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宅第建筑群
——得中堂

2016-06-17 06:23霍秀宪
西江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堂云龙牌坊

霍秀宪



清代宅第建筑群
——得中堂

霍秀宪

2008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岑溪市文物管理所普查队员在筋竹镇云龙村的半坡之上,发现一处庞大的古民居,在该民居主入口的门额之上,用篆书镌刻着醒目的大字“得中堂”,此乃云龙村莫姓族人之祖屋。

从建筑构造看,得中堂是一处由主院落和多组附属院落,沿着南北方向并联组合而成的多跨院建筑组群。组群周边以砖砌院墙和单体建筑的檐墙或山墙围合封闭,周边围护墙上,开设有门洞或单独设置有门楼,可供人自由进出组群的各个院落。各院落的单体建筑,均为青砖(或与土坯砖混砌)墙体、青瓦硬山顶或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

据当地族谱记载及老人回忆,云龙村莫氏家族鼎盛时期,在岑溪、苍梧,以及广东郁南一带共建立有二十八个仓管,田产地产遍及两省三县,拥有牛马无数,其财势之大在岑溪境内赫赫有名,蜚声域外。此外,这个家族还开办过石场、砖厂等,收入颇丰。为了彰显家族辉煌,云龙村莫氏祖辈根据云龙村莫姓族人居所的山坡地势,聘请上海、广州的园林建筑专家,把得中堂建成极为豪华气派的宅第建筑群,其时辉煌壮观的景象,让不少游客誉为“云龙小北京”。

图为得中堂的主体建筑

得中堂始建于咸丰七年(1 8 6 8年),首任主人为该村莫姓八世祖如齿公。如齿公是当时的社会名流,在族中德高望重,其家教甚严,后代功成名就,其子元善升任五品文官。

元善成名后恪守祖训,行善积德、兴教助学,当时岑溪最好、最有名的学府——筋竹永业书院,即由元善和云龙村望族捐献大部分资金修建而成。元善的妻子韦氏也为人贤淑、德才兼备,她辞世后,后人修建有韦氏牌坊一座,至今还保存在云龙村黑石冲。

值得一提的是,云龙村莫姓先辈,早年在云龙村及邻村附近共修建有五座雄伟高大、威严气派的牌坊,这些牌坊均雕刻有花卉植物、灵兽、动物飞禽等图案,前面立有用大青石雕刻而成的瑞狮。这些牌坊是当时岑溪及其周边地区少有的高端建筑物,其投入的资金之巨、人力之丰、物力之多,都体现了莫氏大家族的富足与荣耀。

由于云龙得中堂具有较高的历史及建筑艺术价值,2011年被列为岑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中堂云龙牌坊
解云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数字时代下大数据财务人才培养研究
小兔的“胡萝卜车”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
苏云龙作品
豫北中堂神像年画图式初探
中堂清供
大连书家之于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