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路径初探

2016-06-21 03:53平,吴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建设路径丽水

颜 平,吴 刚

(1.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2.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杭州 310006)



丽水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路径初探

颜 平1,吴 刚2

(1.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2.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杭州 310006)

摘 要:以浙江丽水为例,阐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容体系,并从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系统和农产品流通支撑服务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路径;丽水

文献著录格式:颜平,吴刚.丽水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路径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6): 963-966.

在互联网新型经济模式日趋繁荣的今天,借助新的经济手段让农民致富增收,为消费者树立对农产品的安全信任感,补充生态链缺失的政府需求及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的新商贸体系转型升级,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丽水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齐全的城市,生态农业开发具有较大潜力。丽水是浙江省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享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长寿之乡”“浙江绿谷”等美誉。丽水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就应以丽水好山好水好空气、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生态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安全性来提升本地产品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建立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助辅助,将丽水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者与千变万化全国大市场进行对接,构建丽水农产品新的流通贸易模式。

1 建设必要性

1.1 农产品数据化程度低

农产品无法具备工业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导致农产品数据化程度低、与互联网各电商销售平台对接难,礼品经济的长期沉淀导致对客户体验的缺失,与互联网时代下新经济要求距离很远。因此,必然需要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系统,为农业生产主体与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对接起到桥梁作用。

1.2 农业生产主体意识薄弱

大多数主体小而散,无法支撑进行转型升级。农村的文化水平及对新知识接受有限的情况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普及度和认知感始终无法建立,对于小而散的农产品生产主体无法对信息化系统的提升、品牌规划的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诉求进行响应,从经济实力、效益追求上都不足以承担新农业模式的探索和生鲜农产品的销售尝试。市场上游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虽然有较强的参与意愿,但由于其传统的小、散、弱的经营方式,组织化程度还有待提升,导致其竞争力不强,农产品资源没有得到有机整合。而恰恰广大的小而散的农业主体才是我们需要关注服务的群体。因此,建立区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落地进行培训、孵化、推广支撑等是非常必要的方式。

1.3 包装、配送等关键市场环节缺乏专业配套

知识层面的关系,导致小而散的农户很难通过客户体验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无法改善产品的物理销售半径,缺少了相对的专业技能,往往出现高产量低收入的现象,公共服务的投入能起到有效的支撑。

1.4 生产主体与销售主体脱节

缺乏“生产与市场”的数据对接,难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市场需要什么,农户往往是通过往年的经验来判断来年的行情,无法从销售终端明确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信息化系统信息库能有效地将两端有机结合,真正让农户放心种植、优化种植、计划种植。

因此,农村电子商务想要快速发展,单靠某一领域的技术突破无法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需要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具备公共服务职能、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主体出现,因此,建设丽水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迫在眉睫。

2 建设目标

2013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总体规模约在10万亿,市场空间巨大,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子商务领域,2013年食品+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总体销售额仅400亿,而生鲜农产品更是占比微弱。2014年,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超过10亿规模,占全省总量的20%,但必须清楚地看到,丽水农产品电商部分只有1.2亿左右,生鲜农产品不到500万的销售额。新的农产品商贸流通模式已经对传统的商业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小而散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因体制较为灵活,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整体还是缺少一个市场主体能够引导整个农产品行业向农产品新商贸流通模式的转型升级。

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目标必须紧紧围绕为农民增收致富这个主题,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和最无法标准化的特性,在电子商务领域无法实现顺畅的流通,所以,需要建设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解决农业从业主体小而散无法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凝聚了资源,集中营销为丽水农产品的销售带来更强有力的支撑。

3 运营模式

目前,丽水的农产品流通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流通模式进行,物理流通半径很短,农产品物流系统相对落后,生产规范化落后、产后处理意识薄弱,产品附加值较少。而产销信息不对称,导致生产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从农业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多农产品企业无法投入高昂的基础建设成本来满足产后处理与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小而散的品牌也无法做到集约化推广,导致丽水的农业发展滞缓。

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正是对准了农业企业生产环节中各个薄弱、困难环节,为广大农户提供集约化公共服务,通过培训培育,扩大从业主体,通过推广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市场品牌效应,为小而散的生产者提供农业探索成果,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产销”的信息对接平台,通过溯源质量安全平台的搭建,为农产品树立安全、信任的价值体系。因此,我们提出建设丽水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平台试点建设内容包括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系统和农产品流通支撑服务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图1)。

图1 区域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

主要运营模式是企业运营、政府参与、公益为主、市场为辅。设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领导小组,将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信息化系统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有机联合,创先实现“政企合作、落地深耕”的区域性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推动模式。在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可采用政府与企业共同注资的方式,双方共同出资合力推动丽水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发展(图2)。

图2 区域电子商务建设公共服务推进的实施模型

4 建设路径

丽水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以丽水生态精品农产品为基础,以科研合作为支撑,以区域品牌为纽带,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线下物流为保障,由四部分内容组成。

4.1 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服务方向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落成运营后,将积极构建实施“主体培育、孵化支撑、平台建设、营销推广”四大体系,日臻完善区域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系统,助力于丽水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发展(图3)。

