炎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42.35±8.04)d和25.00%(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乳突腔充填术对恢复患者的生理性外耳道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及外耳道功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乳突腔充填术;鼓室成形术;外耳道;功能;作用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是治疗中耳炎的常见手术方式,由于手术术腔过大且形状不规则,在手术后容易堆积痂皮,容易并发感染、不易干耳等问题,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1]。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乳突腔充填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对恢复生理性外耳道功能的作用,特随机选择了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乳突腔充填术、乳突切除术,其中采取乳突腔充填术的40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报告整理完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成2组,每组40例。

实验组4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8~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09±5.21)岁,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66±1.09)年,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22︰18,其中有2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14例骨疡型中耳炎患者。

对照组4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9~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9±5.02)岁,病程在1~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25±1.02)年,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23:17,其中有25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15例骨疡型中耳炎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数据资料可用于研究对比当中。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术中采取开放式乳突切除术给予患者全麻,在耳后作切口,暴露并分离乳突外侧壁,将外耳道皮瓣至上鼓室外侧壁的皮瓣剥离,经乳突筛区进路,使用电钻磨开鼓窦,并开放乳突气房,将鼓窦内和乳突腔的病灶清除,暴露三角区后,使乳突腔“轮廓化”[2]。

1.2.2实验组在术中采取乳突腔充填术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采取骨粉、转移肌骨膜瓣充填耳道重建技术,在耳后作常规切口,将耳后三角形区乳突外侧及耳后壁的健康骨皮质削切磨除,磨除过程中,注入少量的水,并使用刮勺收集骨粉备用,接近乳突气房后停止收集,之后开放乳突气房,探查乳突腔,将耳道后壁的皮肤骨膜组织分离,并避免破损,保持完整[3]。

1.3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手术治疗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听力改善率、外耳道功能良好率、平均干耳时间和中耳炎复发率进行观察,听力改善率、外耳道功能良好率越高,平均干耳时间和中耳炎复发率越低,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听力改善率、外耳道功能良好率、中耳炎复发率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听力改善率、外耳道功能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经不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平均干耳时间

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平均干耳时间为(31.22± 7.04)d,对照组的平均干耳时间为(42.35±8.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7,P=0.01)。

3 讨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是治疗中耳炎的有效和常见手段,可以彻底清除病灶,减少病灶再次复发的机会,但在手术结束后,遗留有较大的根治腔,导致皮屑堆积、继发感染,鼓膜容易出现内陷粘连,进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手术效果。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使用乳突腔充填术具有积极的疗效,乳突腔充填手术利用自体骨片及骨粉重建上鼓室外侧壁[4],可以促进开放的外耳道-乳突腔变成接近正常形态的外耳道,保证外耳道的自净功能和完整性,减少术后继发感染的几率。除此之外,乳突腔的消失对减少鼓室的负压负荷具有积极的作用,减少咽鼓管功能异常对鼓室的影响,尤其是上鼓深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减少中耳炎的复发概率。

乳突腔充填术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一般来说外耳道作为振腔管,对于进入到外耳道2~4 kHz的声音可以放大至20 dB[5],当外耳道-乳突腔处的容积增加时,会减小共振峰的频率和振幅,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反向共振峰的现象,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听力,乳突腔充填术可以有效阻断外界气流对内耳的不良刺激,最终改善患者的听力情况[6-7]。

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听力改善率、外耳道功能良好率、平均干耳时间和中耳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乳突腔充填术对恢复患者的生理性外耳道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此研究结果与扈祚良[8]学者在《中耳乳突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乳突腔充填术28例临床观察》一文表明中耳乳突炎患者术后术腔均愈合良好,获得了干耳,术后听力提高15~30 dB,未见术后术腔肉芽生长.随访患者无复发,此研究结果与此文基本一致,进一步佐证了此文的观点。

综上所述,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乳突腔充填术对恢复患者的生理性外耳道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及外耳道功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邓永强,郑苍尚,朱耀旻,等.胸锁乳突肌瓣和腮腺筋膜瓣联合应用对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0):893-895.

[2]齐少恒,陶祥明,褚莉萍,等.自体骨粉及耳后肌骨膜瓣在开放式中耳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46-1048.

[3]覃冠锻,莫炼,侯涛,等.开放式乳突手术中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的应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4):366-367.

[4]赵明俊,孙爱东,张江云,等.外耳道皮瓣加自体骨粉乳突区组织瓣充填术[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 (10):472-473.

[5]季立,刘阳,华清泉,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颞骨CT检查对术式选择的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3):218-220.

[6]朱忠寿,蔡灿辉,魏日富,等.骨粉充填乳突术腔重建耳道在乳突切除术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6(6):1314-1315.

[7]王灿,李培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21例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1):82-84.

[8]扈祚良.中耳乳突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乳突腔充填术28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0):181.

Effect of Mastoid Cavity Plombage in the Open Mastoidectomy with Tympanoplasty on the Recovery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External Meatus

LIU Shuang,FENG Fu-xin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Shuangyashan Coal General Hospital,Shuangyashan,Heilongjiang Province,155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mastoid cavity plombage in the open mastoidectomy with tympanoplasty on the recovery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external meatu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pen mastoidectomy with tympanoplast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pen mastoidectomy in opera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astoid cavity plombage in operation,the ope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audition improvement rate and good rate of external meatus fun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92.50%,87.50%vs 75.00%,72.50%),P<0.05,the average dry ear time after operation and recurrence rate of otitis medi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31.22±7.04)d,2.50%vs(42.35±8.04)d,25.00%],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astoid cavity plombage in the open mastoidectomy with tympanoplas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ecovery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external meatus of patients,which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audition and external meatus function,and it is worth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Mastoid cavity plombage;Mastoidectomy with tympanoplasty;External meatus;Function;Effe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4(c)-0110-02

[作者简介]刘爽(1973-),男,黑龙江双鸭山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27)

猜你喜欢
外耳道作用功能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耳朵进水了,三个方法巧解决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