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铁路拨接开通前接触网提前架设及调整施工方法研究

2016-06-21 10:00万朝中中国通号长沙轨道交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铁道增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锚段承力索架线

万朝中 中国通号(长沙)轨道交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既有铁路拨接开通前接触网提前架设及调整施工方法研究

万朝中 中国通号(长沙)轨道交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既有铁路接触网改造施工常受天窗点的限制,工作内容难以在规定的天窗时间内完成。针对接触网半个锚段位于无电区的情况,利用中锚架设的特点,经过周密细致的组织,拨接开通前提前架设接触网并将半个锚段调整至达到开通的条件,保证在拨接点内完成所有工作量,达到线路开通的目的。

既有铁路;拨接;接触网;提前架设调整

国内既有电气化铁路行车密度大,接触网改造施工的有效天窗时间往往较短。尤其涉及接触网停电的作业,由于验电接地及防护措施设置和拆除,有效施工时间往往比批复的天窗计划时间短20 min-30 min,因此既有线接触网改造经常遇到天窗时间不足情况。尤其牵涉到拨接口新建接触网承导线与既有接触网合龙时,通常必须保证有效施工时间大于90 min,天窗时间总长度大于120 min方可实施。该类天窗计划批复难度大,兑现率低,因此导致施工人员怠工时间大大增加,施工成本难以控制;如果勉强施工又易导致施工延点,不能正点开通,影响运营,导致延点事故发生。

1 施工原理及应具备的条件

本施工方法合理利用接触网中心锚结特点,预先进行接触网承导线架设并进行拨接口外半锚段调整,拨接点内完成合龙段调整工作,减少天窗占用次数及时间。

本方法必须在线路条件允许接触网小张力架设且中锚位于无电区时使用。

图1 线路平面布置示意图

2 具体施工过程

利用接触网中心锚结的作用,架设调整中锚至无电区端接触网下锚段承力索及接触线,含吊弦布置、网部参数调整。以施工实例进行说明(线路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

2.1 主要工程数量及完成需要时间(见表1、表2、表3)

表1 拨接前天窗点外施工内容

表2 拨接前天窗点内施工内容

表3 拨接点内施工内容及需要时间

2.2 拨接施工理论最短天窗时间需求

根据测算,按劳动力总人数按36人计,在一般情况下,从接到路局天窗命令起计时,经过验电接地(步骤1)、定位调整(步骤2)、吊弦安装及调整(步骤3)、锚段关节调整(与步骤2、3同时进行)、接地撤除(步骤7)后可实现消令,理论占用天窗时间仅需50 m,可实现60 m有效天窗内完成全部施工,与线路同步开通。

注:按5个梯车组(6×5),1个改锚组(6×1)计算,改锚组完成后进行既有网部分拆除;合计36人计算。

2.3 施工方法

2.3.1 施工流程图

施工流程图见图2,拨接点施工流程图见图3。

图2 施工流程图

图3 拨接点施工流程图

2.3.2 施工步骤

(1)步骤1:施工准备

所有支柱装配已完成(含电化区段)、线盘倒运至40#支柱,施工人员、工机具就位。

(2)步骤2:天窗点外施工

将线盘用地锚卡死在工程线上,现场拆封线盘,将承力索套入终端锚固线夹中。

人工或汽车架线至22#柱处,放线时,用滑子将承力索套在平腕臂上。

人工继续将线盘内剩余承力索拉出架设至拨接口外22#柱处。

安装28-30段接触网中锚,中锚落入承力索座内,暂不安装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

在28#支柱处,用3T倒链、紧线器等工具紧固承力索,直至40#支柱处坠砣完全受力为止。

架设接触线与架设承力索方案及步骤一致。

在28#柱处紧固接触线至40#柱坠砣完全受力,紧固过程中为确保不损伤接触线采用增加接头线夹紧线。

承力索、接触线完全受力后,安装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及接触线中心锚结绳,29#至40#段接触网已按设计张力完全受力,张拉48h消除蠕变后可进行安装定位、吊弦等至调整完毕。

