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测评体系的研究及思考*
——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会展专业为例

2016-06-22 01:56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傅 兴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384)

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测评体系的研究及思考*

——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会展专业为例

傅兴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384)

摘要:针对教育部逐步重视并推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工作,部分地方高校已经开始转型工作。但这次转型不是简单称谓的改变,而是需要从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法层面进行调整。目前该类高校很多都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相应地艺术类专业应该如何调整也成为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国内研究应用型大学如何转型较早的单位,本校艺术学院也对如何转型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多方面的实践。通过研究得出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测评体系研究的初步成果和部分解决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测评体系

一、研究背景

图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教育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以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为重点的转型发展试点,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形成一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对区域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专业集群。”在此背景下普通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如图1)。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学科,在需要转型的大学中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更是十分普遍。在由学术型向实用型转变的过程中,艺术类专业如何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成为了具有普遍价值且值得研究的问题。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秘书处所在单位对如何转型已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本校艺术学院也对如何从学术型教学过渡到应用型教学做出了长期的探索。通过对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改进和测评方式的完善,最终反馈的教学质量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即是以艺术学院会展专业本科教学综合测评改革为对象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力求探索出实用、高效的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测评体系。

二、法国艺术类高校测评模式分析

图2法国土伦美术学院学年考核现场

法国是艺术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多年来为全世界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教育理论家杜威曾提出“传统教育忽略了学习者原有的能力,同时以外在的、含有压制性的习惯取代学生内在而自然的禀赋。” 法国院校培养应用人才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艺术类高等教育阶段有着严格的考核和淘汰制度,它对学生的影响包括:一方面,给每名学生很强的危机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稍一松懈就有被淘汰的风险;另一方面,不过分要求学生上课时的考勤和教师的教授方式,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由专家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统一考核。包括每门课程结束的考核、期中阶段性考核、期末考核和学年考核,其中学年考核学生需要把一学年的所有作品和课堂作业都展示出来,专家组在审查作品的同时还会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以及后续学习计划是否可行、是否有价值。最终在打分的同时还会决定该名同学是否有资格进入下一学年继续学习,如果不能升入下一学年则需要重修该学年。在这一环节中淘汰率极高,以法国土伦美术学院为例,该学校为5年制,前三年教育相当于国内的本科教育阶段,后两年相当于研究生教育阶段。通常一届学生一年级入学时50人左右,到了三年级能够取得本科阶段毕业的学生为25人左右,到五年级顺利取得硕士学位的不超过10人。总体淘汰率超过80%。当然这种方式也与欧洲一直以来的设计教育理念相一致,这里借用日本设计师阿部雅世对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的评价更能说明问题。“多莫斯设计学院的目的不在于教育,而在于提供一个“开放的研究场所”。

这种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与国内严进宽出的模式大相径庭,但是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实际工作能力,遴选更优秀学生进入更高学习阶段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对现行测评方式的分析

本文分析研究样本选择会展专业大三年级“特装展位设计”这门课程。特装展位设计课程是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完成展位方案设计、效果图表现、施工图绘制和方案表达的综合能力的课程。“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设计模式的产生和变化具有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一直以来该门课程的分数由学生课堂表现成绩、考勤成绩、和最终完成效果成绩组成,通过任课教师的主观判断独立给出。这种评判方式的优点在于任课教师比较熟悉每名学生在教学各环节中的表现和不同的资质特点。缺点是:一方面,分数评判过于主观,容易受教师个人好恶和情绪起伏影响;另一方面,整体训练与评分环节和市场项目运行方式差别较大。实际项目多采用招标形式进行,开标、评标环节由多名背景不同的专业人士组成评标委员会打分确定中标单位。由单一教师打分的模式使学生失去在学习阶段接触实际操作的机会;最后,传统的评分方式对训练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评判不够科学,过程控制容易流于形式。

因此,采用何种方式能够更科学的评判学生的训练水平,更加符合实际项目运作方式成为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测评的方法与效果

在探索的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实际项目的运作方式。通过分析项目招标的运作方式不难发现,方案最终评判由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来源复杂,专业设计人士往往只占1-2人,其他人员社会背景包括项目委托方代表、评估师、施工技术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公平监督人员和社会代表。这样一个委员会对设计方案评判时的标准必然是多元的。虽然从设计艺术性角度评判分数会因为评委专业背景不同而不够准确,但是从整个工程的可实施性和观众的接受程度角度评判分数则更客观。如果将这种方式与现行教学中的测评方法相结合,由单一的任课教师评价变为由评判组共同评分将会使评判更加合理,课堂训练与实际项目的距离也会极大的拉近。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增加测评的次数,还可以有效的考察训练过程中学生完成的质量和学习的态度、提高过程控制的效率。

