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静脉瘘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2016-06-16 03:17郑珍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福建厦门361003
中外医疗 2016年12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护理

郑珍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福建厦门 361003



肾动静脉瘘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郑珍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福建厦门361003

[摘要]目的探究对进行介入治疗的肾动静脉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8月—2014 年9月间在该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肾动静脉瘘患者62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1例在一般护理中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躯体健康、人际、生理功能、精神等生存质量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总满意率90.32%相比于对照组61.29%有所提高,P<0.05。结论对进行介入治疗的肾动静脉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满意程度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介入治疗;肾动静脉瘘;护理

肾动静脉瘘以反复发生的血尿为典型症状,该病成因较为复杂,临床中少见,一般以手术进行治疗[1]。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疾病本身及治疗存在着恐惧感,常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护理作为一种治疗的辅助手段,对于预后的影响举足轻重,但现有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临床日益高涨的需要,该研究旨在为日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现整群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9月间在该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肾动静脉瘘患者62例进行研究,其中31例在一般护理中结合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对象62例均为整群选取2010年8月—2014年9月间在该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肾动静脉瘘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为(45.2±5.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文化7例,中学文化8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6例。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为(45.7±5.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文化8例,中学文化8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5例,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定时对床单位更换,病室消毒,定期进行皮肤护理,术后常出现肾区的疼痛,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术前做好实验室检查,了解内脏及心电图变化等情况,为患者进行碘过敏实验,做好手术备皮工作。研究组:在一般护理中增加:①术前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血尿倾向,是否有尿潴留或血块的存在,酌情进行三腔尿管的留置,以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保证患者尿液的通畅,并根据病情及医嘱等进行补液、补血;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评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所得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倾听患者的诉求,以眼神、手势等表示同情与理解,适时的沉默,运用鼓励及赞美的言语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接受患者提出的合理建议;③知识宣教: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使其了解到发病原理,治疗的步骤、目的及必要性,通过宣传手册及宣传栏的方式增加患者的认知程度,自觉地进行治疗,提高后期的治疗质量;④高热护理:由于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常出现1~3 d的高热状态,因而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密切的监测,每4 h测量1次,可进行冰敷以促进体温的下降;⑤生活护理:应告知患者多饮水,应高于3 000 mL/d,加速造影剂的排出,冲洗尿路,减少肾损害,并告知患者多进蛋白含量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注意铁的补充,防止出现贫血,合理膳食。减少晚间操作,尽量移至白日,保证患者睡眠时间及质量;⑥观察尿液:术后应对患者的尿液进行观察,以判断治疗效果好坏,正常情况下,患者在术后2~3 d内虽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血尿,但颜色会逐渐变淡,症状逐渐好转,护理人员应弹性安排巡视时间,在此时间内着重加强观察,若血尿情况持续,应及时与医师报告;⑦局部护理:由于穿刺部位需要以绷带进行加压半天,沙袋加压1 d,因而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局部的皮肤的观察,注意有无出血、颜色、肿胀、温度、疼痛程度等,患者需要绝对卧床1 d,穿刺侧腿部需要保持伸直状态,忌弯曲,在观察过程中若发现紧急情况,应立刻通知医师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SAS)[1]:①轻:50~59分;②中:60~69分;③重:≥70分。根据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SDS)[2]:①轻:53~62分;②中:63~72分;③重:≥73 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WHOQOL-100)测定量表[4]:评估包括精神、生理功能、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满分为100分,均为正向得分。根据自制满意调查表:得分范围0~60分,共20小题,①优秀:45~60分;②一般:30~45分;③差:0~30分。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理状态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心理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对比[(±s),分]

研究组(n=31)对照组(n=31)t值P值组别71.18±2.56 70.87±3.01 0.44 >0.05 44.54±9.24 65.64±8.54 9.34 <0.05 71.81±3.56 71.65±3.67 0.17 >0.05 47.22±10.64 67.87±9.66 8.00 <0.05 SDS护理前 护理后SAS护理前 护理后

2.2生存质量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躯体健康、人际、生理功能、精神等生存质量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间生存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间生存质量对比[(±s),分]

研究组(n=31)对照组(n=31)t值P值组别9.26±2.31 6.32±2.34 4.97 <0.05躯体健康9.43±2.41 7.13±2.34 3.81 <0.05人际31.22±2.02 25.14±2.31 11.03 <0.05 22.27±3.52 17.25±3.43 5.69 <0.05生理功能 精神

