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式英语成因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6-06-17 04:09裴彦秋秦杰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式英语跨文化交际

裴彦秋 秦杰

摘 要:中式英语是取词于Chinese的前半部分和的English的后半部分,它是英语和汉语的混合语。由于受汉语的影响,中国学习者的口语或书写语都含有浓重的汉语色彩,然而中式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很难被接受的。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入手,阐释了中式英语的产生原因以及现状特点并与中国英语进行对比,试提出如何减少中式英语的现象的方法,以期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式英语;中国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85-01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被全世界多个国家所广泛运用。随着中国走近世界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学习和讲英语。然而,无论英语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口头的或书面的语言中经常出现中式英语,学习者也对这种错误的语言形式此习以为常。

一、中式英语的形成与发展

(1)洋泾浜英语。英语最初是为了达到商业目的在中国开始使用的。上海租界设立后,原来在香港、澳门、广州以及南洋的洋行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随之作为买办和职员的广东人也到了租界。他们用粗通的英语充当贸易中间人,于是在洋泾浜附近出现了一种语法不准、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称为“洋泾浜英语”( Pidgin)。同时上海其他籍的商人为了争取与外商直接打交道,纷纷学习英语。一些出版商乘机赶印了一种以中文读音注音的英文速成手册,直接就叫《洋泾浜英语手册》。所以洋泾浜又特指用中文音译的英文。鸦片战争以来,由于通俗易学,洋泾浜英语在中国沿海城市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香港和广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学校开始教授标准英语。最后,洋泾浜英语只遗存在一些大城市里,如上海。

(2)中式英语。如今英语已不再局限于商业应用。为了满足中国和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由于中国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母语者,而且没有英语文化背景以及英语语言环境,他们只能在中国的语言模式和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英语。他们在英语交际中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使用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中式英语由此而生。

二、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

(1)中式英语的定义。贾德林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出发,指出中式英语只是在形式上是英语,运用的是汉语的语法结构。而中英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1990)。他将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并用实例来说明这些差异。例如,成语“爱屋及乌”被初学者逐字误译为“love my house, love the crow in it ”(正:love me, love my dog)。李文中表示,中式英语是一种不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畸形英语。它出现的原因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1993)。Joan Pinkham 在他的著作The Translations Guide to Chinglish,中明确了中式英语的定义:中式英语是畸形的、混合的语言,是“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2)中国英语的定义。李文中认为中国英语是英语的正确形式。它实际上是英语的一种变体,同印度英语、日本英语一样也被西方媒体使用。应该从语言的不同层面界定中国英语(1993)。谢之君提出基于规范的中国英语在沟通过程中是可以接受的(1994)。

(3)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之间的差异。首先,中国英语用来描述中国特有的事物。它是规范英语的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可以接受的英语母语。例如,“gang of four”(四人帮);而中式英语是畸形的,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汉语语法和中国文化干扰的结果。

其次,中国英语丰富了英语词汇,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而中式英语则会阻碍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沟通,阻碍中国文化的传播。

三、中式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成因

中式英语存在于各个层面,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

(1)在语音层面上:/θ/和//经常会替换为/s/和/z/,因为汉语语音中没有/θ/和//,语言负迁移使得英语学习者很容易形成错误的发音。/n/ 和 /l/的发音让中国南部的人们非常困惑。当然,也有其他的问题,如/n/和//之间的区别。

(2)在词汇层面上:

1.不恰当的搭配

例:这个人在国外写了一封家书

误:The man wrote a family letter at abroad.

正:The man wrote a letter to his family at abroad.

2. 误用的词语

例:大人不应该食言

误:Adults shouldnt eat their words.

正:Adults shouldnt break their words.

3.冗余

例:今年农民有个好的收成

误:Farmers have a good harvest this year.

正:Farmers have a harvest this year.

(3)在句法层面上

句法错误包括无序的句子,垂悬修饰,错误的句型和动词时态错误等。

总之,汉语和英语在文化、语法、价值、发音、思维模式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各种差异。中国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遇到许多困难,进而形成错误的语言形式。中式英语是一种异常的畸形英语。为了提高学习者的纠错能力,外语教师应将对比分析和误差分析等语言理论以及分析方法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学习者通过对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比较,有效地规避错误的发生,减少或杜绝中式英语的使用。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杜瑞清,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1(1): 37-41.

[2]陈毅平. 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4): 513-516.

[3]加心苗.也谈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差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01).

[4]李文中.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33-39.

[5]林琼.中国式英语浅析[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2):6.

猜你喜欢
中国英语中式英语跨文化交际
汉译英中“Chinglish”面面观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浅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及中式英语
从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译者认可度调查报告
基于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的中国英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