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法”纵移便梁的施工方法及特点

2016-06-21 10:00俞侃敏上海铁路局上海东华地铁公司
上海铁道增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台车横梁主梁

俞侃敏 上海铁路局上海东华地铁公司

“整体法”纵移便梁的施工方法及特点

俞侃敏 上海铁路局上海东华地铁公司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施工建设日益增多。由于很多普速铁路要求在不中断火车行车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所以D型施工便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在一个工程中使用便梁会需要多次纵移便梁。通过对三种常用的纵移便梁方法对比,重点介绍“整体法”纵移便粱的施工方法及特点。

整体法;便梁;纵移

1 引言

近几年,由于铁路施工建设规模加大,又由于本行业有着很特殊的施工及安全要求,重点是在施工的同时要保证普速铁路不中断火车行车,而D型施工便梁加固线路在不中断行车的前提下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又可以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所以D型施工便粱在铁路施工建设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通常在一个工程中使用便梁会需要多次移动便梁。本文重点介绍一下“整体法”纵移D型施工便粱的方法及特点。

2 “整体法”移梁结构说明

根据现阶段铁路营业线施工特点及要求,在封锁点内纵移D型便梁,需采用可靠的移动装置,减少施工对铁路行车造成的影响,以达到“确保铁路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运输影响”的目的。本文介绍的“整体法”移梁整个结构分为以下三部分:走行系统、承托结构、液压起梁系统。

2.1 走行系统

走行系统(见图1)为四台台车,包括滚轮、导向轮、承托平台、连接杆四部分组成。每台台车有4个滚轮,承受承托结构传递的主梁荷载,在钢轨上走动,而四个导向轮控制小车走行方向。台车长度为170 cm,高度为16 cm,宽度为32 cm(导向轮处宽度为50 cm)。走行系统利用既有线路作为走行轨道,移动主梁。

2.2 承托结构

承托结构(见图2)组件由4根定制横梁、8套牛腿、8套节点板及88套M18精制螺栓螺母组成。因移梁过程中横梁受力与原设计相反,故将其反扣使用。其中,定制横梁长度大于钢枕长度,一般为4.2 m。承托结构连系两片主梁下设台车,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图1 走行系统

图2 承托结构

图3 千斤顶及操作台

2.3 液压起梁系统

液压起梁系统由4台100 t液压千斤顶及其操作台组成(见图3)。千斤顶高度38 cm,顶程20 cm,使用时每个操作台控制两台千斤顶。操作台安装在主梁外侧肋板上,液压千斤顶放置在横梁下,通过起落整个结构,推入和移除走行系统。

3 工程实例

无锡市钱洛路下穿新长铁路立交工程,钱洛路(G312-S342)改扩建工程北起G312国道,终于现状S342省道。工程地点处现有2股铁路,分别是新长正线、无锡西站牵2线,其中新长正线位于半径1 000 m的圆曲线上。本工程在铁路里程K454+960.8处新建4孔(6 m+12 m+12 m+6 m)分离式框架,新建立交工程与新长铁路斜交,斜交角度为77°,本工程施工期间停用无锡西站牵2线,采用D24型施工便梁架空线路的方法加固新长正线。本工程主梁纵移共6次。本次施工的2片主梁为D24型施工便梁,单片长度为24.5 m,单片高度为1.3 m,单片宽度为0.48 m,单片重量为16 t。

3.1 “整体法”移梁施工工艺

3.1.1 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施工负责人1人:负责移梁施工的统一指挥,协调好各工序之间的衔接统一。

安全检查员1人:负责移梁施工的安全全程检查,预防为主,发现一切不安全因素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直至排除,对安全负主要责任。

施工技术员1人:对移梁施工过程中各工序进行技术性指导。

作业人员25人:在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对移梁的各个步骤进行实施操作,按受安全员的检查。

(2)机具准备

台车4台,100 t液压千斤顶4台,液压千斤顶操作台2套,铁垫板4块,50 t螺旋千斤顶4台,电动扳手4只,手动扳手20只,撬棍20根,25 cm×20 cm×300 cm木枕4根,楔形木塞16个,定制横梁4根(本工程线路为半径1 000 m的曲线,横梁定制长度为4.4 m)。另外,承托结构所需的牛腿、节点板及M18精制螺栓螺母可从既有便梁上拆下使用。

(3)封锁前准备

在封锁开始前,保证现场电源畅通。在便梁外侧肋板两端安装好液压千斤顶操作台并连接液压千斤顶,技术员做好测量工作,确定好主梁横移就位线及主梁纵移就位线。

3.1.2 封锁线路纵移便梁

(1)便梁解体:拆除主梁两端各2根钢枕处的8套牛腿(在承托结构上使用),拆除全部节点板,卸下钢枕与牛腿连接的M18精制螺栓螺母,主梁和钢枕解体完成。拆下的配件堆码整齐,移梁到位后需再次安装。