2.3满意度

护理后研究组总满意率90.32%相比于对照组61.29%有所提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间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肾动静脉瘘分为先天与后天性两种,先天性主要是由于肾动静脉之间存在着细小的交通支,以肾实质较为多见,后天性主要是由于创伤、炎症、恶性肿瘤等引起[5]。一般以手术治疗,但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随着科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介入治疗逐渐被应用与该病的治疗中,通过导管对患者的肾脏进行给药,相比于手术更加的快捷、安全,对患者的损伤较小[6]。近年来介入疗法已被逐渐普及,但新的问题也逐渐涌现,由于对疾病的不理解,患者心理上常产生较重的负担,易出现不良情绪,且术后易发生高热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状,影响了疾病的预后,现有的护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无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较为笼统,无法针对性的进行调整,而优质的护理则可对以上漏洞进行弥补。相关研究证明[4],精神上及心理上的负性情绪可造成内分泌紊乱,因而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nursing intervention)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模式,相比于传统护理更加具有针对性,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职业等相关资料进行评估,根据疾病的特点,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及专业知识作出的具体的干预措施[7-8]。通过表格可看出,由于患者对于治疗存在着一定的抗拒,心理上存在着负性情绪,因而有效的交流及沟通可对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等不良情绪进行的疏导,降低心理压力,通过案例的讲解等能够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但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患者对于疾病知识了解水平有限,对于疾病本身的恐惧感被延伸,对治疗也有着不信任感,而知识上的宣教使患者了解到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改善了治疗态度,帮助其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生活上及高热护理则更加具有针对性,从饮食上入手,加速机体的愈合,鼓励患者多饮水,做好生理性的冲洗,始终维持尿液的通畅,高热护理有效防止了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几率,阻止了疾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由于患者术后存在肺栓塞的危险,因而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工作,每小时进行一次的生命体征测量,若术后恢复良好,则可在第二天减少至每日两次,此外还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血便情况,遵照医嘱酌情给药,以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但除了护理技术的增加外,护理人员自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也是衡量护理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护理人员通过对自身水平的加强,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好的护理服务,掌握到疾病、手术等普遍存在的不足及特征,根据疾病及治疗的特点进行护理的局部的加强,促使预后质量进一步提高,该研究结果收效良好。

有研究显示[9-11],对肾动静脉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后患者焦虑(43.42± 10.41)分,抑郁(47.44±9.41)分,护理前焦虑(70.43± 2.41)分,抑郁(69.56±4.32)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满意程度从原来的67.23%,上升至91.23%,生活质量从(30.44±9.41)分上升至(87.44±6.11)分。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评估并结合护理人员自身的能力作出的具体措施,能够对传统护理进行弥补,转变原有的模式,并进行步骤的细化,使护理变得更加人性化及个性化,提高患者的信心,增加后续治疗的质量,因而研究组患者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相比于对照组好转明显,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44.54± 9.24)分,抑郁(44.54±9.24)分,对照组焦虑(67.87±9.66)分,抑郁(65.64±8.54)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满意程度从原来的61.29%,上升至90.32%,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精神、生理功能、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改善,治疗态度转为积极,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该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预后质量得到提升,心理情绪得到好转,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陶玫玫,邓晓俊.经皮肾镜术后迟发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9):777-779.

[2]毕朝煜,刘宁.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377-3379.

[3]刘晓辉,单岩,时秋英,等.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45-1047.

[4]相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22):2326-2327.

[5]李彤.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行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9):1436-1438.

[6]幸啊明,赵晓霞,何金云,等.动静脉造瘘术后上肢肿胀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3):207-208.

[7]陈柳清.以人为本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9):2285-2287.

[8]王巧红,李海燕,李菊红,等.1例多处冠状动静脉瘘介入封堵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2457-2459.

[9]潘建新,王凤梅.肺动静脉瘘合并脑、肾脓肿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107.

[10]陈丽.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10):576-578.

[11]王云燕,毛静,封蕾,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 (13):58-60.

Nursing Study 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Re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Bleeding

ZHENG Zhen-zhen
Department of Urinary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Fujian Province,361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patients with re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after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Methods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receiv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0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1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general nursing,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general nursing,and the mental state,survival quality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mental st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nursing,the survival quality aspects such as physical health,relationship,physiologic function and spirit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research group,P<0.05,after nursing,the total satisfactory r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0.32%vs 61.29%),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patients with re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bviously improves the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s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Interventional therapy;Re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4(c)-0161-03

[基金项目]厦门市医学中心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厦卫科教中医[2006]271号)。

[作者简介]郑珍珍(1970.4-),女,福建厦门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泌尿外科疾病的护理。

收稿日期:(2016-01-24)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