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新闻稿件写作更加具有“特色”

2016-06-20 23:30刘一兵
科技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特色

刘一兵

摘要 新闻稿件不同于文学作品创作,事实和求真是其行文的精神內核。本文以“新闻稿件写作的特色”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这一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然后从“现场感”、图文并茂以及新闻事实3个角度论述了能够让新闻稿件写作更加具有“特色”的方法与手段。希望笔者的研究能给当前从事纸媒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带来新闻创作和立意挖掘上的借鉴和启示,从而让我国传统的新闻媒体行业发展呈现出更多的优点与特色,更加吸引普通读者的目光、激发其阅读兴趣。

关键词 新闻稿件;稿件创作;新闻特色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8-0046-02

相对于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和想象,新闻稿件有一个重要的生成基础——新闻事实,但是新闻稿件的创作倘若仅局限于新闻事实本身,那就会造成新闻稿件的枯燥、乏味,不仅会使广大报纸阅读者逐渐丧失对其的阅读兴趣,也会从整体上降低报纸的传媒价值。那么,对于广大新闻编辑而言,如何在新闻事件既定事实的基础上,让新闻稿件呈现出一定的“特色”,吸引广大受众的目光,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1新闻稿件追求“特色”的问题提出

对比磅礴崛起、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一场寻求特色、自我更新的革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政治思想层面亟需引导和教育的国家,但是当各种新闻媒介不断崛起,其在便捷性、实用性上更加符合当代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时,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其原本所拥有的引导舆论、推动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也逐渐被折扣、被影响。当越来越多的报刊亭从立足于数十年的街角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手机移动终端、电脑PC客户端和多样化、海量的网络信息传播与空间存储时,传统纸媒新闻工作者,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纸媒该如何遏制不断蔓延的恶劣生存环境,纸媒当中内容呈现该如何才能吸引受众,挽回失去的市场,如何让纸媒更具特色,如何让其中的新闻稿件更具“特色”,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如何让新闻稿件写作更加具有“特色”

2.1制造跃然纸上的“现场感”

新闻稿件即对新闻事实进行记录、评述而生成的文字内容。它是对新闻现场的还原,也是能够引领广大新闻阅读者透过文字回归新闻事件起因、经过的一种文字行为。因为新闻现场各自有异,因此新闻工作者如何通过有限的文字,制造出跃然纸上的“现场感”,恰恰是能够保证和促进其生成一定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把握新闻事件的属性,保障其生成新闻稿件时方向的正确性和隐含的思想性。当新闻工作者要以消息的客观视角来还原新闻现场时,就要注重避免过多的情节修饰,要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记录事件的整个发生过程,目的在于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稿件所要传递的“事儿”、知道事件的经过;当新闻工作者要以通讯或者评论的文体宋还原现场时,那么不可避免地就要在成文的视角和精神性、思想性上下功夫。这里所谓的思想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新闻工作者个人在成文中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对于相关政策的解读,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思想意识;二是新闻事件本身潜藏的、不为任何外界因素所影响、本身存在的一种价值判断和思想取向,会因为不同读者文化基础、思想意识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知结果。一篇颇有特色的新闻稿件,其行文落墨必然是极具观点性、个人思想特点的佳作,它需要创作者雄厚的思想基础,能够从固定事件中提炼出新观点、新思维。

其次,语言风格、行文习惯,也是影响新闻稿件能否让读者身临其境的重要因素。从严格意义上说,新闻稿件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也不是套用新闻模式的“流水线加工品”,而是在创作者个人文化底蕴、知识储备以及对事件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连贯性和个性的脉络化文章。就好像不同的文学大师,其会拥有自身的创作风格(浪漫、鬼魅、现实、讽刺等)一般,新闻编辑也可以通过在新闻稿件当中形成自身的报道和编辑风格,从而让稿件在形式上和叙事上呈现出强烈的“特色”,让读者在领略具有一定个性化和“特色”的语言时,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第一手触碰信息源。

2.2把掘图文并茂的传播效果

刊发新闻稿件的目的在于传播事实、引导舆论,一则新闻稿件在群众中所引起的反响越强烈,其传播的范围就会越广,而这样的稿件无疑是成功的、也是颇具影响力的。有关科学研究显示,对于同样的信息内容,当其用图片的形式进行传播和利用纯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读者在接受信息时所要花费的时间、产生的效果是有明显区别的。换言之,一张图片所能传递和承载的信息容量,要远超过同篇幅的文字,所以一则新闻稿件“特色”与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辅助图片的选择。报纸上图文之间的结合,通常有以下3种关系:1)文字和图片信息对等;2)文字信息超过图片所传递的信息,图片所产生的作用是辅助和吸引受众;3)图片所传递的信息超过有限文字所能传递出的内容,图片的作用是引入思考、发人深省。因此,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文字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其与图片之间会产生的化学作用和微妙的组合感。当一张图片能够对新闻稿件产生非常理想的互补作用时,其不仅能够带动读者对于新闻稿件内容进行更多的解读,同时还会让图文并茂的形式产生一种更加有利于传播的效果。在这方面,我们新疆《喀什日报》近年来充分利用上海对口援疆的优势,多次派出采编人员赴上海报业集团所属《新民晚报》《东方早报》等都市类报纸,学习他们的版面编排设计风格,在“图文并茂”“大图小文”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受到读者好评。

2.3基于新闻事实的文字框架模式

无论新闻创作者拥有多高的思想认知、多丰富的文化底蕴,稿件传播效果究竟如何,都是要靠写作水平来有所体现的。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具体的创作时,就需要从文章的整体布局和细节上下足功夫。尤其是文字的框架结构,导语的形式、文章段落的设置、结尾处的点题都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处理得不够理想,整个新闻稿件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更无所谓特色和夺人眼球了。鉴于此,笔者认为最科学、也是最能体现出创作者思想性和能够展现其丰富的语言文字功底的方式就是基于新闻事实的文字框架。

比如在进行人物专访或企业专访类的新闻稿件撰写时,除却开头的点题和结尾处的回应,中间段落的小标题设置也非常重要。创作者可以按照设计好的采访提纲,有步骤、有一定逻辑性的顺序排列段落,采用最为简单、平实的语言设计小标题;也可以在采访结束之后,对所有的采访内容进行整合,生成统一的采访主题,段落的小标题设置可以采用具有一定文学特色的语言,点题又吸睛.再比如在对大型活动(重要会议、大型文体活动)进行报道时,可以严格按照事件发生顺序进行有目的、有依据的文字结构呈现,让“特色”生成于对新闻事实的把握和细微语言的创造之中。

3结论

综上所述,在泛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不断巩固和维系固有受众群体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受众群,就需要在新闻稿件的质量和“特色”上下功夫,需要从语言风格、思想性、艺术性的把握以及传播性和新闻事实性的角度来挖掘成文上的特点与可拓展的个性因素。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不断让自己笔下的文字绽放出全新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受众群,才有可能让处于新媒体挤压下的传统纸媒,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走得更加长远。

猜你喜欢
特色
中医的特色
幼儿园的特色课
一座文化特色馆点亮一个村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温州市特色街创建 初见成效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