(2)主梁就位:采用人工配合螺旋千斤顶将两片主梁顶起,主梁支座处垫铁滑板,缓慢的向两侧横移。使主梁净距达到可安装制定横梁的4.4 m。主梁尽量等距离的向两侧横移,以确保结构的稳定。

图4 安装承托结构

(4)起梁、台车就位:承托结构安装完毕后,在已连接的横梁下放置铁垫板架在两根钢枕上,垫板上放置100 t液压千斤顶。4只液压千斤顶就位后,开启操作台,将横梁顶起,使横梁顶起至距离钢轨面36 cm以上。4台台车上分别放置25 cm×20 cm×300 cm木枕,增加承托结构和走行系统的摩擦力和结构的稳定性。横梁达到高度后推入台车,台车就位后在滚轮两侧放入木楔,防止整个结构滑动。随后收起液压千斤顶。可将液压千斤顶和铁垫板放置在横梁上,方便移梁到位后落梁时继续使用。

(5)纵移主梁(见图5):走行系统和承托结构组装完成后,作业人员全部就位,移除固定小车的木楔。在施工负责人的指挥下人工缓慢推动,使台车带动两片主梁移动到主梁再次架设的位置。

图5 纵移主梁

(6)移梁完成:主梁移动到位后,分头顶起横梁,移除台车将主梁安放到便梁支座上。拆除承托机构,组装便梁。

3.2 “整体法”移梁注意事项

(1)在多线地段使用“整体法”移梁,线间距需满足正常便梁架设尺寸另加20 cm。

(2)城市洪涝频发。“城市看海”的场景屡屡出现,而且频率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严重,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据统计,我国超过60%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其中上海、重庆、南京、武汉等长江经济带沿线重要城市都出现过严重的内涝灾害,且呈现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等特点。究其原因,一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城市雨岛引发城市暴雨极端天气多发;二是城市用地的盲目扩张占用了自然调蓄空间、加速了地表硬化,导致洪峰提前,流量集中;三是市政排水系统建设进程滞后、维护管理不善、应急水平不高等问题也加剧了城市排洪排涝的压力[2,3]。

(2)在曲线地段使用“整体法”移梁,横梁定制时应适当加长,为了在移梁过程中主梁和钢枕不会相互碰撞。

4 三种移梁方法特点的对比

D型便梁加固普速线路是目前线路施工中常用的线路加固方法。通常施工中需要多次架设便梁和多次纵移便梁。目前,通常情况下有以下三种移梁方法:轨道吊车移梁、卷扬机移梁、“整体法”移梁。下面介绍一下三种方法的成本、用时和风险之间的对比。

4.1 成本对比

由于每次移梁需要对便梁进行解体和组装,在三种移梁方法施工中所需的人工是相近的。

“整体法”移梁和卷扬机移梁所需的设备需一次性投入,“整体法”移梁设备成本是卷扬机移梁设备的2到3倍,而轨道吊车一般情况下是租赁的,其租赁费就相当于“整体法”移梁设备成本的2到3倍。

可见,在成本上轨道车移梁最高,“整体法”移梁其次,卷扬机移梁最低。

4.2 施工时间对比

施工中,由于封锁时间短,一般在120 min。因此对便梁纵移施工的每一项工序时间节点都有严格的要求。

在便梁已解体、准备工作都做好的情况下,轨道车移梁用时最短,在20 min左右,而“整体法”移梁和卷扬机移梁用时相近,均在40 min左右。

4.3 风险性对比

轨道车移梁存在的风险点:轨道吊车支腿不稳、钢丝绳连接不牢。会影响吊装效率。

“整体法”移梁存在的风险点:承托结构连接不牢固、走形系统与承托系统不密贴。会影响到整个结构不稳。

卷扬机移梁存在的风险点:卷扬机的钢丝绳不在单片主梁的中心线上,移梁时斜撑未随时撑牢。会导致移梁过程中方向发生偏差,甚至主梁会倾覆。

本文认为轨道车移梁存在的风险最小,“整体法”移梁存在的风险其次,卷扬机移梁存在的风险最大。

5 结束语

纵移D型施工便梁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整体法”移梁的施工方法详细介绍,以及三种常用的移梁方法之间的对比,发现“整体法”移梁具有成本低、风险低、用时长的特点。该工艺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任何线路或站场,能给施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旨在指导现场纵移D型施工便梁工作,以及对该工艺的推广。

责任编辑:王华 张建强

来稿日期:2016-08-18

猜你喜欢
台车横梁主梁
CW6163B车床在线铣削烧结台车操作实践
龙门起重机主梁腹板拓扑优化
软横跨改软索式硬横梁研究
新区300m2烧结厂台车栏板改造
基于钢横梁刚度折减的钢板组合梁地震响应分析
立式车床高精度、高刚度进给式横梁设计
大跨度三角桁架主梁门式起重机刚度分析
斜拉桥主梁施工牵锁挂篮结构设计
台车式热处理炉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
浅谈框架式玻璃幕墙闭腔横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