在此背景下,笔者抽取了大三年级一个班作为新测评体系的实验样本,选择了一项设计竞赛作为课程理论讲授结束后的训练内容。训练开始阶段以设计竞赛的要求为基础制定了更加细致的限制条件和工作量要求,作为模拟招标文件向学生公布。任务公布后,学生根据要求收集资料,开始现场调研,进行设计前期准备。任课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在进行个别指导的同时负责聘请其他教师组成评判组,评判组教师最低不少于3人(如果有条件邀请部分非本专业教师加入效果会更好)。学生在完成主题创意、初步设计、方案深化设计三个阶段时会分别参加三次过程答辩,每次答辩都通过现场方案讲解及接受评判组教师提问并回答完成。三次答辩根据阶段不同评分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主题创意阶段答辩主要考察所选主题是否得当、计划工作量是否饱满、选择的方法是否适用、前期调研是否充足,如果多名学生结组完成课题,汇报中应该说明组内成员的工作量分配情况。

初步设计阶段答辩主要考察对所选主题的理解是否得当、空间风格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为原创等。这一阶段还会重点考察方案草图的完成情况和设计脚本的合理性,如果没有大量设计草图或缺少设计脚本本阶段考察将无法通过。

方案深化阶段,答辩主要考察工作是否按计划完成、方案整体效果如何、施工图绘制是否有明显错误、效果图表现是否充分等。这个阶段,学生提交的作品差异性将非常大,汇报过程中学生表述能力和课件制作水平对最终成绩的影响也较大。为了能够更准确表达方案会鼓励学生制作方案比例模型。

主题创意、初步设计、方案深化设计这三个阶段的过程答辩主要是作为过程控制的手段。答辩过程中任课教师不参与评分,对学生考勤不做硬性规定,若学生在答辩时未到该次计零分。答辩过程中还可以同时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回答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因为之前在这方面的训练有限,答辩时经常会出现方案质量很高、但因为表达不清晰或对提出问题回答不好而分数偏低的情况。这也正和实践项目评标时出现的问题相一致,有助于学生提早发现自身问题。

在课程结束前进行一次最终答辩,本次答辩模拟招标过程中讲标、开标的环节,评判小组的人员数量会有所增加,评委来源也更加多样(即根据实际操作得出经验,评委数量越多、来源越多样,最终评判的结果越科学)。学生答辩前需要制作课件,内容包括选题来源、主题演绎、创新点、方案过程草图、主要使用材料、方案可实施性、最终效果、展示模型等几个方面。答辩时需要亲自讲解,评判人员随时提问。每名评判人员给出分数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出平均分。最终课程成绩由最后一次答辩*60%,前三次平均成绩*30%后相加得出。最终成绩排名最后两位的学生实行末位淘汰,成绩自动降为不及格。

最终参加测试班级的20名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虽然,任课教师并没有像以前天天督促学生,但学生实际训练效果明显的好于之前的课程。学生们通过本次课程学习还了解到了真实设计项目的完整工作流程,特别是初步适应了评标方法所带来的压力和问题。这些都为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职场的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反思及对策

维夫斯说:“理论是容易的、短暂的,它除了讨人喜欢以外,没有别的效果。另一方面,实践是困难的、长期的,却有着巨大的效用”。长期以来,艺术设计教育一直是以理论讲授为主、作业训练为辅的方式进行着。通过将测评体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和准确的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如钱学森先生针对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用于研究中时说过:“可以说,我们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特征就是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在国家大力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也需要反思和尝试艺术设计教育该如何调整、采取何种方式能够将侧重感性体验的设计作品以可量化的方式科学的评判出来。因此,建立一套更加符合实际应用需要、注重技能训练兼顾理论教授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体系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六、结束语

本文对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课程考评方法的研究只是这套体系中的一部分。研究中还有诸如针对基础性课程测评方法如何操纵、如何测算考评组教师的工作量、如何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学年综合测评等函待完善和解决的内容。未来在这些方向本课题组将会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健.公共艺术专业空间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 .装饰,2015,(10).

[2]原研哉,阿部雅世 著,朱锷 译.为什么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信璟.生长的空间:环境设计专业“综合能力设计周”的开放式教学及思考[J] .装饰,2013,(07).

[4]夸美纽斯,任钟印 译.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顾孟潮.钱学森论建筑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Research and Thinking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Application- oriented Art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Taki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Specialty 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FU Xing

(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Education,Tianjin, 300334)

Abstract:a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gradually promotes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building work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and som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ready started the transition work. But this transformation is not a simple title change; it is required to be adjusted from the concept of cultiv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method level. Currently, many su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art design related specialties, and correspondingly, how art related specialties should adjust themselves has become a problem to be studied.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s the one who conduct research on how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ransforms earlier in China, the Art Institute of this university also conduct a long-term in-depth research on how to make a transition and a wide range of practices. Preliminary results and partial solutions of art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evaluation system have been obtained by research.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art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evaluation system

收稿日期:2016-03-18

作者简介:傅兴(1980-),男,天津市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天津大学博士在读。专业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16)05-0019-04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应用型大学背景下艺术与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及测评体系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GY2015-31)。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试论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导向模式
面向应用能力
应用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应用型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大学《桥梁工程》教学现状及教材改革方案