22#柱处承力索及接触线线盘安排专人看守。

(3)步骤3:拨接前天窗内施工

第一个天窗点:

天窗给令后,将承导线线盘吊至轨道车放线架上,同时进行承力索、接触线架线,车速不超过4 km/h,按正常架线程序安装滑轮及进行穿线。

利用作业车将承力索拉至固定在28#柱处的中锚略微不受力止,人工在15#柱处安装3T倒链,拉承力索至40#坠砣上抬位置,重新制作承力索终端下锚并与已安装在支柱上的下锚装置连接;接触线下锚比照承力索下锚进行;新架承导线与既有接触网进行等电位连接,并高于既有导高300mm以上。

第二个天窗点:

张拉48 h消除蠕变后可进行第二个天窗施工,天窗给令后,作业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3各梯车组)进行28#-40#半个锚段的精调,具备开通条件;另一部分(3个梯车组)进行15#-28#段承导线归位,并将导线保持高于既有网导高300 mm以上,不影响运营。

(4)步骤4:拨接点施工

①验电接地

拨接点内施工,电调给令后进行验电接地,接地完成后通知人员上网作业。

②悬挂调整

分成3个小组同时施工,第一组(3个梯车组)进行普通定位点定位调整与吊弦安装调整;第二组进行锚段关节调整(2个梯车组);第三组进行既有网改锚、拆除。

③接地撤除、开通

巡查线路是否有铁线影响送电,确认接触网状态良好后,人员机具撤离到安全位置,通知接地人员拆除接地。地线拆除后,线路开通。

2.3.3 注意事项

(1)因利用中锚形成无补偿下锚方式预先调整半锚段接触网,该中锚基础将承受所有接触网张力,若设计中锚基础型号小于接触网下锚基础型号时,需自行变更为接触网下锚基础型号,确保安全。

(2)预放在电化区段前的线索安排人员24h值守,防止损伤、被盗。

(3)施工期间因全锚段作业,尤其牵涉到起、落锚等关键工序,需各施工人员紧密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4)接触网架至既有接触网段后应进行新旧网等电位连接,并要求新架接触网高于既有接触网300mm,不得影响运营。

(5)施工前需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交底,让每个人明确各自的施工任务和作业时间。

3 应用效果

(1)圆满地解决了天窗时间不足、数量不足带来的困扰,减少了误工及施工延点的安全风险。

(2)拨接前消除了新线的蠕变,拨接当日一次调整到位,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免去了拨接开通后的二次调整。

(3)该施工方法在拨接施工点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资源,避免了大量人力资源的调配。

4 待完善部分

本施工方法因分段施工,无法采用恒张力架线,完全无法运用在时速较高的客运专线接触网施工中。

5 结束语

在本人负责施工的某改造施工中,有多个锚段处于该情况。由于车站运输繁忙,调度能够批复的行调天窗时间仅90 m,电调天窗时间仅75 m,加之列车晚点、下令滞后等因素,大部分有效施工天窗仅60 m,按正常工序难以完成接触网架线施工,强行施工极易导致行车事故。在运用该施工方法后,圆满地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工程合格率100%,工程期间未出现任何安全及行车事故,得到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一致好评,以实际效果验证了该施工方法的适用性。

责任编辑:宋 飞

来稿时间:2016-09-05

猜你喜欢
锚段承力索架线
350km/h及以下运营高铁接触网整锚段更换整体吊弦施工技术
架线工地写真
不等高软横跨横向承力索计算及计算结果判断研究
接触网系统的主导电回路及其维护
架线式电机车运输制动问题探析
基于ZigBee技术的直流机车架线分段自动停送电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浅析110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地铁隧道内柔性架空接触网承力索换线方案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过电压的龙格-库塔解法及抑制
接触网绝缘锚段关节处腕臂与吊弦的计算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