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比较研究

2016-06-16 03:16蒋春芳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药剂科江苏苏州215000
中外医疗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败血症不良反应

蒋春芳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药剂科,江苏苏州 215000



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比较研究

蒋春芳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药剂科,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对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12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分析,比较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治疗效果。结果头孢噻肟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种类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头孢噻肟的有效率(86.7%)明显低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有效率(96.7%)(P<0.05),但二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对新生儿败血症有一定疗效,但后者效果更佳。

[关键词]头孢噻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败血症;不良反应

败血症是新生成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和生存[1]。早期采用合理的抗生素干预是治疗的关键[2]。但是随着耐药菌种的增多,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难度不断增大[3]。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是本院常用的抗生素,且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4-5],但是目前关于二者在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效果方面的报道较少,且尚未见到二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研究。该文对该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12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进行分析,探讨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住院部诊治的新生儿败血症120例进行分析。男62例,女58例,年龄3~38 d,平均(19.9±3.8)d,体重2.7~4.5 kg,平均(3.40±0.46)kg。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修订方案》(1987年),且无其他代谢系统疾病。120例患儿中头孢噻肟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均为6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比例(头孢噻肟治疗组男31例、女29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头孢噻肟治疗组平均(19.9± 6.7)d;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平均(19.9±5.7)d]、平均体重[头孢噻肟治疗组(3.40±0.88)k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平均(3.40±0.74)kg]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血培养结果、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本研究均经过患者家属的同意,并通过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表1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结果分析[n(%)]

表3 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不良反应比较

1.2疗效评定

治愈:患儿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血液培养呈阴性;有效:患儿实验室及临床检查均好转,血液培养呈阴性;无效:患儿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血液培养呈阳性。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结果分析

研究发现头孢噻肟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血培养病原菌的种类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且比例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2.2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比较

研究发现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对新生儿败血症有显著的疗效,但头孢噻肟的有效率(86.7%)明显低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有效率(96.7%)(P<0.05),见表2。

表2 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比较

2.3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发现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院内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疾病,但早期无明显症状且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6]。本文在对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进行分析时发现头孢噻肟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种类无统计学差异性;头孢噻肟的有效率(86.7%)明显低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有效率(96.7%),但二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性。因此,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对新生儿败血症有一定疗效,且无不良反应率发生的差异性,但后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由于患儿的免疫功能不完善,极易发生感染病转移至全身[7]。已有的证据限制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诱因为细菌,少数情况下为霉菌、病毒和原虫等[8]。同时,该研究还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也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而本研究中未发现这两种病原菌,可能与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不断收集患者信息,进一步扩大研究的覆盖范围,更真实、准确的反应感染病原菌的组成及分布信息。本研究发现头孢噻肟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血培养病原菌的种类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孢噻肟为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谱广,但对革兰阴性菌作用更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菌谱更广,对临床上几乎所有的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对1606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时发现患儿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336株,占80.24%,其中葡萄球菌902株、溶血性葡萄球菌60株,革兰阴性菌235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08株,大肠埃希菌73株,念珠菌35株[9]。本研究也发现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对新生儿败血症有显著的疗效,但头孢噻肟的有效率(86.7%)明显低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有效率(96.7%)。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着重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不同病原菌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针对性治疗提供支持。

因此,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对新生儿败血症有一定疗效,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治疗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马珏瑞,华子瑜.新生儿败血症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6,6(3):51-55.

[2]冯志华.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呼吸系统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33(12):1575-1577.

[3]杨祺.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4):40-41.

[4]邹素红,熊海水.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16(35):4910-4911.

[5]魏学霞,郭静,张大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中降阶梯治疗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9(1):47-48.

[6]王丽. PCT联合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检测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1):148-149.

[7]杨焘.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1(6):522-523.

[8]赵凤霞,刘光辉,张健. IL-6和IL-8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26(12):1311-1315.

[9]唐晓娟,冯星. 1606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6(3):210-213.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Effect of Cefotaxime and 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Septicemia

JIANG Chun-f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Head Office of 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Suzhou,Jiangsu Province,21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efotaxime and 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septicemia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12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epticemia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5 were analyzed,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cefotaxime and 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type of pathogen isolated from blood between the cefotaxim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 group,P>0.05,the effective rate of cefotaxime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86.7%vs 96.7%),P<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dverse reaction between them,P>0.05. Conclusion Cefotaxime and 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septicemia has a certain curative effect,but the effect of the latter is better.

[Key words]Cefotaxime;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Septicemia;Adverse reaction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4(c)-0125-03

[作者简介]蒋春芳(1986-),女,江苏苏州人,本科,药师,主要从事药学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05)

猜你喜欢
败血症不良反应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测项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