图3 区域电子商务建设公共服务推进的模式

鉴于农产品区域品牌辐射半径有限,品牌支持不足等瓶颈因素,服务中心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订项目政策,为服务中心重点推广的年度运营产品免费出具农产品检疫检测报告、源产地证明,以及产品推荐、形象代言等予以背书,保障丽水生态精品农产品产品品质及品牌形象。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组建培育体系。通过与淘宝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等专业教学机构开展创业教育合作,逐步形成覆盖丽水全市的综合调配课程、师资,县(市、区)巡回支撑的集约专业培训体系。同时,计划与当地政府各关联农口部门创新开展“丽水百家生态精品农产品上淘宝”“农产品网络经纪人”“农村两创淘宝示范班”等主题课程教学。

4.2 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化系统

通过建设开发一个具有标准系统、功能完善、技术领先、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涉农物资(技术、产权)交易系统;实现物资(技术、产权)交易信息的数据共享、查询、统计、管理;达到科学管理、信息公开、结构完整、数据安全稳定、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使农产品信息化系统的结构更加完整,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打通淘宝特色中国馆和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界限,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打造浙江农业大数据中心,形成一个标准统一、内容充实的集中型数据仓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产、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精品农特产销售、生产、推广提供指导、服务和支撑。

4.2.1 商务平台:集中营销、展示、电商对接、培训功能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电商换市”精神,接入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家乐、农特产网商等农业关联主体,为各主体提供进行电商销售的前站服务,建立企业空间,指导产品开发、包装和店铺经营,孵化传统农业主体开展电子商务。同时,集中展示浙江精品农产品,抱团展示营销,打响浙江生态精品农产品牌。

4.2.2 安全溯源平台:全程多环节监控、跟踪,农产品安全追溯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的数据互通,整合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系统、检测管理系统、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安全信息服务系统,打造全面的质量安全系统。

在全省农业生产领域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机制,依托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成覆盖地级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互联共享,同时,把生产区的质量与安全等信息、检验检测信息、产品质量及流向动态、生产流程、过程监管等信息都实现网上在线共享和实时互通,及时分析、有效决策,同时利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大数据分析,形成产前销售分析,产中质量预警,产后追踪溯源的新型追溯系统。

4.2.3 政务平台:智能填报、一站式审批功能

政务平台是政府主体利用信息化条件,依托网络优势,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线政务审批功能。通过政务平台可以减少相关职能单位的办公消耗,拉近与农业生产主体的时空距离,较大程度地减少他们因为递交材料、资格审批等所消耗的时间和财力。同时,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库,在农业龙头企业审批、年审等行政审批时,通过数据匹配,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实现智能填报;采用工作流技术,实现一站式审批,简化审批流程和手续,方便农业企业进行相关业务操作,结合网站平台内各主体的相关数据,纳入各农业补助项目的相关审批。

4.2.4 金融平台:产权交易公开、透明,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发展

金融平台主要面向拥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集体和个人、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村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交易,通过中心数据库对农村土地交易信息进行深度分析,智能评估企业的金融能力、信用等级。为农业企业、农产品进行评估、排名,建立农产品竞争机制。

4.3 农产品流通支撑体系

通过建设鲜活农产品加工处理中心,制定严格的检验程序和完善的配送机制,对鲜活农产品的流通集中管理,可以保证农副产品的收获、加工、保管,以及配送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放心,提高农产品质量。

通过线上的电子商务平台,协同诸如天猫、淘宝、京东等大型的网络购物交易网站,提供农产品线下配送,年销售额超2亿元;与绿城、海亮集团合作,提供农产品配送,年销售额超1亿元。

4.4 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完善和制定农产品加工生产建设标准,按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要求,进行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全过程标准化,保证加工农产品安全卫生。从单纯注重农业生产向农业服务标准化延伸,以一产与三产相互融合为切入点,研究多种功能相结合的农产品基地标准建设新模式。围绕“三化标准”,大力打造产品电商化,产品品牌化,产品标准化种植,并建立基地制度,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5 小结

通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打造浙江生态农产品品牌,将浙江的生态农产品推向网络,为相关人员从事电商经营活动提供便利,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电商换市”实现盈利。系统项目实施建设平台及数据库,可精确定位市场营销商业价值,避免盲目跟风生产造成滞销情况的发生。通过安全溯源、产品包装等提供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浙江生态农产品系统项目实施建设多元商业渠道,接入质量安全系统标准(溯源系统等),据淘宝网2015年公布的数据,具备可追溯食品质量安全系统认证的农特产品附加值提高率平均可达30%。同样,也能拉动线下农特产销售附加值的提高。解决了在规划决策、品质管理、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关键问题,提高了产业效率,提升了生态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产品价值、市场规模”跨越式、可持续的增长。扩大从业主体,宣传好的经验做法,让政府参与有了有效抓手。

参考文献:

[1] 周旺东.信息化建设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 6823-6825.

[2] 胡俊波.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平台架构研究:一个平台架构构想[J].农村经济,2011(11): 111-113.

[3] 卫明,廖丹萍.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 13722-13723.

[4] 易开刚.我国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82(12): 18-21.

[5] 斯蒂芬诺,朱厄尼塔·埃利斯.电子商务宝典[M].田风辉,李畅,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吴益伟)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6-0963-04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649

收稿日期:2016-04-15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2016C2501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5G030031)

作者简介:颜 平(1981—),女,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产业经济,E-mail: 25402605@qq.com。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建设路径丽水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